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耳咬牙,望天無奈道:“孔兄,難道你還需要小弟脫褲子驗明正身嗎?” 孔鮒看看張耳,又看看夏臨淵,遲疑道:“說起來,與張兄陳縣一別,也有半年多不曾見了……” 張耳不敢置信地盯著他,又猛地扭頭去看夏臨淵,雙眸中仿佛要噴出火來! 孔鮒讓開一步,左手虛握成拳,抵到唇邊,輕咳一聲,“張兄,請入內室說話?!?/br> 張耳:…… 一時驗明正身。 孔鮒低頭出來。 張耳卻是面色漲紅,一出來就盯向夏臨淵,目光怨毒,道:“孔兄,我今日殺了這小人,莫怪我臟了你的地方?!?/br> 夏臨淵嚇得兩股戰戰,揪著李甲衣袖,小聲道:“你的魚腸劍呢?快救命!” 好在孔鮒理智未失,道:“張兄,這二人似乎交給陳王處置比較合適?!?/br> 張耳無奈忍氣,怒道:“好。那先讓我砍他一刀!” 孔鮒乃是儒家子弟,見夏臨淵一副書生模樣,攔了一攔,折中道:“張兄,張兄,這樣——我讓人把他倆關到馬廄去!” 于是侍從進殿,要拖夏臨淵和李甲去馬廄。 李甲直到此刻才說話,道:“孔先生,我有一封您弟子叔孫通寫給您的信?!?/br> “叔孫通?”孔鮒一愣,想起自己那個前往咸陽做官的得意弟子,已經數年不曾有音訊,上前問道:“信在何處?” 李甲從懷中掏出信件,呈給孔鮒。 孔鮒接過信來,見封皮寫著“恩師親啟”,認出的確是叔孫通的字。 張耳卻已經看他倆著實礙眼,在旁道:“把他倆關到馬廄去!” 孔鮒低頭看信。 侍者見狀,便遵從孔鮒此前的命令,把李甲和夏臨淵拖下去,關在了陰暗發霉的馬廄中。 叔孫通給老師孔鮒的這封信,是在胡亥授意下寫的。 所以叔孫通第一遍寫成的書信里,充滿了大秦皇帝的謳歌贊美。 看得胡亥本人都一陣反胃,卷起竹簡,順手就給叔孫通腦袋上來了一下,“朕是叫你寫信給你的老師孔鮒!不是叫你參加拍馬屁大賽!你寫這些東西額,你老師看了會感動嗎?會嗎????不說你老師,就是你自己,摸著你的良心,讀完這封阿諛奉承的信,感動嗎?感動嗎!” 叔孫通捂著隱隱作痛的腦門:不敢動,真不敢動。 “重寫!”胡亥啟發道:“要以情感人,懂不懂?拿出你們真摯的師生情感來,感染他,感化他,感動他!讓他不由自主奔著咸陽來,懂了嗎?” 于是叔孫通捂著腦門,下去寫第二遍。 他能夠成為秦朝的待詔博士之一,還有很有真才實學的,文采過人。 這第二封信里,他回憶了當初跟隨老師孔鮒學習時,學舍庭院里那棵碧綠的梧桐樹,老師的諄諄教導,還有老師的女兒倩倩那美麗的面龐…… 胡亥看得攢著眉頭笑,“這倩倩是你老師的女兒?” “正是?!?/br> 胡亥看著叔孫通信中所寫,“你倆議過親事——那怎么最后沒成?你招蜂引蝶,叫你老師家里知道了?’ “嗐,陛下,您看看您說的……”叔孫通忸怩了一下,惆悵道:“是小臣跑了……” “人家一個小美女要嫁給你,還是你師父的女兒,你跑什么呀?” 叔孫通唏噓道:“陛下,像您這樣的天下共主,是不會懂小臣這等惆悵的?!?/br> 胡亥一噎,恨不能噴他一臉唾沫:朕不想懂! “這封信就寫得很好嘛,感情真切。你老師看了,就算不立刻奔著咸陽來,至少也不會立刻就殺了朕的抱鶴真人和小中郎將?!焙ノ⑽⒁恍?,忽然問道:“說起來,你老師為什么要跟著陳勝造反呢?先帝給他封了侯,也算是待他不薄呀。況且還有你這樣的得意弟子在朝廷做官?!?/br> 叔孫通尷尬一笑。 胡亥盯著他,斂容道:“說真話?!?/br> 叔孫通猶豫了一瞬,道:“從前左丞相李斯提出‘焚書令’,后來朝廷又坑殺了許多儒生方士,消息傳到魯地……” 胡亥一聽就明白了,道:“你是想說先帝從前焚書坑儒的事兒。大約為尊者諱,所以不提先帝,只說李斯的事兒?!?/br> 叔孫通低了頭,不敢亂拍馬屁,訥訥道:“陛下明鑒?!庇终已a道:“小臣老師也是一時激憤?!?/br> “一時激憤?”胡亥冷笑道:“你現在就寫到信里去,務必把焚書、坑儒這兩件事,原原本本告知你老師?!?/br> 不只此時的人有誤解,便是后世的高中課本來,說起這段歷史來,也是堂而皇之的什么“焚書坑儒,是秦始皇殘暴專政的體現”,諸如此類。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早已無人在意。 然而胡亥卻要為先帝正名。 事實上,“焚書”與“坑儒”根本是兩件事情,而“坑儒”說成“坑方士”可能更恰當一些。 先帝一統六國后,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語言、度量衡等等。這些在后世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在當時推行時遇到的阻力卻是難以想象之巨大。 而李斯提議的“焚書令”,本質上是為了加強新帝國眾黔首的思想統一。 李斯所提議的“焚書令”,所燒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書,而是有特定種類的。 首當其中的,就是非的其他國家的歷史書籍。這相當于是要統一歷史事件在記載上的情況。所謂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就是這么回事兒。 其次,先帝推行“以吏為師”,而當時私學之風盛行,焚書也是為了推動官學正統。 而且皇家藏書,并不在“焚書令”范圍之內。 若不是此后項羽入關后的咸陽大火,許多典籍當仍有存留。 從文化的角度來講,焚書并沒有給古典文集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可是從執政者的角度來講,焚書卻是一種有效的統治手段。 胡亥道:“你告訴你老師,朝廷的焚書令,并非針對儒家,而是要推行官學?!?/br> 叔孫通不敢反駁,“喏?!?/br> 胡亥又道:“至于坑殺那些儒生、方士,就更跟儒家扯不上什么關系了。要真說起來,算是揭了先帝的丑……” 叔孫通手中墨筆一頓,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寫下去。 胡亥擺手,道:“無礙。先帝乃是千古一帝,功過由人評說。他不會介意的?!?/br> 秦始皇在人生的后半段,沉迷于追求長生。 而能幫助他“得道成仙”的人,他們不干正事兒,整天通神、尋仙、煉丹藥,這些人叫做方士。 所謂的坑儒,其實是因為兩名江湖騙子侯生、盧生,騙了秦始皇多年,最后騙不下去了,撒腿跑了,跑了不算完,還毀謗秦始皇。秦始皇醒悟過來后,勃然大怒,把他們這一伙騙子和毀謗狂給一起坑殺了。 因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