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4
和謝朝其他州縣相比,西河三郡相對封閉。西河王族是被世家所屠滅,作為交換,文帝曾允諾盡量提拔西河籍官員內治本郡,所以,在西河三郡,本地世家的勢力非常龐大。朝廷明令農課三十稅一,西河就敢多征幾倍,但凡天災,農人歉收,就會出現交不起稅的情況。若在謝朝內地,天災時,官府會及時奏報災情,向戶部申請賑災或免賦,災情嚴重時,戶部會親自派遣特使欽差,不止撥放賑災糧,還會核定受災人數,發放來年春耕的谷種,由百姓分五年或十年期歸還。若三年之內再次遇見天災,核準資格之后,免前次欠種,只需要分期歸還朝廷最新一次撥發的青苗錢。西河三郡不同。本地有災的情況下,本地官員也會向朝廷申請賑災,隨后截留賑災款糧肥己。吃了朝廷這一頭之后,本就是當地豪族世家出身的官員還要再吃百姓這一頭,分明朝廷核準免賦,西河官員仍舊強征多征,農人無力賦稅,只得變賣田產,成為佃仆。西河佃仆不僅要受朝廷征役課稅,還要向地主繳納田租,為地主免費執役。哪怕是風調雨順的時節,佃仆一年到頭也得緊巴巴地艱難度日,若是不幸再遇到天時不利,皇糧國稅要交,地主田租要交,自家也再沒有田產可以售賣,怎么辦?賣兒鬻女,自墮奴籍。在西河三郡,種地是比當兵還危險的行當。當兵的晃蕩十多年未必會死,種田的辛苦十多年,但凡上天不照應,來兩場天災,說不定就淪為奴婢了。謝朝在憫農一道上的施行都堪稱德政,每年都會在這方面花費巨額銀兩,確保了謝朝在糧食上的相對豐足,支撐起西北與南邊兩線戰場。然而,經是好經,流到西河三郡,都叫這群偽和尚念歪了。此時距離謝范在西河三郡整飭官場已有三年,西河三郡的耕作情況卻沒有什么好轉。世家勢力太大,積威太深,換了一批官員就想讓農人紛紛歸鄉耕種?早已習慣了別處別行謀生的鄉人,又怎么會輕易回歸?衣飛石奏折中說,西河三郡大片良田荒蕪,商賈橫行,哪怕是鄉間小兒都知道采摘鮮花行走坊間市貨,許多失地農人寧可在山中當野人,流浪乞討,也不愿意賃田耕種。前世謝茂收拾西河三郡時,進化谷種已經遍植天下,他也沒聽說西河三郡有農人不耕的情況。他決定離開武威鎮之后,去西河看一看。若條件成熟,他想在西河也辟一個糧莊。謝茂一邊翻衣飛石的奏折,一邊盤算行程。他的日程很緊張,太后又寫信來催回去了,內閣雖然不敢吭聲,隱隱約約也表示,臣等很想念陛下,想要聆聽陛下的玉振金聲——為了催皇帝回京,內閣幾位老大人也是豁出去了,怎么rou麻怎么來。若是去西河,起碼又是十多日。謝茂翻到奏折最后,衣飛石才恭敬地請求回軍繳旨,謁見陛下。他就是不請謁見,謝茂也肯定是要見他的。起碼在回京之前,總要再見一面。至于衣飛石何時安排好改制固土之事,合適準備回京,一時半會兒也急不來。謝茂耐得住性子,也知道許多事不能任性。只是看著衣飛石請求謁見的奏折,他就想起這小混蛋出門就失蹤,近在咫尺也不肯來見自己,那火氣蹭就竄了出來。恨不得拿著朱筆,在衣飛石奏折上寫一個泄恨的“不準”!所幸他還沒有氣糊涂,真不準衣飛石來拜見,更生氣思念的人究竟是誰???把人弄到身邊當面出氣,豈非更爽!※衣飛石送了奏折的同時,就帶著兵馬往回趕。如今西河三郡中,河陽郡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河陰郡不安分的世家也消失了,與許州接壤的河中郡一向比較安分,畢竟西河三郡并入謝地日久,收拾了作亂的幾家之后,本地民意也沒能持續發酵。說到底,謝氏做皇帝真不算刻薄。相比起從前的西河王,被衣飛石砍了頭扔進西河的幾大世家,遠在圣京的謝氏皇帝在幾經訛傳之后,形象金光閃閃類似于菩薩。西河郡讀書志圖入仕的書生恨謝茂,西河郡經商遠走的巨賈恨謝茂,底層農人乃至流民是不恨謝氏皇帝的——跟著白崇安造反的那一群流民,也都是從陳地遭受雪災竄入河陽郡討飯吃的陳地流民。朝廷派到西河收拾殘局的特使已經到了,吏部、戶部牽頭,工部、兵部配合,觀風使司監察,反應非常迅速。反倒是陳地借著西河王太孫的謠言,隱隱有串聯舉事的動靜。衣飛石人在西河,鈞令如飛,在故陳西十一郡一連殺了幾波鬧事的“流民”,剛剛從襄州出發到各縣鄉建府安民的官員也已經就位,西北軍鐵蹄屠刀之下,如今的陳地也是噤若寒蟬。“督帥,奏折發回來了!”“拿來我看?!?/br>因是行軍途中,衣飛石摘下小羊皮制成的手套,孫崇取水囊服侍他搓了手,細細擦凈之后,衣飛石才把那封多了幾筆御字的奏折展開,正要恭敬拜讀,就被那幾個碩大的紅字刺得眼睛疼。謝茂朱批一向簡潔干凈,字也不大,隨手幾筆就寫好了。這回他的朱批很夸張,每一個字都有核桃大小,孫崇隔著老遠都能看見那幾個猩紅的字。真不是他偷看,那字,那么大——寫著:速、速、滾、回、來。第117章振衣飛石(117)天從鎮是西北最后一個封莊耕作的試點,糧莊地點被選在了黃沙灘。在黃沙灘上種稻子,這聽上去就是天方夜譚。不止當地官員將信將疑,滿臉“臣就是陪陛下做?!钡恼~媚,被徐屈從各地招來應募的退伍老卒也都心底犯嘀咕。只有稷下莊出身的老員工信心滿滿,每天干勁十足地封莊建哨,對新員工進行上崗培訓外帶瘋狂洗腦。這是謝茂重生之后,第一次用進化谷種在極限條件下大規模試種。每一次進化都是不同的。哪怕他有前世經驗,哪怕他知道這個世界作物的正確進化方向,重新進化cao作時,稻谷的進化程度還是會和前世有微妙的不同。他記得第一世在黃沙灘播種稻谷的效果非常好,到第二世復刻進化成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