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
” 站在蒙鹽旁邊的秦嘉開始覺得腿肚子發軟了——mama呀,他這是搞到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中間來了?他只是想趁機北上尋家人而已??! 蒙鹽垂眸,淡聲道:“將軍謬贊?!?/br> 項羽越看他越歡喜,笑道:“怎么是謬贊?后來若不是你沿途留下記號,真給那暴秦皇帝從墜龍崖下逃走了?!闭f到此處,又嘆氣道:“也怪我沒有立即殺了那狗皇帝,想著先折辱他一番——誰知道最后給他逃了?!?/br> 說到此處,項羽重重一拳擊在案幾上,震得杯碟一陣亂響。 項羽后來懊惱不已。若不是胡亥此前多次寫信給他,叫他好奇這個暴秦的皇帝究竟是何等人物,所以在船上并不戳破,只觀胡亥行事。誰知道這人如斯不要臉,一國之君,說跪就跪。 厚臉皮簡直快成了那狗皇帝的人格魅力了。 項羽問道:“那狗皇帝逃走之時,你為何沒有阻攔?”他倒并不疑心蒙鹽從中相助,畢竟胡亥殺了蒙鹽父兄,天下皆知;而把胡亥拱手送上項羽手中,也正是蒙鹽。 蒙鹽垂著睫毛,掩去眸中神色,仍是淡聲道:“那狗皇帝詭計多端,我恐怕他有人接應,會對將軍不利,便將計就計,隨他一同出了廣陵府?!?/br> “出府之后呢?你們上了船……”項羽想起當日場景。 蒙鹽也回憶起當日在淮水船上,他欲置胡亥于死地之時的情形來。一瞬間,當時的恨意與瘋狂也涌上來,蒙鹽放任這情緒流露在自己面上,淡聲難掩痛恨,道:“我將他淹死在江水之中?!?/br> 滿座寂然。 蒙鹽閉目,緩緩講述著,在他想象中,原本應該有的結局,“我讓船在江水上漫無邊際地飄,不給他吃,不給他喝,在第三日,當他在烈日的暴曬下氣息奄奄之時,我將他頭按在水中。他開始掙扎,激烈地掙扎……水花四濺……” “我問他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對不起我父兄……我知道他隔著水聽不見。他的掙扎弱下去,氣泡從他嘴邊冒上水面,終于,他不動了……”濡濕的液體順著蒙鹽緊閉的眼皮滲出來,“我守著他的尸體,在江水上飄,告祭父兄在天之靈……” 燒著炭火的大帳中,眾人忽然忍不住打起寒噤來。 不知何時,項羽走到了蒙鹽身邊,撫著他肩頭,沉聲道:“小兄弟,做得好!血債血償,你是條好漢!我與你一般,叔父為秦人所害,我便要殺盡暴秦余孽!來,我敬你!” 他倆碰了一杯。 “干了這一杯。從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大哥!”項羽咧嘴一笑,重瞳中燃燒著青年人的純粹與熱血。 蒙鹽動容,跪地請道:“我愿為大軍先鋒,為將軍擊破函谷關!” 項羽伸手拽他起身,醉眼朦朧中,朗聲道:“走!我送你上馬!” 一旁范增連聲咳嗽,道:“將軍,蒙小將軍奔波而來,他手下士卒也尚需修整。不如讓蒙小將軍隨軍幾日,慢慢商量。入關雖急,可也要慎重……” 項羽冷峻道:“亞父此言,可是要代之出戰之意?” 范增一噎,道:“我已老朽,不能上陣殺敵?!彼寥坏溃骸翱墒俏疫@雙看遍世事的眼睛,卻能為將軍明辨敵我、掂量輕重?!?/br> 項羽只當沒聽到他的話,一路送蒙鹽出帳。 蒙鹽嘆氣道:“我初來乍到,的確如將軍亞父所言,應當率領士卒修整幾日……” “別聽那個老糊涂瞎說!我叫他一聲亞父,不過是看在我死去的叔父面子上?!表椨鹄洗蟛荒蜔?,恨恨道:“要不是看他年紀大了,我非把他趕走不可!” 蒙鹽上馬,引兵欲走。 “且慢!”項羽忽然叫道。 蒙鹽心中一突。 “取我的楚戟來!” 一時楚戟取來。 當日在墜龍崖截殺胡亥之時,項羽的楚戟插在金銀車上,隨著胡亥座駕一同葬身崖底了。 這是他近半年來慣用的新楚戟,戟尖如雪,齒如殘陽,鋒利無比,主人馬上橫掃開來,有萬夫不當之勇。 項羽握住,留戀地看了兩眼,橫持拋給馬上蒙鹽,“這是我隨身的兵器,百戰百勝!今日送給你了!”他朗聲笑道:“我縱橫戰場,從無敗績,倒不必再用它。沾沾我的運氣,也叫你攻無不克!” 夕陽灑落在項羽健碩的身軀上——恰是人一生中最蓬勃的青年時期,映得他整個人都好似金子鑄就,與他幾近自負的笑容合在一處,比冬日驕陽更耀眼,使得蒙鹽幾乎不敢抬眸看他。 蒙鹽覺出自己的“小”來。 他伸臂抓住項羽拋來的楚戟,沉甸甸的分量墜得他心中一沉。 他一夾馬肚——那馬潑風似得沖出去。 蒙鹽薄唇緊抿,耳畔風聲獵獵,好似正把他心底大罵胡亥一事公告天下。 第130章 蒙鹽領兵為先鋒, 至函谷關,不能入;于是率軍攻破關隘, 為項羽大軍打開了入口。 項羽率領四十萬大軍, 氣勢洶洶而來, 在戲水之西暫且駐扎。 這時候項羽大軍壓境,關內原本跟隨劉邦的人當中有些心思活的,便找準了機會。 其中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就派人跟項羽報信, 說是劉邦想要做關中王。那劉邦留著子嬰沒殺, 這是要讓子嬰做丞相,而且已經把關內珍寶都據為己有了。 此時的劉邦如果與項羽起沖突, 那就是活生生演繹什么叫“雞蛋碰石頭”。 像曹無傷這等行徑,本是看好了項羽穩居老大, 所以提前跟老大賣好, 不過是卑鄙人性中的一點共性。至于真實歷史上, 曹無傷恐怕也沒想到自己為因為一句話的消息送了命。 而劉邦入關之后,忙得不可開交。剛入關的時候,他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很是耽于美色佳釀了幾日;被張良勸諫后,及時克制住自己, 與關中民眾約法三章,誅趙高余黨,收朝廷降臣。 與此同時,劉邦派出了手下大半兵力,封鎖出關道路, 不許一個小孩子離開。 蓋因這個不足七歲的秦三世,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這讓劉邦很難受。 你說你跟秦王子嬰一樣,自己出來投降也行啊——他劉邦這么寬大,又不會如何下狠手。 可是秦三世就是不見了。 照著秦王子嬰的說法,那就是趙高發難之前已有端倪,小皇帝恐怕被身邊忠仆送出關外去了。 劉邦派人了十來天,一無所獲。 而這時候,有人跟劉邦諫言,道:“關中這地方好啊,沃野千里,易守難攻。本來您第一個進來,就應該是您做關中王。不過項羽將軍手下親信頗多,說不定要從他們里面選人做關中王了。您要小心吶,不如把士卒調回來,好好守著函谷關?!?/br> 劉邦一想也是這么回事兒。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