分卷閱讀284
實踐考試,還不如上一次戰地救護呢。那里才是實實在在的,真正的一場考試。 “我也覺得政委的提議非常好?!庇袀€教科研主任回答。 “那行,我們就表決通過,同意這個方案的,舉手!”校長首長抬起了右手。 方政委抬起了手,又有幾個教科研主任也抬起了手。有些人覺得這個辦法不太可行的,看到很多人都抬起了手,竟然也抬了手。 最后,這一提議被以多數票同意而通過。 …… 蘇芝他們這些學生,并不知道學校的領導正在進行著激烈的討論,最后一致通過了一條決策。 他們還跟以往一樣的學習,日子過得很規律,沒什么大的變化。 蘇芝最近的心情總是有些兒起伏不定,總感覺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一樣。原榮一直都沒有寫信給她,她去傳達室問了很多次了,沒有她的信。 這有點兒不太正常,按原榮的性格,不可能不給她寫信,除非他特別的忙,忙到沒有時間寫信,或是特別的不方便,環境不方便,或是自身不方便。 如果是前者,那么可以讓人安心,如果是后者呢? 這也是蘇芝極不愿意看到的。她不希望原榮出現任何的不方便,因為出現了不方便,那么就是有大事發生了。這是她不喜歡看到的。 但是她擔心也沒有用,沒有書信,也不知道消息,她兩眼一摸黑,什么也不清楚。 就在她擔心著原榮的近況的時候,響起了一個尖銳的口哨聲,這是緊急集合的口哨聲。 這種時候緊急集合,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蘇芝心里一跳,她不清楚,其他同學也都不知道。 大家相互地問著,沒有一個人清楚。 這時候,學校的領導把他們全部集合在了訓練場上,跟他們說了一個消息。前方戰事吃緊,傷員太多,需要緊急地征用醫務人員。所以現在是他們報效祖國的時刻了。 這一個消息出去,大家都驚呆了。 蘇芝是早就知道戰爭來臨,但沒想到嚴重到需要征調醫學院的學生的地步,這是多么激烈?戰爭竟然打得那么慘烈嗎? 而另一個人眼睛也在慢慢地發亮,這個人就是唐佳佳,她立功的時候到了,抹掉檔案上那個處分的機會到了。 ☆、第 149 章 第149章 報名戰地救護 西南的戰況很緊張, 緊張到讓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一起。就目前只經歷了半個月不到, 傷亡已經增至上萬,這個數字是龐大的,這個代價是沉重。但這一些,卻無法跟學生說得太明白, 至少不會說準確的數據。 當然不能隱瞞,否則的話就是欺騙了, 以后就算是上了戰場,學生依然會埋怨校方。學校析是自愿上戰地救護, 自然是要把一切的嚴重性跟學生們說清楚。 當校方將西南戰況跟學生說了出來的時候,引起了嘩然大波。要知道這些學生, 真正從地方考上來的畢竟是少數的, 多數是從部隊考取, 而且很大一部分就是西南軍區過來的學生。這些學生, 很多的戰友就在西南部隊, 這次上部隊中就有他們的戰友朋友兄弟。這樣沉重慘烈的戰況, 又怎么能夠不讓人難過? 蘇芝也在其中。 蘇芝是知道這一場戰爭傷亡慘重,當時她看過類似的記錄片, 但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慘烈。就短短的十幾天,竟然已經傷亡人數達到上萬人了, 而且聽校方的意思, 還在繼續增長著。所以醫務人員的需求很大,但不管是軍醫院還是地方官醫院,都沒有那么多的醫務人員, 這才想到從醫學院中抽調。 不只是軍醫大學,連地方上也是。軍醫大學本來就是軍隊的大學,上戰場本來就已經是做好準備的,但那些地方上的醫科大學,他們以后面臨的是分配到地方醫院,如今西南需要醫生,就連地方大學也在這次的征調行列之中,當然上戰場是自愿的,沒有人會逼迫。 蘇芝聽著校長在那里說著話,她心里陷入了沉思中。這個戰場,她是一定要上的,因為她有兩個最重要的人在戰場上,她想要跟他們并肩作戰,而且是有她在戰場上,心里的擔心也會少一點。一起參與了之后,身在局中,這種緊張感自然而然也就會減少了。 她不想在遠方默默地擔心著他們,而且還不知道他們的情況,這樣無異是給她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 就是因為早就已經作好了打算,所以,她也就不會去計較參加戰地救護之后,會有怎樣的好處與獎勵。她不是為了獎勵才去上戰場的,她是為了親人為了國家。 戰地救護太需要醫生了,而且是有能力的醫生。她自從跟姚老學習中醫以來,除了在總部醫院中實習之外,還沒有真正的接觸過其他的病人。以前在西南后方醫院,也是做著類似于護士一樣的工作,所以對她的作用并不是特別大。 這一次上戰場,或許依然會做著一樣救護的工作,但是她已經在心里做好的準備,她要使用自己的長處,來為傷員解憂。 學校講了這些獎勵措施之后,就把學生樣解散了,有三天的考慮期,如果想要參加,就去隊教員那里報名,然后統一計算名單,統一護送上戰場。 回到宿舍的時候,其他的同學也已經回來了,大家都在激烈地討論著,到底要不要上戰場的問題,都在討論。 上戰場,那么就會有立功的機會,立了功不只是可以提前畢業的問題,而且會寫進檔案,對以后去了工作單位,也是一個很好的履歷,那是能夠加分的。以后提干當干部,晉升職務,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 誰不想早點畢業?早點畢業,就能夠早點參加工作,提干的排長工資就已經升至了五十八塊,這對于家庭條件不是特別的好的同學來說,更加的需要,因為工資高了,就能夠更加的補貼家用了。 比如黃小依,她當兵時的津貼只有八元,這還是因為她已經是第三年兵的原因,而上了軍校之后,津貼升至了十八塊,足足地多了十元,還不需要她交伙食和學費,這個錢等于是省下來的,除了一點生活用品,她幾乎沒什么花費,因為連衣服都不用買。每個月她足足可以省下十七塊,哪怕寄一半回家,她也能存下八塊錢。如果早點畢業,進入單位之后,就能夠馬上提干當排級干部了,那么工資馬上就是五十八塊,寄回家十塊,她也能省下四十幾塊。而對于老家來說,每個月的十塊錢補貼,日子過得很寬裕了。 黃小依如此,那么董小雪也如此,其他的同學更是如此。除了像蘇芝和潘佳藝這種不為錢發愁的人除外,其他的同學都很需要錢,生活所迫。 所以對于學校放出來的獎勵措施,很多人都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