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3
用皇帝多說,衣飛石也明白了。皇帝不希望他出族。讓衣飛石出族,是衣家目前最安全的一條路。衣尚予不提讓衣飛石出族,只把衣飛琥出繼,顯然是顧忌皇帝的想法。皇帝才找上門說要他家次子,他馬上就把兒子逐出家門,這不是故意和皇帝別苗頭么?衣飛石下定決心要出族,也算是替父親辦了最不好辦的一件事。他主動要求出族,皇帝就只能怪罪衣飛石,不能遷怒到衣尚予身上。當日皇帝滿口答應,如今又反悔。衣飛石不敢跟皇帝頂撞,心里多少有些難過。沒有家族扶持,我就沒有價值了么?必須得是衣家的衣飛石,才有資格服侍陛下嗎?原來那天陛下答應我的話,都是哄我的,一開始,陛下就不會準許我出族。這日不朝,衣飛石下差也早,安排好下一旬的值期之后,他就從衙門值房出來了。羽林衛的兵衙設置在皇城北門,衣飛石回太極殿的路線不固定,他經常會四處走一走,權當巡視防務。這一日衣飛石出門就站在御道之前,往北可出泰定門,往南不管往哪個方向走,都是回太極殿的路線。他猶豫了一會兒,沒有騎馬,孤身一人散著步,往御道南面走去。皇城御道之內,有騎馬資格的人并不多,往前數幾十年,也就是曾經龍潛的信王與衣飛石的親爹衣尚予有這份榮耀。衣飛石所得的榮寵還要更進一步,不止皇城可以騎馬,他連內宮都能騎馬出入。這日衣飛石之所以信步而行,也是因為心中很猶豫。皇帝。父親。這兩者對他而言,都很重要。皇帝不許他出族,這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可是,父親又確實很擔心家族的安危,若他懂事,就該自己和父親商量出族之事。他不想違逆陛下的旨意,讓陛下怒做雷霆。然而,作為兒子,他也不愿意為了一己之私,讓父親家門都跟著受拖累。如衣尚予所說,他若不是跟皇帝有了這一層關系,從西北平安回來之后,就該老老實實辭了差事,待在家中閑散余生了。現在鬧得老父不得安寧,幼弟倉促離家,都是因為他太自私,他貪圖皇帝所賜予的恩寵。衣飛石不可能不自責負疚。謝茂按住了衣飛石大半個月,幾次三番說衣尚予好話,衣飛石確實不和衣尚予置氣了,不過,冷靜細想之后,他出族的想法反而更加堅定。一路從兵衙散步走回正定門,往里走,就是太極殿所在的方位。衣飛石又一次停下了腳步。繼續往南,走左安門,也能出皇城。長公主府在皇城南邊,走左安門也不算繞道。就在衣飛石難得猶疑不定時,背后有穿著羽林衛制服的校尉帶著一隊人馬小跑追了上來,正是才被衣飛石塞進羽林衛不久的前親衛首領孫崇。宮禁之中,他不能騎馬,不能快跑,只能一溜小跑帶疾走,追上來已是氣喘吁吁,湊近衣飛石耳語幾句。衣飛石回頭看了太極殿的方向一眼,轉身道:“回府?!?/br>……太極殿內。謝茂還在老老實實地看折子。馬上入冬了,朝廷得準備賑濟雪災,各地也要準備來年春耕的計籌。何況,謝茂還想帶著太后、衣飛石去湯泉莊子住上兩個月——死了閣老的皇莊,那當然是絕對不會再駕幸了,往東四十里還有處湯泉行宮,謝茂今年打算去那兒過冬。加上天氣一天天轉寒,謝茂也懶得出門,就窩在太極殿里翻翻折子,等衣飛石下差回來,二人說說話,用了膳,做些每日最期盼的事情,這一天就甜甜蜜蜜地過去了。往日衣飛石回來,恰好太陽落山,剛好看住了宮門下鑰,安排好夜巡,他才安心地回來與皇帝相守。服侍在太極殿的宮人也習慣了在這時候送吃食進門,順便入內服侍上燈。這一日謝茂看著折子,越看越覺昏暗,一直到天光漸離,折子上的字跡都看不清楚了,他才抬起頭來,看著毫無生氣的內殿,驚訝地問:“幾時了?”今日在殿內服侍的是郁從華。他已經學好了規矩,能夠獨自在內殿執役了。郁小太監跑出去看了看中殿的大擺鐘,回來稟報:“回陛下,恰酉時二刻?!?/br>“掌燈?!?/br>謝茂吩咐一句,將手里的折子放下。他從窗外看了看天色,太陽已經徹底沉下了宮墻,守在門外的羽林衛已經換了一撥。謝茂心里有些疑惑,衣飛石向來妥帖,就算有事也會差人來回稟,今兒這是怎么了?難道羽林衛出了什么不太好上稟的事,小衣打算收拾清楚了再回來說?“侯爺可有差人回來送信兒?”謝茂還是問了一句。郁從華忙搖頭道:“不曾!”定襄侯派人回來送信兒,誰敢拖著不上稟?那是找死。宮人提燈進來,將內殿各處燭火點燃,郁從華捧著一盞水晶琉璃聚耀燈,小心翼翼地放在皇帝看折子的書案上,試探地問道:“奴婢差人去問一問?”旁的事謝茂就隨便讓他去練手了,事涉衣飛石,多慎重都不為過。謝茂吩咐道:“叫趙從貴親自去?!?/br>趙從貴年紀大了,難免身子骨有些小毛病,今日也是腰疼得下不了床,在屋內養著。若是換了朱雨、銀雷在,必然會向皇帝上稟下情,謝茂又不是沒人可用,不至于非要差遣病患。然而,這一年郁從華被訓得老實極了,皇帝圣旨那是能商量的嗎?必須不能呀!他領了旨就急匆匆地出門,把正在床上歪著的趙從貴挖了起來:“趙公公!陛下吩咐了,要你親自去問問侯爺為什么還沒回來!”趙從貴滿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大事,忙強撐著叫小太監扶起:“這是怎么話兒說的?鬧脾氣了呀?”什么事非得他出面去問?莫不是陛下和侯爺吵嘴了?常年服侍在皇帝身邊,趙從貴當然知道這兩位之間很少會有齟齬。一則皇帝實在太心愛侯爺了,萬事都疼惜,半點兒不欲侯爺受委屈,另一邊呢,侯爺也從來守本分,從不恃寵而驕,對陛下那是恭敬極了,想吵也吵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