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5
整整二十年。陳琦給他寫過的折子,票擬的條陳,疊起來都能塞滿整個太極殿。想起陳琦多年來鞠躬盡瘁,知情識趣,這樣功在社稷的老臣,謝茂到底還是不能僅為私欲就將之趕盡殺絕。他對宗室無情,對大臣卻從來看重厚待。陳夢湘自作孽,必死無疑。所幸,陳愛卿還有好幾個兒子,總能提拔幾個?※這一日,寒冬夜雪,掩蓋了無數流淌的鮮血。衣飛石坐鎮聽事司,黎順帶兵查抄陳閣老府小書房,拷問取得陳閣老兩位幕友口供,證實陳夢湘冒內閣大臣之名呈遞奏折于御前,當即處死了陳夢湘。隨后,黎順將陳閣老病榻前服侍奴婢一并鎖拿,取得陳夢湘弒父供狀。次日,聽事司具折上奏,細數陳夢湘欺君、弒父、縱奴殺人、侵占民田、強行索賄等十二條罪狀?;实勖罄硭聲滩?、都察院復核。同日,皇帝頒下圣旨,布告天下。皇三子謝沃串聯其生父思行王謝薦陰謀逼宮,被革除玉牒,貶為庶人。——逆賊庶人謝沃與思行王謝薦,皆已被靖屏伯李念慈盡數斬殺于思行王府。短短一天時間,京城風聲陡變。義王府世子謝長英聽了女兒的勸告,仍在猶豫是否強行軟禁父親義王爺。陳家與思行王府的變故傳出之后,他立刻拉上弟弟謝長維,帶上心腹侍衛,將義老王爺的一幫子老仆、奴婢,盡數綁了送往鄉下莊子,換上自己的心腹奴婢,好好服侍義老王爺“休養”。當天下午,謝長英上折替父王告病,稱沉疴不起,請辭宗正之位。皇帝準奏。第206章振衣飛石(206)東城陳家,西城吳家,京城東西都在辦喪事。一位是內閣首輔,死后無限哀榮。哪怕家中出了個不孝逆子,皇帝也親自前往致祭,照例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無限哀思的祭文,只等著出殯那一日焚于陳閣老靈前。陳琦家中子孫繁多,長房陳夢湘出了事,二房、三房卻都很老實。陳琦次子陳夢湖本在南涯府任學政,被皇帝直接提進京城做了禮部右侍郎,三子陳夢溪不曾入仕,其長子陳紀原任鴻臚寺傳法院通譯,不久后升任鴻臚寺丞。作為受害者的國子監祭酒吳琳府上,就顯得頗為凄涼了。吳琳被打死之后,思行王帶著家奴匆匆離開,吳府后院一片狼藉。吳家上下忙著辦理老爺的喪事,有悲憤思行王縱奴行兇的,也有怪罪吳氏為何要多事和離,沒幾個認真琢磨后宅受了委屈的女眷。吳仲雄更是訓斥meimei小吳氏:“你好端端地待在繡閣里,誰給你架了梯子下樓來?”鬧出休夫大事的吳氏自幼性情倔強,小時候跟著父親吳琳讀書寫字,比兩個哥哥還強些。正是因為她性格太強,又從小讀書,吳家頗覺教育失敗,及后教養女兒時就約束了許多,比吳氏小了近十歲的小meimei從小養在繡樓之上,那閣樓只有一張架起的梯子可供上下,平時都將梯子挪到屋外,父母傳喚時,丫鬟才將梯子抬進繡樓架好,扶小姐下樓。小吳氏當日聽了院中一片混亂,以為家中出了變故,想要尋母親做主,這才叫丫鬟架了梯子下來。還沒出院子就撞見了自家丫鬟受辱。她雖是養在閣樓上的嬌小姐,骨子里卻仍有幾分義氣剛烈,欺負我的丫鬟?給你八個膽子!小吳氏指揮丫鬟去救人,反倒把自己搭了進去。吳仲雄深恨大meimei吳氏惹事,見了小吳氏更來氣。隨便一句話,雖沒有明說,意思就很刻骨了:你要是不下樓來,哪里會出事?你被人欺負都是自找的。真是玷污門楣!小吳氏受辱受驚,還被二哥叱罵責怪,怎么都想不通這個道理,當天就在閨房中自掛了。她是氣不過自殺了,卻給府上受辱的大姑娘小媳婦做了個極其“貞烈”的示范。當日被欺辱的丫鬟媳婦們紛紛吞金跳井投繯,連許多只被摸了兩把的小姑娘也似懂非懂,牽著手一齊喝了兌下耗子藥的甜湯。滿府上下哭聲震天,家里人都在裝裹收殮,吳府大奶奶錢氏一邊給自殺的奴婢們發放喪葬銀子,一邊哄女兒吳元娘:“兒啊,媽不是不疼你,你小姑姑已沒了,底下丫頭們也都沒了……你當日為何要去你姑姑院兒??!”說著也是大哭。吳元娘今年十三歲,是吳府上下第一個咬死不肯自殺的女孩兒。那日她聽說有賊人去了姑姑院子里鬧事,心想小姑姑鎮日躲在小閣樓里,膽子小得跟貓兒似的,又轄制不住奴婢,生怕小姑姑吃虧,這才帶上自己的丫鬟、嬤嬤,打算去救小姑姑。她卻低估了一大幫子壯年男子的殺傷力,沒把姑姑救出來,反把自己和丫鬟們一起搭了進去。受辱之后,她回到母親錢氏身邊哭了一晚上,后來姑姑與滿府上下丫鬟自殺時,她卻堅持不肯自殺:“女兒死里逃生,賊人不曾殺我,大人卻要殺我!是何道理?”吳伯英已暗示妻子用藥灌死這個不知廉恥的女兒。錢氏看著面前饞了耗子藥的甜湯,到底舍不得給女兒喝,只是不停地哭。吳元娘幼時體弱,常年養在母親院中,對母親眼神動作極其熟悉。錢氏哭得反常,面前擱了一碗甜湯,不許任何人碰,又不和從前一樣喂她吃,她立刻就明白了。跪著抱住母親膝蓋,哭求道:“求阿娘救救女兒,女兒愿隱姓埋名往庵堂了此殘生,阿娘嗚嗚……”錢氏被哭得心碎,左右一橫心,說道:“你這樣的女孩兒,失去了父族庇佑,活得不如死了!”吳元娘以為她要殺自己,哭道:“我不喝湯,我不喝湯!”錢氏將湯碗摔在地上,握住女兒雙手,說:“你既想活下去,阿娘豁出命也要救你!圈圈,你去找你大姑姑,求她保護你!她有個手帕交,是黎閣老家的閨女,又是上書房的皇子師傅,寡居在家,你想辦法去做黎夫人的干女兒,好好孝順她,給她養老送終,這才穩妥!千萬記住了!”說著,錢氏直接開了府上公賬的銀庫,抽了一萬兩銀票,又叫心腹仆婦將自己妝匣子里的三套名貴頭面包起來,一并交給吳元娘收好:“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