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還能害雅雅不成? 老太太在大事上還是拎得清的。 周雅雅見姥姥都倒伐了,抹了抹眼淚,小大人般的嘆了口氣,然后老老實實背著小書包,上學堂了。 許芷萱面上是堅定的很,但寶貝上學第一天。 她還是跟著媽,偷偷去看雅雅去了。 那小丫頭離了姥姥,雖還是懶懶的,但至少在自己餓的不行的時候,還是動勺子了,真是可喜可賀! 周雅雅同志在被親媽慢慢改造著,壞習慣一個一個改著。 劉桂花雖然時不時心疼,孩子小小就受苦,但看著外孫女變的越來越好,帶出去,人人夸。 她也沒啥反對意見了,還在暗嘆,阿芷不愧是大學生,這孩子教的真好! 很快春節就要到來。 許芷萱打算回家聚一次。 現在國家高速發展著,交通、通訊都十分便利。 她打電話給大哥、二哥、三哥,約好回洪田村。 大哥就在安省政府工作,幾年前就娶了媳婦,兩孩子都五歲了。 大嫂劉絲絲是安省人,工人家庭出生,獨生女,性格精明。 劉桂花不太喜歡這大兒媳婦,認為他哥許愛國同志,有了媳婦忘了娘。 自個親爹親媽親meimei都沒照顧好,就孝敬岳父岳母去了,跟上門女婿一樣。 許芷萱對這大嫂倒是挺有好感的。 畢竟她大哥就是個老實憨憨,他有個精明媳婦,生活里才更不容易吃虧。 二哥在滬市成了家,迎著當初改革開放的風潮,創建了一家公司,收益十分不錯。 大學里,他就追到了鄭小秋同志。 兩人干柴烈火,小秋未婚先孕,愛黨同志遭到鄭家岳父的一頓毒打,但仍是不悔初心。 現在娃都十歲了,小日子過的甜甜美美。 三哥現在也在首都定居,早買了房子。 他在銀行工作,還把三嫂王蓉,從洪田村接了過來。 兩人現在也有了一個四歲的兒子。 但因著兩夫妻都要上班,所以他爹許建設正照顧著自家乖孫子。 劉桂花就在閨女家照顧可愛的外孫女。 許芷萱倒是想請保姆,家里也不差錢,但不管請了幾個,都會被她媽以各種不合格的理由給pass掉了。 她最后直接佛系了,行叭,行叭,不請就不請吧。她正好督促自己勤快點,以身作則,教導雅雅寶貝劉桂花對閨女回洪田村過春節的提議,那是舉雙手雙腳贊同。 她早就想回去看看了,只不過路途遙遠,再加上女婿這些年,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忙的很,便也沒提。 三哥、三嫂休了年假。 一行八口人,坐著飛機就回了安省。 二哥早兩天就到了安省。 他和大哥,一人開著輛四輪車,等在機場接人。 許愛國看見自個親爹親媽,眼眶紅了。 他激動的跑過去,抱住了人:“媽!你可算回來了。我還以為你生氣,再也不見我和絲絲了!” 劉桂花嫌棄地推了推人:“滾滾,還是國家干部呢?有你這樣的干部,國家都嫌丟人!誰見你了。要不是阿芷非扯著我回老家,哼,老娘才不見你這娶了媳婦,忘了娘的黑心肝玩意!” 許芷萱:…… 她媽還真是口是心非,明明心里一直惦記著洪田村,惦記著省里的大哥,給孫子平平和安安禮物都買好了,還嘴硬。 許愛國訕訕的松開人,認真保證道:“媽,在我心里最重要的還是爸媽和meimei!” “屁,少在這給老娘說瞎話?!?/br> 劉桂花翻了個白眼:“你也趁劉絲絲不在,敢說這話。還最重要的是你meimei?扯鬼話呢?你妹生娃的時候,你來看了下嗎?當初要不是你meimei,你咋考上大學,得那么好一工作?!?/br> “媽,那時絲絲正生病住院,岳父岳母要照顧平平安安。我實在走不開。我知道是我錯了!” 許愛國眼里滿是愧疚。 他看向阿芷:“妹,是大哥對不住你!” “媽,你別怪大哥。我不早說了,是我不讓哥過來的?!?/br> 許芷萱見親娘又要重算舊賬,趕緊上去解圍。 對不住什么啊,她大哥從來也沒對不起她! 許愛黨也在旁邊嬉笑道:“meimei也是體諒大哥。媽,我們這四兄妹互相照顧,互相體諒著,您老應該高興,咋還生氣呢。氣壞了身體可不值當?!?/br> 許愛軍在旁不停點頭,安撫:“對!媽,你別生氣。這事,我和二哥,早訓過大哥。他也知錯了?!?/br> 許建設繼續跟自家寶貝外孫女玩,頭都沒抬。 愛國那小子確實要敲打敲打!否則輕重都不清楚了。 王蓉和鄭小秋沒敢說話。 畢竟婆婆的戰斗力,她們太清楚了,惹不得,惹不得。 “姥姥,大舅都哭了,好可憐,您別罵他了。雅雅親親,姥姥不生氣!” 周雅雅從姥爺懷里下來,抱著劉桂花大腿,仰頭,奶聲奶氣撒嬌。 “哎呦呦,還是我的小乖乖懂事?!?/br> 劉桂花秒變臉,笑著將寶貝抱起來:“不像你大舅,幾十年飯都白吃了。親疏不分?!?/br> 白吃幾十年飯的許愛國:…… 他被罵的更愧疚了。 許芷萱:……她大哥當時要是放著醫院重病著的大嫂不管,來京都看她,那才是親疏不分吧! 畢竟大哥成婚了,心思多放在小家庭里也是應當了。 最后還是周雅雅給力,把劉桂花同志哄的開開心心的。 許芷萱也發現自家這小閨女,別的不說,哄人本事杠杠的。 以后她親媽劉桂花要再生氣,提著這小丫頭過去就好,妥妥的滅火器??! 她可太機智了! 一行人從安省開車回到洪田村。 許芷萱從路上風景便可以看出,這十幾年來的,鎮河縣洪田村的變化。 縣里摩托車多了起來,四輪車也時不時可見幾輛。企業辦起來了,小攤擺在路邊。 洪田村內,家家戶戶基本都蓋了新的磚房,路也修了起來。 幾年修建的希望小學立在村中,那是許芷萱捐錢弄的。 她還弄了一個小圖書館,每年送批書籍過來。 劉桂花回到洪田村,下車,見扛著鋤頭的鄉親迎面過來,便囔囔開來了:“紅梅??!去干啥呢?” “呦,桂花嬸,你啥時候回來了?” 不遠處的人見四輪車,也湊了過來。 大家紛紛打招呼。 “桂花嬸回來了!” “阿芷他娘啊,你這吃了啥啊,咋還變年輕了?!?/br> “建設哥,你這不當大隊長,去了首都,俺們可想你了!” “阿芷jiejie,我媽說請你們都要俺家吃飯,謝你讓我們讀的起書!” …… 幾乎是許家人一回家,整個洪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