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若是我要行這些事,何須跟您商量?叫我女婿召集兵馬,什么做不到?更何況,廢掉小皇帝,立子嬰,于我又有什么好處呢?”小皇帝年幼無知,對他言聽計從;子嬰卻是個成年皇族。 李斯一想也是,他摩挲著那絹布上熟悉而又久違了的字跡,目含老淚,卻還保留著最后的警覺與謹慎,道:“你又如何確定這果真是陛下所書呢?” 趙高指著絹布起首三字,“這‘趙三思’的名字,便是陛下給我起的。除了陛下與我,世間再無第三人知?!彼嗄恐泻瑴I,望著李斯,道:“老丞相,現下你就是那第三個人了?!?/br> 李斯眼中老淚滾下來,他抱住那絹布,蒼聲泣道:“老天有眼,吾皇無恙?!?/br> 第126章 是年八月,劉邦率軍攻破武關, 進入了秦地。 就在此時, 咸陽城中傳出消息來, 說是趙高廢掉了小皇子,想要自立為秦王,與各叛軍首領瓜分天下。然而秦朝眾臣不服,趙高無法,最后推舉了嬴氏皇族后裔僅剩的子嬰為秦王。 秦王子嬰登基后,誅殺了趙高;而李斯病死。朝中再無重臣。 子嬰派遣僅剩的守軍, 于峣關抵抗劉邦的軍隊。 劉邦聽得消息, 大笑道:“暴秦自取滅亡。樊噲!領兵擊破之!” “喏!”樊噲大聲應道。 “且慢?!睅ぶ凶笫椎闹心晡氖烤従徠鹕? 只見他容貌姣好若婦人,而又有歲月滄桑留下的成熟痕跡。 劉邦見是這人說話, 忙細問道:“子房兄有何見教?” 這中年文士正是“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 當初陳勝吳廣造反的時候,張良身邊就有數百少年人。他一直是個造反積極分子, 當初項羽的小叔父也是跟著他混的。他帶著這數百少年, 機緣巧合與劉邦相識;等到劉邦被蒙鹽大敗, 去投奔項梁借兵的時候, 張良也就跟著到了薛地。項梁立楚懷王的時候,張良就勸說項梁, 把從前韓國的公子橫陽君立為了韓王,而他自己則做了韓國的申徒。 而后,張良輔佐韓王橫陽君, 帶領著數千人,殺回韓國故地,奪取了數座城池。 韓王橫陽君留守陽翟。 張良南下,與領兵過宛西的沛公再度相遇,最終率軍攻入了秦地。 張良乃是相國公子,見識智謀都遠勝常人。 劉邦失去了蕭何之后,再得張良,簡直如久旱逢甘霖,很是愿意多聽他的意見。 張良徐徐道:“秦兵還是很強大的,不能輕敵?!碑吘顾麄円膊贿^幾萬人馬,與關中人馬在數量上不相上下。 劉邦道:“那子房兄的意思是……?” 張良胸有成竹道:“不如先派遣一部分人到山上,插起我們的旗幟,使得秦兵自疑。同時派辯士去游說秦朝的將領,以利益誘惑他們?!?/br> 劉邦依照張良的計策行事。 此時雖然換了子嬰為秦王,可是關中并未潰散。 因為關中這地方幾百年來都是秦人。戰爭打到這里,對于秦人來說,這是保家衛國的戰爭,沒有士卒會后退的,因為身后就是他們的父母妻兒。 關中的將領見了劉邦派來的辯士后,果然被利誘,愿意與劉邦一起西進襲擊咸陽。因為將領不比士卒,他們看得清天下形勢,知道大秦已是回天乏力,與其給大秦陪葬,不如吃著大秦的尸體,養出自己的榮華富貴。 劉邦聞訊,又準備答應這些將領,與他們一起攻入咸陽。 張良卻又道:“且慢?!?/br> 劉邦笑問道:“子房兄的意思是……?” 張良洞悉世情道:“沛公,這是幾個將領愿意投降而已。他們手下的數萬士卒卻是不愿意投降的。不如假意接受他們的投誠,趁著秦國將領們懈怠,奇襲攻之?!?/br> 劉邦撫掌稱善。 于是劉邦清點人馬,帶著樊噲、張良等人,繞過峣關,奇襲秦兵,在藍田大獲全勝;折而北上,再次大敗秦軍。 至此,劉邦入咸陽已成定局。 消息傳開,天下震動。 第一個攻入關中的人,這象征意義太叫人垂涎了。 當下就怒了一個不得了的人——項羽。 若不是項羽在巨鹿拖住秦兵主力,焉有劉邦輕松入關摘果子? 更何況,楚懷王分項氏兵權之心不死,與諸將領約定,先入關者王之。 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項羽都不能允許劉邦先他入關。當下,項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可以說是戰勝了秦兵主力。于是原本作壁上觀的諸侯們,都發揮了機會主義的特長,膝行來見項羽。 項羽集合起眾諸侯,收攏起義軍三十多萬,再加上投降的二十萬秦人,共計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西行而卻,一路所過之處,都蕩平為故楚之地。 隨著大軍越來越接近秦地,章邯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不過四十多歲的人,竟然已經花白了頭發。 “狗東西!叫你給我擦鞋子,你看看擦得干凈嗎?咹?”帳外,一名故楚將領正按著一名投降秦兵的脖子,“給我跪下舔干凈!” 章邯握緊了手中劍,目露悲憤,起身要闖出去。 “將軍不可!”身邊人攔住他,苦勸道:“如今已經跟隨了項氏,萬萬不可與楚軍起沖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將軍!您一個人沖出去,不過是交待了自己性命?,F在項氏苦等您的錯處??!若不是為了做給天下人看,他早已殺了將軍您!” 當初大秦一統天下,強盛之時,朝廷的官吏來到六國之人的地方,征收徭役等事務時,對六國故人與官吏都沒什么好臉色。 如今風水輪流轉,曾經強大不可一世的秦兵做了他們的俘虜! 軍中,各諸侯的將領奴役、欺凌秦兵的現象隨處可見。 章邯鷹目含淚,忍痛復又坐下來。 當初他投降,是不得已為之。糧道被斷,將士連續兩年征戰,疲敝不能應敵,而皇帝失蹤,朝廷又沒有后援。如果不投降,他就要眼睜睜看著這僅剩的二十萬秦兵,如加入火堆中的柴火一般,一點一點都燒干凈了。 他舍不得。 如果投降之后,受到這些折辱——但是只要能保得住性命,總也算他沒做錯。 想到此處,章邯一聲長嘆,面上憂色更甚。 隨著項羽西進,章邯漸漸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秦兵雖然說是投降了,可是卻個個深愛著故土。 如果項羽要攻打秦地,那么這些秦兵絕對不會是好士卒。 而這一點,不只他章邯能想到,項羽與他的謀士自然也都能想到。 章邯擔心的是,項羽會不會…… 畢竟在戰亂之中,不能為我所用的士卒,自然只有死掉才是最好的。 章邯握劍的手微微發顫,他那花白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