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6
有一種錯覺。 好像每個人在那次會面回來之后,都像游魚一樣,開始了一輪新的翻騰與掙扎,魏國這塊餌食被他們分食,各位剛剛飽食片刻,水面平靜,卻都因為玩家會面時的某些猜測,其中幾人開始奮不顧身歇斯底里起來了…… 正是這時候,她才應該沉得住氣。 而另一邊的舒,卻因為一些事,沉不住氣了。 一般來說風雪早就會在春祭之前早早結束,而如今距離春祭不遠,大梁比晉國任何一座城池都靠南,卻風雪肆虐的厲害。連帶著從云臺送來的家書與信報都來的慢了些。 舒往往都會把家書留到最后,躺在床上的時候再慢慢讀,可今日,她卻發現裝家書的緞囊里,厚厚的遠不止一片牘板,她生怕云臺出事,便抽出來先讀家信。 一沓牘板用棉線穿起來,上頭第一章 ,便是魏妘字跡微微發抖,似乎極其情緒不穩時寫下的,沒有別的內容,就是說秦國往年在年關時節都會送來關于祭禮與問候的文書,今年卻隨著文書,搭了一張不知誰寫下的匿名的牘板。她看后覺得不能將此事對舒隱瞞,特意讓人把那封從秦國寄來的牘板也插在家書中送來。 舒連忙翻看后頭的牘板,只看見上頭的字跡似乎是秦人用晉字寫成,秦晉雙方的朝臣將領互通語言的不在少數,那牘板上很簡短,只倉促寫道:“藍田君身邊有一重用將領,氏智名夏子,說是晉國出身,年紀不過二十多歲,臉上橫亙傷疤眉目難以辨認,但作戰方式有晉國先王之風,且明顯在軍中帶兵多年。藍田君十分信任,也與他共掌軍中大權。此事雖無定論,但……臣以為,此人或有可能是公子白矢。若晉王有所懷疑,最好也請派人前去查探一番?!?/br> 她心頭一驚,翻過背面去看,可寫這牘板之人,卻沒有留下一個署名。 是秦軍之中的人,想要提醒她? 可藍田君……怎么會…… 舒深深吸了口氣,她與藍田君打的交道不多,但幼時……君父前往少梁會盟,幾乎每次都會帶白矢去。不知藍田君與白矢關系如何,但至少會比對她這個太子親密熟知的多。 而且白矢失蹤后,南河似乎也在晉國上下追捕,他若不是毀了面貌,又怎能逃過追捕。 藍田君為何要收留白矢?是因為她本來就是公子黨,更看重白矢? 還是說秦晉之好,如今也變成了晉國單方面的對秦國付出?會不會藍田君得了白矢,利用白矢對晉國地貌、軍隊的熟悉……日后再…… 他若是徹底失蹤,她便也不會發了瘋似的派人去找??扇羰撬麚u身一變成了秦國大將——那當夜江邊雨中的一切,那淳任余無奈痛苦的眼神,還有她阿娘的呼喚,便都歷歷在目! 這樣的人,怎能讓他再一飛沖天!怎能當時一時疏忽沒有踩死他! 舒忽然高聲喚道:“之煢!宮之煢!” 外頭幾聲腳步,他閃身進門,帶著半身風雪對舒行禮道:“大君有何吩咐?!?/br> 舒臉色蒼白,聲音有些顫抖道:“你去給我查個人。去秦國走一趟——” 第177章 彤弓 舒大半個夜晚都沒有睡好,她思來想去, 滿心的不安與憤怒壓下去, 在天亮之前已經冷靜了下來。 這封牘板為何沒有署名, 上頭的話語也說得曖昧, 以秦璧在秦國的威信,她手下應當不會有屬下寫出這種牘板來。秦晉之好數年,或許秦國境內也有因仰慕淳任余而恨白矢的將領在,但白矢如果真的在秦國……那就是對秦國的局勢有好處的。誰又會在這個時候寄送一封牘板來告知她,以此來挑撥秦晉之間的關系。 當然也不排除,白矢在秦國一飛沖天,手握大權, 秦璧手下有目光短淺的將領既厭惡又不服, 才希望晉國能夠出面, 讓秦國交出白矢。 舒雖然很懷疑這封牘板和背后的目的,但她也無法容忍白矢藏在秦國的這種可能性。 宮之煢半明半暗的前去查探,她才能得知真相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如果白矢真的在秦國…… 舒絕對會第一步斷了給秦國支援的糧草,讓秦國交出白矢。若藍田君當真不愿意交出, 甚至還想保白矢, 舒也不是不會考慮對秦國出兵施壓。 秦晉之好數年來的底線,就是不過多參與彼此國家之間儲君的內斗,也對現有的國君保持尊重。若是太子曠當時直接繼位為秦王,秦國也怕是要顧著幾分面子,不會隨意借兵給藍田君。 而若是藍田君連白矢都敢重用,那就是她承了晉國的恩情在先, 卻放棄了底線。 另一邊,晉楚都開始了春祭準備的議事。舊商與先周,祭祀甚至是日日舉行,就算是王也要面對鬼神戰戰兢兢,人很難有身為“自我為天下中心“的意圖,所以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切的屠殺、戰爭與規矩都擺在祭祀之后,那種混沌不明,自我中心未覺醒的惶恐貫穿了尸骨人牲遍地的近千年。 如今,各國處處都是覺醒與變革,自我意識與自私奪利成為主體,天下顯露出一種新的精妙的殘忍,還有血與鐵背后蓬勃的掙扎與生氣。春祭雖然也重大,但“事在人為”的想法,或多或少的根植在了每個人心里,那種祭祀中每時每刻仿佛被鬼神注視的驚恐與謹慎已經幾乎消散。 但在這個冬天,嚴寒之下,各國凍死百姓的尸體堆旁,關于鬼神的惶恐,祭祀的崇拜再度傳播開來。歷數幾年前,幾乎每年冬天都比上一年更冷,甚至連以前幾十年未必下一次雪的郢都,都連著三四年大雪。 游巫與私巫再度行走在列國之中,神棍與國師都趁此機會小事化大,一個年關,流言與恐懼就傳遍了南北。 這都已經快到了春祭,竟然連雪都還在下——就連舒和辛翳這樣平日不太信鬼神的土著戰國人,都開始對這次春祭抱有幾分小心與敬意。 一般來說,各國都應該回到各自舊日的祭臺進行春祭,比如晉國的新絳和楚國的章華臺。 他們可都是周王室的諸侯,對他們而言,地位最高,最能通神靈的祭臺,應該在成周才對。 這真要是祭拜先祖,告知神靈,哪里還有比成周更光榮的祭臺。這晉楚兩位王都不肯離開魏國,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兩國都想要在成周舉辦春祭。 晉楚如果真的決議結盟,就會一同舉辦春祭,畢竟這就是將兩國的結盟告知鬼神與先祖了。 但如果楚國打算獨占祭臺,把晉國趕走,不許晉國站上這八百年前的王城祭臺,那也就說明楚國有吞天下之心,而且眼里根本容不下晉國,只是一時靖綏。 楚國既然都求娶晉國公主,自然不太可能做出這種事。 但成周祭臺上一同祭天,對天下來說,和對鬼神天地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