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7
族,開始挑選下一屆時家中適齡的秀女。 果然,太上皇薨逝的當天,禮部還忙著為太上皇擬謚號呢,皇上就下旨說是太上皇薨逝,理應天下同悲,選秀被理所當然的取消了。 古人守孝是有禮制的,兒女為父母斬衰三年,孫子女為祖父母齊衰一年。 按禮,皇上要為太上皇守孝三年,當然,實際上是二十六個月,但是,古往今來,就沒有那一個皇帝是真的守足三年的孝的。 若是手中無權勢的皇帝罷朝守孝還好,若是大權在握的,守孝時整個國家不得停頓下來?因此,天子往往會以日代月,用二十六天來代表二十六個月。 等擬好太上皇的謚號,準備妥太上皇的后事,大臣們便聯名上書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王照看,帝皇悲痛但請顧念天下百姓,以日代月。 皇上不準,于是大臣再次上書,如此三次之后,皇上才準了大臣所奏。 三請三讓在皇家似乎成了一種常態。 太上皇離開的時候,并未讓迎春等后妃去身邊守著,只有皇上去了,已經徹底離心的父子二人究竟說了什么無人知道。 迎春再次單獨見到皇上時,皇上一身孝服的站在宮中高處,望著遠方,神色莫名。 “娘娘?”繡橘喚停下了腳步的迎春。 太上皇薨逝,別說是迎春了,后宮所有的女眷都得哭靈,更別說是迎春等掌著宮權的主位妃子了。 而且,迎春身下的皇長子小平安,那可是皇上的長子,太上皇名正言順的長孫,在皇上還無嫡子降生的時候,小平安的身份有太多的象征意義,這守孝,也是離不開小平安的,雖然小平安還才是只有幾個月的小娃娃。 皇上是個冷情的人,但如今,面對生死,也許也心中有感,保持不了一顆冷清的心了。 迎春垂下了眼眸,不,皇上并不冷情,從對小長安的寵溺和在意就可知道,皇上心中的火熱。 只是有時候經過的傷痛多了,人便不得不冷情了! 迎春看了一眼皇上,心中思量,并未上前打擾,也許,皇上并不愿意此刻有人去打擾她,嘆息一聲,迎春帶著人去了太上皇的靈堂。 為太上皇哭靈的地方分為了好幾個部分,最前面、也就是放著太上皇棺木的地方,是皇上、眾王爺、宗親、大臣們哭靈的地方,被分隔開的后面,便是宮中的女眷了;當然,京中的誥命們也有她們哭靈的地方,這些事情不用迎春等人cao心你呢,禮部就已經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了。 迎春來的算早的了,但已經有女眷一身孝服的跪在了靈堂上哀哀切切的哭泣,她們是太上皇的后妃們。 宮中的女人本就難活命,又則太上皇盛寵甄氏,甄氏是個難容人的,喜歡磋磨打壓人,再加上后來眾皇子奪嫡,因為兒子的連累更是折損了不少的太上皇的后妃,使的太上皇的宮中更沒什么主位妃嬪了,如今跪著的這幾個因為容貌不出眾、位分不高,倒是活了下來,避在偏僻的宮殿中像是個隱形人似的活著。 如今太上皇薨逝,她們哭的悲切,但不是為太上皇,而是為自己。 太上皇還在時,就算她們是失寵的太妃,宮中也會折騰她們,但如今,太上皇薨了,她們發愁以后該怎么活下去。 是會被磋磨死了騰地方還是直接讓她們陪葬,一杯毒酒了命?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更何況,她們不怨恨太上皇就算好了,哪里愿意給怨恨的人去陪葬! 見到迎春,這些太妃們雖然悲切的苦著,依舊討好的給迎春行禮。 “不必!”迎春讓人阻止了。 守靈便好好的守靈吧,這種地方,受禮怕是要讓人道是非。 有大皇子在本就招人眼,皇后之位的爭奪更是喧囂塵上,哪怕是迎春平日的行動暗示她不會爭奪后位,她也必須步步當心。 不一會,迎春等三妃便到齊了,三人穿著孝服,靈堂之上也不敢寒暄,靜靜的抹著眼淚,好像是真為太上皇的薨逝悲痛似的。 迎春是個女孩子,也曾有過天真爛漫,自然也過過無憂無慮的日子,那時,她曾在一個叫晉江的站看過后宮文,在一些重要場合中需要哭而主角哭不出來時,往往有宮女為主子準備辣椒水等物,尤其是浸泡了辣椒水的帕子或衣袖,只要輕輕的往眼睛跟前一搭,眼淚便嘩嘩的往下流。 自然是哭的情真意切無限悲痛! 但是,別說是到了后宮,到了榮國府之后,迎春才明白,這個設定有多不合理不謹慎! 誰都不是傻子,這人的去世你會不會悲痛誰都清楚。 用那等刺激的東西催眼淚,別說你準備東西的時候會不會有人探聽消息,那等物品只要人離的你稍微近點,嗅覺靈敏點,并不是絕對讓人聞不出來的。 想一想,在重大的場合上,你正在利用那些東西做戲,這時突然出現奴婢告發,為了以示清白肯定是要檢查的,那么多人面前,被人來個人贓俱獲,別說上面會不會治你不敬、欺君之罪,就是聲名,怕是也要毀的天下皆知了! 若是有人與你有間隙,恨不得將你除之而后快,她會恨不得你使出如此昏招,好讓人輕易拿捏住。 像是迎春這等能站在后宮上層的人物,人人都是影后,別說是悲切的哭了,她能給你不同的十八中哭法,眼淚更是說來就來。 因此,此時此刻,無人敢用辣椒水等物,但人人哭的悲切。 “娘娘,皇上讓大皇子去前面?!绷髟魄那牡纳锨胺A告道。 迎春拿著手絹抹眼淚的手頓了頓。 小平安是皇上的皇長子,也是目前唯一的皇子,雖然還只是幾個月的小孩子,但他是太上皇的孫子,按理來說是齊衰一年。小孩子不懂事沒關系,孩子太小需要避諱也沒關系,身邊的人照料著給小平安換好衣服不出格也就是了。 因此,迎春來的時候,衛嬤嬤和流云給小平安換了衣服,抱著小平安跟在迎春的身后,不光是小平安,就是賢妃身邊的小公主也如此。 她們也沒打算讓小孩子隨著她們在這里久待,意思一下后讓人呂嬤嬤跑走就是了,賢妃應當也是這種打算。 迎春的眼神劃過賢妃和她身后的小公主,就見有宮女也在賢妃耳邊稟告,賢妃的眼神轉到了小公主身上,迎春便知道,皇上應當不單單是讓人抱小平安去前面,還有小公主。 賢妃的眼神往這邊看來,正好對上迎春的,一個碰面后又移開,兩人俱都是叮囑身邊的宮女嬤嬤,讓人遺照圣意抱著孩子去了前面。 前面的靈堂上,以皇上為首,忠順親王和忠孝親王在側,后面是宗室老王爺,再之后是文武百官。 眾人俱都是披麻戴孝的跪著,男子漢大丈夫此刻也不得不放聲痛哭。 只有皇上,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