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7
人已不在, 唯有她生前最愛的潔白茉莉花, 一簇簇堆放在案幾之上,散著陣陣清香。 嬴嫣與嬴祚姐弟倆每次嗅到這香氣,都會紅了眼睛。 為母親守靈的夜晚,嬴嫣忍著哭意對弟弟道:“你以后要聽我的話。我管著你?!?/br> 嬴祚擦著淚點頭。 自封地趕來的外祖母呂雉與額外抽時間陪伴的皇帝, 給了尚年幼的姐弟倆稍許慰藉。 御書房中,拓曼沒有說什么,只是在嬴祚需要的時候陪著他。 幼失母親, 乃是人生一痛。 似嬴嫣嬴祚這等,原有溫柔母親, 驟失照拂的, 是一種劇烈的痛法,所有人都能看到其痛苦。 而似嬴禮這等, 落地便沒了母親的, 卻是一種除了當事人, 任誰都難以察覺的隱痛。 南越王趙佗的歸附,如一道陽光,為帝國驅散了悲傷的陰霾。 當初楚漢爭霸,大秦光復,戰亂中南越郡封鎖關隘,自成一體,不與五嶺之外相交通。 此前外有匈奴邊患, 內有諸侯國隱憂,胡亥一直放任南越郡事實自立的情況。 如今朝廷北鼎匈奴,內化諸侯,天下平定,中央的力量輻射四境。 胡亥授意長沙郡、黔中郡等地,掐緊了往南越的鐵器等中原物資輸送。 沒過半年,趙佗便主動歸附了。 是年冬令,南越郡郡守趙佗抵達闊別了近三十年的咸陽城,尚在路上,遙望見城上殘陽如血,鐵骨錚錚的男兒竟忍不住鼻酸。 當初用他的君王已長眠地下,而今的新君卻還未曾謀面。 皇帝會追究他的罪責嗎? 趙佗來之前,仔細揣摩過皇帝的行事風格,得出結論是,至少在歸附的前幾年,他是安全的。以后的事情,就全看造化了。然而為了南越的黔首,為了闔族安危,他必須孤身走這一趟咸陽。 胡亥在章臺殿接見了趙佗。 趙佗上殿,膝行請罪道:“罪臣趙佗,奉先帝之命駐守南越,不敢擅離,遲歸咸陽——臣有罪?!彼椭^,并不敢看上首的皇帝。 誰知皇帝笑道:“趙佗,你抬頭看看朕?!?/br> 趙佗一愣,隱約覺得這聲音在哪里聽過。 他小心地抬起頭來,望見皇帝面容,又仔細看了兩眼,徹底愣住了。 胡亥大笑,走下來扶起趙佗,道:“朕沒有騙你?朕說過會把你的功績仔細說給皇帝聽,少不了你的封賞!如今,你可信了?” 當初胡亥海上歸來,空著兩只手,假托蒙鹽哥哥蒙壯之命,靠一張嘴皮子從趙佗處拿走了一萬兵馬與救急的糧食。 趙佗心中大喜,看來他的罪責是免了。 旋即,他露出惶恐之色,道:“臣當日不知是陛下,竟然怠慢……若知道是陛下,臣定然傾南越之兵,揮師北上?!?/br> 胡亥笑呵呵的,道:“你看朕治理天下,比你治理南越,如何?” 好嘛,當初趙佗受的那點彩虹屁,連番加倍都得還回去了。 大概是趙佗彩虹屁吹得太精彩了,胡亥薅住趙佗一個,三天沒放人,叫他講南越百樣政務、萬般民俗、千奇百怪的遠航故事。 第三天,當趙佗終于被皇帝恩準離開章臺殿的時候,他喉嚨也啞了,人也呆滯了。 沒有后宮的皇帝竟然恐怖如斯! 這樣旺盛的精力,要許多臣子車輪戰才能頂住。 還沒能趙佗緩過來,皇帝又帶了工匠來,要按照趙佗所說的情況造出海的大船。 強勢皇權之下,皇帝的喜好很快就會風靡全國。 一時間造船出海,成了貴族豪強爭相模仿的新風尚,所費不計金銀。 一年半的時間內,帝國在出海一事上支出頗高,而回報卻微薄可憐。 時值皇帝四十五歲誕辰,各地都在準備賀壽貢品,其目的當然也是為了討皇帝歡喜。 當今皇帝不好美色,不飲美酒,尋?;实巯埠贸聊绲氖虑?,他都不喜歡。 這么多年來,皇帝如果說有為外人所知且又與政事無關的喜好,就是看四境輿圖,聽異域故事——如今終于添了一條能讓底下人有用武之地的,那便是支持秦人出海遠航。 各式造型或精巧或新奇的船模,玉質金雕,自不必提。 更有組建了船隊,要獻給皇帝的。 就連皇太孫嬴祚領銜眾皇孫準備的祝壽賀禮,都包含了一幅眾人合力完成的遠航船的畫。 然而就在出海行船熱度逐漸攀高的過程中,朝廷重臣的擔憂也與日俱增。 先帝求長生的先例還未遠去,難道今上也要重蹈覆轍了嗎? 誕辰前一日,時年九十九歲的老丞相李斯,時隔三十年,上了的奏章。 李斯雖然年高,然而寶刀未老,文章一出手,便讓皇帝掩卷三思。 皇帝沉默異常,將這封的奏章攏在袖中,是夜合衣安臥,都不曾擱下這奏章。 次晨,當皇帝再現于眾臣面前時,第一句話便是,“叫蕭何核對船事用度,按照標準削減,先供國內糧食與貨物水運,至于遠航……現在還不是時候”。 眾臣都松了口氣。 底下人為皇帝準備的各種“船”賀禮,也都悄悄收了起來。 帝國“船”熱漸漸退了。 唯有趙佗對談間聽過皇帝的想法,私下問道:“陛下,南海的金子島不找了么?” “不找了?!焙ノ⑿Φ?。 “遍地黃金都不要了?”隔了二十年,趙佗還是逃不過被胡亥騙的命運。 “不要了?!?/br> 趙佗都覺得有點rou疼。 胡亥低聲道:“朕已經回去過了?!?/br> 在枕著李斯諫書睡著的那一夜,心知此事不可行,怕是此生都難再見了。 那一夜的夢里,他回到了金子島,見到島上人安好,醒來后,便清明了帝心,斬斷了私欲。 說是為了遠航發現新大陸,為何不往東海去,不往北海去,偏偏要往南海去呢? 騙過天下人,也騙不過自己。 胡亥下旨,四十五歲壽辰從簡辦理。 而上了人生中最后一道諫書的李斯,則在百歲誕辰前一日,壽終正寢了。 整個咸陽都在期待著老丞相的百歲誕辰。 孰料,他就偏偏早走了那么一日。 眾人都覺得遺憾,卻又覺得理當如此,事事太過圓滿,便不似人間了。 第244章 李由送走老父親后也一病追隨去了, 李氏族長落在了李由嫡長子李焰身上。李焰年方三十,曾任郡守,回朝中后又歷任欽差大臣?;实鄱饔? 賜李焰侯爵, 揀拔其為督查百官的御史大夫——而御史大夫之職, 歷來是預備丞相呆的地方。 而左相的職位,暫時離開了李氏家族, 落在了陳平頭上。 陳平作為丞相副手已經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