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
,屁股尿流,伏地痛哭,道:“當日不隨岳父而去,悔矣悔矣!” 眾人只當他是在說,早知有此一死,還不如當初跟著趙高一塊死了,免受折磨。 只有閻樂知道,他是后悔沒有跟著岳父一起跑了。 趙高臨走之前,曾與閻樂密談,問他是否愿意一起逃出關去,流亡民間。 閻樂只當趙高被兵臨城下嚇破了膽,他好端端的咸陽令兼郎中令不做,去民間做什么流浪兒? 開罪不起岳父,閻樂當時只是笑道:“岳父何必太過憂心?即便不能再有天下,可是關中易守難攻,我們守著關中,輔佐秦王,豈不是也很好嗎?” 趙高便知道這女婿是救不起了,于是不再多話。 而次日閻樂酒醒后,發現風云大變,他岳父竟然廢了小皇帝要自立——這眾大臣自然不能答應。于是他岳父退一步,輔佐子嬰做了秦王??墒钦l又能想到,子嬰王位還沒坐穩,就先密謀殺了他岳父。 這一切兔起鶻落,閻樂都沒來得調兵,他岳父已經涼了。 直到劉邦破關入咸陽,閻樂臨死之前,想起前因后果,才知道那夜岳父不是嚇破了膽,而是有意要帶他一起遁走??蓢@錯失良機! 頭顱落地那一剎那,閻樂還在想著——可是子嬰為什么愿意陪岳父唱這樣一場大戲呢? 他再也沒有機會去想明白了。 趙高一派被清。 原本秦朝的大臣們,分批來向劉邦投誠。 一開始大家都還要臉,不好意思這么明白得、斷然得就舍棄大秦。 還是叔孫通臉皮厚,率領七十博士,于道旁親迎劉邦,恭誦祝詞。 這事兒本來應該仆射周青臣來做,可惜周青臣的臉皮比叔孫通還是差了那么一點,稱病推辭了。 叔孫通的老師,孔子八世孫孔鮒,被自己這個徒弟氣得要吐血。 昔日孔鮒跟隨陳勝,舉著反秦的大旗。后來因為叔孫通求情,胡亥派了夏臨淵、李甲,跟隨張耳、蒯徹等人前去,在陳勝被車夫所殺之后,把孔鮒送回了咸陽,交給叔孫通。 當初孔鮒死活不肯為大秦效力,現在卻也不肯干干脆脆就跟了劉邦。 在孔鮒看來,自己這個徒弟叔孫通簡直丟人!真不知道自己當初怎么瞎了眼,還覺得這個學生不是一般人,甚至想過把女兒許配給他。 叔孫通渾然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他在劉邦大笑聲中起身,朗聲道:“臣博士叔孫通,見過漢中王,愿吾王長壽安康、百戰百勝!” “好好好。你還做你的博士?!眲钚呛堑溃骸案愦蚵爞€人,有個叫蕭何的,原來是我的老相識,在咸陽做了少府的大官。我這入關來,他也不曾來見我,你可知道他人在哪里?” 叔孫通嘆道:“您有所不知。當初您兵臨城下,蕭少府恐怕您清算舊賬,已經連夜逃走了?!?/br> 劉邦眸色一冷,仍是笑道:“他素來謹慎,做了大官,倒越發膽小了?!庇谑前聪麓斯?,暫且不提。 張良匆匆而來,面帶憂色,附耳道:“沛公,御史府中所藏的律令、圖書,都已被燒毀?!?/br> 劉邦微愣,道:“不過是些書罷了,何須擔憂?” 張良嘆道:“這些律令圖書,記載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若得之,沛公您便如虎添翼?!?/br> 劉邦罵道:“這絕對是蕭何那老小子干的!別人沒有這樣細的心思!他媽的不是東西,當初他家人在豐邑,多虧我妥善照料。他倒好,吃了沒幾日皇糧,就反過來壞我好事!”大怒,即刻就召兵丁,要他們去蕭少府官邸,活捉府中人。 蕭何是已經不在了,他的一雙兒女也不見了,父母妻子與仆從侍女卻還都在。 捉來問時,誰也不知蕭何去了哪里。 氣得劉邦跳腳,擼著袖子要剮了蕭何的家人。 好在張良從旁諫言,才保得蕭何家人性命。 而蕭何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聽聞劉邦領軍前來,蕭何連敘舊的話怎么說都想好了,誰知道半夜起來解個手,人就被綁了,麻袋套頭,運出關外去。 在板車上顛簸了一日一夜,蕭何頭上的麻袋才被取下來。 他暈頭轉向得睜睜眼,就見腦袋旁邊坐著倆人,都正低頭瞅著他。 你道這倆人是誰? 一為趙高,一為李斯。 仿佛并不在意蕭何能聽到,傳說中一個被誅殺,一個病死的倆人正討論得正歡。 “你說這人有何奇特之處,到了這份上陛下叮囑一定帶上他?”李斯精光內藏的眼睛仔細研究著蕭何。 趙高也摸著下巴,瞅著蕭何,仿佛在看砧板上的rou,喃喃道:“誰說不是呢——想當初陛下招降,還沒見到這姓蕭的時候,就叫我暗中留意沛縣投降來的蕭老二……” 蕭何本就是文士,餓了一天一夜,虛弱道:“我們這是在哪?” 趙高友善一笑,道:“這是在去見陛下的路上?!?/br> 陛下? 陛下不是死了嗎? 這么說來,李斯病死了,趙高被誅殺——他蕭何難道也死了?這是在去黃泉路上? 蕭何胸中郁結,難以言表,眼看著舊友就要入關,他卻死了。 情緒太激動,長久未進食導致低血糖,蕭何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趙高和李斯對視一眼。 “還是太年輕,一點小驚喜就暈過去了……” “是啊,咱倆接到消息的時候多么淡定。這姓蕭的還差得遠呢……” 第129章 隨著劉邦入關, 胡亥的第二只錦囊也被打開了。 畢竟他第一只錦囊中寫的, 就是“武安侯入關后,打開第二只錦囊”。 蒙鹽當時看到, 雖然嘀咕這人怎么就知道武安侯一定能入關,卻還是按照指令做事的。 如今武安侯劉邦果然入關, 蒙鹽不禁對胡亥當初吹的“看朕三只錦囊安天下”有了幾分信心。 懷著期待,蒙鹽取出了第二只錦囊內的絹布。 只見上面寫著“率領秦嘉軍, 投誠項羽, 為之擊破函谷關。待項羽分封諸侯日,再開第三只錦囊”。 蒙鹽捏著那絹布,一時沒有動作。 秦嘉在旁邊激動地搓手等待,小心覷著蒙鹽面色, 討好笑道:“在黔中郡的時候, 公子只說叫我帶這兩萬人馬北上,找你。說是之后該怎么行事,你都知道……”他踮腳探頭, 想看那絹布上寫的內容,笑道:“公子說他給你安排了一樁最適合你去做的事兒?!?/br> 最適合他做的事兒——做間諜嗎? 蒙鹽面色扭曲, 險些把手中的絹布捏出水來。 偏偏秦嘉還覺得這是夸他, 一個勁兒復述當初胡亥怎么說的。 “行了。我自有主張?!泵甥}一擺手,止住了秦嘉的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