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書迷正在閱讀:少年、注視、嘯聲燦爛、星際男神都愛我、失憶后的夫人又軟又甜、穿成豪門殘疾大叔的逃婚男妻、中原小姐有話說、這只龍得了面癱、祖師爺賞飯吃、錦年長安
也炒股票,前前后后賠了十幾萬,幾年工資都賠進去了。要不是我急了,警告他再炒股票就離婚,家底兒都會被他賠光?!?/br> 面對炒股賠錢的散戶,韓曉武無言以對,連忙換了個話題:“許姐,咱們社區一共多少人?” “本來九個人,你來了正好十個?!?/br> 許冬梅頓了頓,指著空著的工位如數家珍地介紹道:“那是主任的辦公桌,主任說是負責全面工作,但因為人少事多,她還要負責民政和科普文體;我負責黨建、婦聯、計生;張裕敏負責環境衛生、財務和工會;李玲負責綜治、司法、信訪;何小蕓負責安全、人武、六小行業; 李亞娟負責宣傳、社區教育、遠程教育、網上村村通和農家書屋;童江昆負責就業、退管、醫保,她跟我們不一樣,她是勞動保障協理員,屬于第三方派遣,工資好像是人社局那邊發的。徐斯敏是我們社區的專職網格員,負責網格和統計,她跟我們也不一樣,工資好像是統計局發?!?/br> 民政、科普文體、黨建、婦聯、計生、環境衛生、工會、綜治、司法、信訪……韓曉武赫然發現這個新單位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不禁笑道:“這么說黨中央國務院管的事,除了外交,咱們這小小的社區全要管?!?/br> 許冬梅忍俊不禁地說:“黨中央國務院不管的事,我們這兒也要管?!?/br> “書記呢,書記管什么?” “我們搞不定的事找主任,主任搞不定的事就找書記,別看他不具體負責什么,但一樣從早忙到晚?!?/br> 韓曉武起身轉了一圈,挨個看了下名牌,回頭笑問道:“許姐,這么說我們社區就書記、童江昆和我三個男的?” 許冬梅噗嗤笑道:“錯,應該是就你一個男的!” “書記也是女的?” “你不知道?” “來前街道黨群局的人沒跟我說?!?/br> “不但書記是女的,小童一樣是女的,你一定是看名字以為她是男的?!笨粗n曉武將信將疑的樣子,許冬梅越想越好笑,忍不住拿起手機對著他先拍了張照,隨即點開微信群,發上剛拍的照片,然后發了一條語音:“書記,主任,小童、小何,我們社區來男人了,我們社區總算有男人了!” ------------ 第三章 全新的一天(三) 之前刷小視頻時,韓曉武很羨慕視頻里那個班上唯一的男生。 沒想到在社區找了份養老的工作,竟成了單位唯一的男人。只不過女同事是不少,可平均年齡超過三十歲,就算沒超過三十的估計也已結婚生子。 他正感嘆想在社區找女朋友是沒希望了,許冬梅竟放下手機問:“曉武,你有沒有成家?” “沒有,我還是單身狗?!?/br> “三十一了都沒結婚,安海不是東海,合適的不大好找?!?/br> “所以要拜托許姐幫我留意?!表n曉武咧嘴笑道。 提起這個許冬梅來勁兒,笑看著他問:“你老家哪兒的,現在住什么地方,在安海買房了嗎?” 房子前天倒是看過一套,金石藍郡的聯排別墅,連地下室上下三層,算上贈送面積近三百平。別看安海是個縣級市,GDP卻不低,去年一千一百多億,相當于中西部的一個地級市。而且交通便利,基礎教育更是在全省首屈一指,房價隨之水漲船高,那套聯排別墅售樓部要價三百一十六萬。 考慮到大戶型跟小戶型不一樣,沒那么容易賣出去,韓曉武并不著急,想再等上幾天,看開發商能不能給點優惠。兜里有錢歸有錢,但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個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再想到現在租的那套房子,租金同樣不便宜,韓曉武只能敷衍道:“我老家富安,現在住親戚家,就在馬路對面的如意小區?!?/br> 安海有許多富安人,許冬梅對他這個富安人跑海安來找工作并不覺得奇怪,而是追問道:“在安海有沒有買房?” “正在看……” “不能光看,買房這種事該下手的時候就要下手?!?/br> “是啊,這房價越來越貴,等看到合適的就買?!?/br> 許冬梅暗想光說有什么用,關鍵是要買,想想又不動聲色問:“車呢,有沒有車?” 韓曉武早知道她會問這些,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會開車,那年高考結束沒去學,后來忙這忙那顧不上學,到現在都沒駕照。不過現在跟以前不一樣,網上叫車多方便,感覺買不買車無所謂?!?/br> “曉武,說了你別不高興,要說方便,騎電動車最方便,不像開個車去哪兒都沒地方停??涩F在說的不是去哪兒方不方便的事,而是找對象的事!現在的女生多現實,你既沒房又沒車,怎么找女朋友?” “許姐,你說的是,等有時間我就去駕校報名,等拿到駕照就去買車?!?/br> “車其實可以緩緩,房子要趕緊買。要是沒房子,真遇上合適的女生,我們都不好意思幫你介紹?!?/br> “謝謝許姐,許姐你真是個熱心人?!?/br> “誰讓我們是同事呢,不說了,趕緊干活,還有好幾張表要填,早上發的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交。說在嘴上就要拿在手上,當我們三頭六臂??!” 韓曉武不想耽誤她的工作,剛打開電腦,正準備看看文件夾里都有些什么,又來了一個中年人。他邊看文件邊聽了幾句,原來來的是位退伍軍人,是接到社區電話來取“光榮之家”牌子的。 這個業務最簡單,許冬梅沒再給同事打電話,直接從紙箱里翻出一塊退役軍人事務局制發的小牌子,請人家舉在胸前拍照,然后請人家在取牌子的登記簿上簽字。 許冬梅又跟人家聊了幾句,剛把人家送走,韓曉武拿到手還沒兩個小時的工作手機傳出微信提示音。點開一看,有消息的竟是“洋港社區照片群”,原來許冬梅把剛拍的照片發群里了,還注上照片中那位退伍軍人的姓名和聯系電話。 再往上翻,全是照片,各種各樣的照片。 有開會的,有巡查的,有在安達廣場搞宣傳活動的,有同環衛工人一起掃大街的,有貼宣傳海報的、有請社區居民填什么材料時拍的…… 韓曉武回頭問:“許姐,拍這么多照片做什么,還專門建了個群!” “工作要留痕啊,現在不一定有用,等哪天需要時沒有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