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9
,提著手包起身。看著她纖弱的背影,太子嘆了口氣。他這位姑姑,從小就活得太自重,從不肯為難任何人。如果徐以方在他面前痛哭流涕,扯著他非要他罷手,他會怎樣呢?太子不知道。他只知道,只有眼前這位從不為難任何人的小姑姑,才能讓他有一絲惻隱之心。不過,謝茂沒有服軟之前,他絕不會放手。連個小毛孩子都降不住,簡直是笑話。※徐以方回來之后,一直顯得有些怏怏不樂。謝茂知道她去太子處吃了癟,立刻去安慰她。他本意也就是為了爭取徐以方,攘外必先安內,他要對付謝潤秋,至少要讓徐以方站在自己這一邊,不會被太子兩句話就哄到產生負罪感。太子那一套“大局為重”的說辭能把許多人忽悠瘸了,徐以方對著謝茂都說“事情過去了”,再有太子所說的“大局為重”,只怕徐以方當場就要倒戈。哪曉得徐以方并不蠢,她拿出一個壓箱底的相框,對謝茂說:“這是你外婆?!?/br>“你的外婆,和外公是老夫少妻。繼妻,填房,鄉下人講后老婆。你舅舅不喜歡她,表哥也不喜歡她,她在家里沒什么地位,更像是照顧你外公的保姆。后來……她死了,葬在宣城鄉下。家里所有的全家福,都沒有她。好像她從來不存在?!毙煲苑秸f。眾所周知,徐先生祖籍皖省,父母合葬在老家徽州,與徐以方的生母下葬的地方離著老遠。“我也只有這一張照片,平時都不擺出來。壓在箱子底下?!毙煲苑绞种篙p撫。這是很明顯地告誡謝茂,mama沒那么大的面子,你不要認為太子很好惹。謝茂原本是想寬慰徐以方幾句。事實上,謝茂真沒有把太子當外人。太子對徐以方不算壞,重視利益輕視已經過去的傷痛不算什么大問題,只能證明太子做事比較務實,目前太子也沒有為了利益犧牲徐以方或者謝茂的打算。連敲打謝茂的手段也相對溫和,沒有干出“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的事情來。總體而言,謝茂覺得,僅以一位手握重權身居高位的長輩身份來說,太子表現得并不差。現在徐以方的反應讓謝茂生氣了。必然是太子很不給面子地拒絕了徐以方,徐以方才如此自傷。答應不答應是一回事,拒絕的同時,你不會說兩句好話嗎?謝茂做皇帝時,十句里有十一句都不肯聽太后的吩咐,也就衣飛石勸他,他肯聽一句,那還有九句全照著他自己的心思來辦呢——他讓太后和衣飛石傷心了嗎?除了他自己不痛快了故意懟人,每回都能把人哄得笑瞇瞇的,覺得“陛下雖然不聽我的話,可陛下都是另有道理/為了我好”。哄都不肯哄一句,讓徐女士這么傷心。太子哥,你是找不自在了!親戚不想做了吧?“mama,別擔心了,我這就去找表哥‘道歉’?!敝x茂柔聲安慰。徐以方說:“茂茂,mama對不起你?!?/br>“你是天底下最好的mama?!敝x茂再次安慰她,心里盤算著怎么找太子“道歉”。他原本不想這么做??墒?,有的時候,你不出手,人家真以為你是沒長牙的小奶狗,只會賣萌汪汪汪。第414章鄉村天王(173)徐以方覺得很對不起兒子。她非但沒能給兒子解決問題,反而成了逼著兒子低頭的壓力。太子前前后后找了這么多事,謝茂始終波瀾不驚,該吃吃,該喝喝,半點緊張焦急的情緒都看不出來,徐以方覺得,謝茂是真的不怕太子。她去中南府一趟回來,勸謝茂兩句,謝茂馬上就說去道歉,可見這“道歉”多半是為了自己——“也不必那么委屈你。你不和阿敏擰著性子了,剩下的事mama來收尾?!?/br>相處多日,徐以方也知道兒子是個說一不二、威儀頗重的性子。不說衣飛石和身邊下屬都不敢拂逆謝茂的意思,連宿貞對他的態度都極其慎重。謝茂對此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哪里有問題。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養得出這樣的氣度,當然不能和普通孩子相提并論。論身份論地位,謝茂向太子低頭都是很正常的事??僧斨x茂說要向太子道歉的時候,徐以方就覺得很別扭,一種理智上無法壓制的別扭。茂茂怎么能向別人道歉?想象不能?!吘怪x茂幾世帝王榮養出來的氣度,哪怕他盡力克制了,依然擁有著潛移默化的能力。母子倆人說了些閑話,謝茂答應周末陪徐以方去看畫展,這件事就這么說定了。——謝茂不繼續挑釁太子,聽太子的安排,徐以方去和太子了結這件事,不用謝茂去道歉。謝茂心里想,現在不讓我去“道歉”?遲了。謝茂回家把正在跳格子的衣飛石喚出來,吩咐說:“休養生息,今晚隨我出去?!?/br>衣飛石還以為謝茂是來喊自己吃晚飯,聞言挺驚訝。不過,他不是愛多問的性子,謝茂讓他休養生息,可見晚上去的地方不是商場電影院,當即答應一句,沖澡換了衣裳,打坐調息了十五分鐘。在衣飛石學會跳格子之前,他就已經過了淬體這一關,再沒有被積分擊打得渾身淤青。這會兒主要消耗的是精力。謝茂教衣飛石恢復精力的訣竅,稱之為短小頻密,長時間的入定潤養效果并不好,調息一刻鐘之后,休養一段時間,再調息一刻鐘,如此往復,很快就能恢復到全盛時期。所以,衣飛石調息十五分鐘之后,就跟著謝茂去了隔壁mama家吃晚飯。這晚上的一切都顯得很尋常。母子四人吃了飯,坐著聊天說笑,打了幾圈麻將,晚上十點準時散場。徐以方早早地睡下了,宿貞換了運動服跳格子,謝茂與衣飛石則回到家中休養生息。晚上一點半,謝茂與衣飛石離開了家。※玄學貫穿了華夏歷史長河的始終。哪怕目前的華夏是很標準的無神論國家,也鬧過廣場旗桿升一米的神秘故事。自君權神授始,于神權君授終,華夏大地上的統治者就對各種修士、煉炁士或說山野精怪進行了全方位的管理,古往今來無數被崇拜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