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子,就算是庶子,也要放在王后身邊養大。 王后養了幾年,心里自然有了感情,再加上那時候她還沒有孩子,自然不舍得讓白矢被殺。這個理由雖然不是真的,但是在座的人都算是了解王后,而白矢這次又沒有殺王后,眾人更是被說服了。 南河:“而且,諸位也知道,白矢長大后如何會討巧,君父雖然與他親近不起來,卻也沒想過他會有異心。但君父是絕不可能寫下立白矢為儲的告書的。誰料到君父在戰場上受傷之后,白矢先是逼迫史官寫下偽造告書,而后又以貼身照顧君父為名,偷走了君父的私印?!?/br> 中行氏的族主名中行崆,也須發盡白,失聲道:“你是說白矢偽造了告書!那那份告書呢!” 南河嘆氣:“諸位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偽造告書之后,白矢就用川烏,打算毒殺晉王,卻沒料到這個計謀被君父識破,君父勃然大怒想要殺死白矢,白矢卻殺死史官,設計逃走。諸位應該也聽到過關于白矢想要毒殺晉王的傳言,更知道時至今日君父仍在追殺白矢吧?!?/br> 這樣說來,很多事情就對的上了。 師瀧為了太子,也將白矢毒殺晉王的事情散布出去,只是白矢被驅逐的事情鬧得太大,傳播的沒有太開。但這群卿族耳聽八方,必定早有聽說。 中行崆:“那聽聞舊虞蔣氏被屠殺——” 他們果然耳聰目明。 南河垂眼:“這川烏,就是與川地多有交易來往的蔣氏提供的?!?/br> 她掃了眾人一眼,道:“白矢殺君父自然眼都不會多眨一下,只因那根本就不是他的父親。而若是白矢上位,成為晉王,那我淳氏便是滅亡了,只有一個不甚至沒有氏姓的奴仆血脈,在晉國為王!那大晉與眾卿也是白白流了這么多血,白白用幾十年復國!” 眾人臉色極度難看起來:“大君就不該用白矢!就該早殺了他!還拖到今日!” 就是姚夫人帶著孩子進宮,都不是大事,說不定孩子還會被賜淳氏。但就是個夫人,還進宮與地位低下的奴仆私通,這就太—— 南河自然不能說此事和雙胞胎姊妹的身份有關,只是嘆氣:“是白矢也實在太會偽裝……君父是否心慈手軟,吾已不能評說,但我絕不能將云臺讓位于這樣一個歹毒且非我淳氏的人,那我便是對不起云臺那紅漆的壁繪、對不起晉宮五十多年如一日的簡素生活,更對不起云臺長階上走過的人,流過的血!” 這一番話說出,在座之人,誰也不可能去支持白矢了。 他們這些氏族既注重血脈,又認為晉國的復國有他們的功勞,怎可能接受白矢。 南河:“怕是白矢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此事如果暴露,就是白矢最大的軟肋。只要我一日還在,白矢絕無可能繼位。只是,若明日白矢帶兵前來,這話,最好不是我說……” 畢竟太子與朝野氏族的關系并沒有非常親密,也不具有威信和聲名,白矢身份又是太子出生前的陳年舊事,她說出來,不容易被人相信,反而可能會被當做隨口胡扯。 唯有位高權重,年級又長的老臣、老宗主,說出這話,才能使群臣相信。 郤至明白南河指的是他。 他心底自然同意,面上卻道:“可老臣事先并不知此事,若是……” 南河抬手,半恭敬半誠懇道:“晉國無公族,是諸位卿族與王室共治國。如今我也請諸位與我共赴國難?!?/br> 眾人臉上露出了一種驕傲舒心又想要盡力壓制神情的微微痙攣。 郤至則用難以言喻的眼神看向了她。 南河說“卿族與王室共治”這話,純粹是抬舉。這不過是往日的榮光。 晉國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 像楚國,在她為令尹之前,是沒有完成中央集權,是分封制的存續,是國內養了不知道多少更小的諸侯。 但晉國算是列國之中完成中央集權最早的國家。但中央集權不代表都是王權,更不代表不會分裂了,晉國的瓜分則是跟中央權力圈中的卿族有關。 所謂公族,就是王室的近遠親屬。小宗壯大,再分支出小宗,就有許多同氏或不同氏但與王室有血緣關系的公族出現了。同氏或血脈親近的則為朝野大官,非同氏血脈稍遠的則為地方官員。 但卿族不同,卿族與王室無血緣關系,因此可以通婚,因晉國舊朝為三軍六卿制度,六卿多為這些無血緣關系的氏族承擔,所以才稱他們為卿族。 晉國數百年前因有驅逐或殺死群公子的公約,公族被徹底消滅,成為了一個只有卿族而無公族的國家。但這并不代表王權就壯大了。 舊日的晉國,在戰時將軍隊分為上中下三軍,每個軍隊一將一佐,共為六卿,此戰時軍制曾于四五百年前的城濮之戰大敗楚國,三軍六卿的制度便存續了下來。六卿有高低之分,但相邦可與六卿兼職,其余的外交和國事,幾乎都變成了六卿內部決定,王室權力被架空,六卿成了國家真正的主人。 三軍六卿的職位,由多個氏族交替擔任。大的卿族吞并小的,卿族之間通婚、恩怨、結盟與仇恨時時刻刻在上演。漸漸的,輪換六卿之位的卿族,只剩下了十一個。 當年狐氏與郤氏并列最強大的兩個氏族,一個有狐突狐偃這對備受崇信的父子聯盟,一個有三郤把持朝野的完美搭檔。 晉國兩百余年的卿族爭斗中,樹大招風、盛極則衰是不變的道理。 先是狐氏顯赫不過四代就被迫害,族人外逃至他國或隱居舊虞;其次就是三郤被卿族之中的胥氏所撲殺,一朝落魄,淪落為二等卿族。 兩百年的爭斗持續下來,十一卿族成了晉國六卿。 到這兒還跟真實的歷史差的不太多。 但六卿還沒來得及變成韓魏趙三卿族,沒到了三家分晉的時機,戎狄沖擊、楚國北上,魯、宋壯大,晉國就被瓜分了,瓜分成了數十小國。 歷史上的三家分晉雖然沒出現,但被瓜分之后,韓魏趙三大姓氏依然自立為國,韓魏趙三國出現了。 但還誕生了不少小國,各方勢力混雜其中。晉國唯一的小宗,開始在混亂的局勢中掙扎,再加上韓魏趙三國當時并不夠強大,周王室遭遇危機又沒有時間和機會來承認這三國的地位,燕、齊、魯、宋的強大后,又對韓魏趙三國開戰,導致舊日晉國的土地上戰火四起。 曲沃云臺就被攻下無數次,而后五十多年,晉國小宗聯合郤氏、中行氏等在內的幾大舊日卿族,又發展壯大、吞并韓國,攻回了云臺,最終宣布了晉國的復國。 韓國雖然被晉穆侯滅了,但當年瓜分晉國的魏國與趙國卻日漸壯大。 甚至比復國后的晉國還要強大。 魏國在周王室滅亡后吞滅了一眾小國,趁著齊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