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8
夏臨淵與李甲這對錦鯉二人組,又來到了平陽城外,面見劉邦。 劉邦平陽還未攻克,卻突然聽聞大本營殺出來個秦王胡亥,眼看著項羽率領大軍已經快到滎陽,直奔著他劉邦的項上人頭而來——這下子劉邦腹背受敵,兩日下來急得嘴上起了個大燎泡。 聽說秦王派了使者來,劉邦忙就坡下驢,叫人把夏臨淵和李甲請了進來。 聽完胡亥的告諸侯書,劉邦拍著大腿叫道:“好好好,那關中原是秦國國土,你們拿回去也是應當。秦王所說,我看極是合理,只那項羽欺人太甚,又凌虐黔首,天下義士,當共擊之。你看我這兒正攻打魏王豹呢,這廝忒壞,已是投了項羽——你們趕緊發信問下秦王,看他什么時候派人來幫我把平陽給打下來?!?/br> 論起胡扯來,劉邦比胡亥也不遑多讓,如今性命交關的時候,能有人幫他度過項羽殺來這一劫,他便什么好話都肯說,什么條件都能答應了。 夏臨淵傲然而立,道:“我們秦王早已料到此地用兵之事,已經命韓信將軍領兵前來,大軍不日即至。漢王且看那魏王豹如何潰不成兵便是?!?/br> 劉邦這一下倒真是驚訝了,跟那些虛與委蛇的諸侯們打交道多了,還真是少見秦王這等爽快人——說聯盟,即刻就派了兵。 劉邦笑道:“敢問那韓信將軍領兵幾何?”可別是三五千人。 夏臨淵伸出五個手指。 “五千?” 夏臨淵一臉鄙夷搖頭,道:“五萬精兵?!?/br> 劉邦又是驚訝,據他所知,這秦王手下也不過就五萬人——難道竟然都給了手下的將軍?這秦王竟然不怕手下反了嗎? 畢竟這個到處都在自立為王的時代,趙叛楚,燕又叛趙等事跡,都還歷歷在目,這秦王也不知是心大,還是癡傻。 恰此時,有辯士歸來,匯報劉邦,九江王黥布只是敷衍,卻不肯出兵反楚一事。 夏臨淵在旁聽得,想起胡亥的交待,起身道:“我們與漢王聯盟,武有韓信將兵,文嘛……我這便去見那九江王黥布,定然叫他反出西楚?!?/br> 劉邦將信將疑,可是不管成與不成,對他而言都沒什么損失,忙也起身笑道:“抱鶴真人一路保重——我叫底下人送你,黥布那兒他們都去了兩三趟了,怎么都熟悉些……” 夏臨淵這便與李甲踏上了策反九江王黥布的道路,未知這抱鶴真人如何行事,且看下回分解。 夏臨淵與李甲送完消息一走,劉邦集團就炸了鍋。 答應聯盟,邀請出兵,這都是劉邦當下做的決定,可這并不代表集團內部每個人都贊同。 消息傳開,第一個要走的,竟然是張良。 張良祖上,五世為韓相??梢哉f,張良家之于韓國,就好比項羽家之于楚國一樣。而項羽靠著武力推翻秦朝統治的同時,張良也孜孜不倦用智謀做著同樣的事情。 張良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他對秦朝的恨,比項羽更深切。韓國的破碎,對張良而言,不只是像項羽一樣失去了童年,而是連他的青年時期一同,連他所受的文化教育一同,都破碎了。 也許在后世看來,書同文,車同軌,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可是在此時的張良來說,那就是他故國的文字都要消失了。 張良如何能不恨秦朝,如何能不恨秦國。 他愿意輔佐劉邦,對抗項羽,那是在秦亡了以后。 可若是秦還在,張良的第一利益,永遠是推翻秦國。 但是這又與劉邦不同。 六國俱在的時候,劉邦也不過是個殷實人家的兒子罷了;六國亡了,他還去咸陽給大秦做過義務兵。 對劉邦來說,此時唯一要緊的,乃是從腹背受敵的困境中掙脫出來,至于以后到底是七國分天下,還是倒退回大秦一統四海,他其實并沒有張良這樣的感觸。 當然最好還是他劉邦做皇帝——不過目前來看,那還是很遙遠的夢想。 于是這一回,沒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倒是來了一出劉邦月下追張良。 “子房兄!子房兄!”劉邦快步上前牽住張良的馬韁,笑道:“子房兄,怎么突然要走?在兄弟我這里住得不自在了嗎?哪個不長眼的惹了你生氣,說出來,我替你教訓他!” 張良嘆息一聲,平心靜氣道:“漢王前程遠大,若與秦國聯盟,請恕在下不能輔佐了?!?/br> 劉邦苦笑道:“子房兄,可是若不與那秦王聯手,咱們怎么抵擋項羽大軍呢?咱們又沒有能與項羽一戰的將軍……” 此時的劉邦,可沒有韓信在側。 張良沉默,這的確是連他都一時無解的局面。 劉邦見張良沉默,忙笑道:“你看,我這也是沒辦法暫且答應了——咱們先借著秦王的手,把魏王豹平陽這地方拿下來,好賴有個安身之處。至于再往后,等咱們滅了項羽,再回頭打秦地,也不遲啊——是不是?再說了,誰知道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秦王是真的還是假的?項羽當初入咸陽的時候,可是把子嬰都燒成炭了……若這是個假秦王,那秦始皇地下有知,還不得氣得再死一回?” 雖然劉邦說得天花亂墜,可是張良執意要走。 張良畢生心血都放在反秦大業上,臨了卻要他與秦國聯盟,這實在是太惡心了。 劉邦苦勸無用,心知張良深恨秦國,于是轉換思路,只一句話就留下了張良。 劉邦道:“可是子房兄你這么走了,誰又來遏制這秦國呢?項羽是個莽夫,我目前又勢單力薄,一旦這秦國發展起來,子房兄要如何毀滅它呢?倒不如隨我一同,潛伏在秦國左近,等時機成熟,再驟然發難,叫這秦王萬世不得翻身?!?/br> 劉邦這是以自己為間諜,深入了秦國內部;本質上,與胡亥叫蒙鹽投楚,是一樣的道理。 這道理其實不難想明白。 張良也是一時被惡心壞了,打定主意不能跟秦國聯手,此刻聽了劉邦的主意,面色轉圜過來。 劉邦見狀,忙為張良牽馬往回走,徐徐勸道:“我懂子房兄你的心情,其實我也恨這秦王,答應跟他聯手,我也是咬著牙硬著頭皮的——子房兄你放心,只要我們勢力壯大了,我第一個就把秦王給宰了……” 張良下馬,道:“如何能讓漢王為我牽馬?”他取過劉邦手中馬韁。 劉邦也不堅持,松手看他自己牽馬,心知人已是留下來了,嘿嘿一笑,道:“子房兄你放心,這秦王不知真假也就罷了,竟然把他全部人馬都給了手下將軍——恐怕不等我們打,他自己手下的將軍就反嘍……” 劉邦口中一定會反的將軍韓信,領著五萬人馬,緊隨夏臨淵與李甲,于次日至平陽城外。 劉邦轅門外親迎,要看看這秦王手下大將是何等樣人物——值得那秦王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