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的消息,當場便砸碎了一方硯臺,恨道:“因為皇上的忌憚,我們王家兒郎只能被動地守衛疆土,無法北進一步!想不到那謝卓竟如此好運!他今日榮寵本該是我們的!”王重之亦是滿臉憤然:“這回,太子之位必然要落到睿王手中了!”謝卓如今聲望極高,皇帝倒不擔心他功高蓋主,反而因為有這么一股勢力與大司馬相制衡而分外安心,一見謝卓便高高興興地攜起他的手臂,分外親熱。如今皇帝對待謝卓就如同當初對待庾大將軍庾茂,不少大臣看在眼里都明白了幾分其中的意思,紛紛朝王述之瞥去意味不明的眼神。王述之卻是一派淡然,甚至尋到機會站在司馬嶸身側,帶著幾分敬佩道:“謝將軍果真一鳴驚人,他帶去的大軍原本可是庾茂手底下的,想不到不僅能迅速收服部下,更能大獲全勝。謝家兒郎十分了得!”司馬嶸對這個舅舅也是佩服得緊,不過他到底清冷慣了,對謝家并無多深的感情牽絆,聞言只是欣慰地笑了笑,感慨自己當初那么冒險的一步棋走對了。接下來,宮中著實熱鬧了一陣,皇帝對謝卓大加封賞,下面的將士自然也是論功行賞,慶賀的酒宴中觥籌交錯,人人借著謝卓的才干來夸贊天子的英明,拍足馬屁,奉承得天子紅光滿面。早朝中,嗅準了風向的大臣們毫不猶豫地開始請奏立太子。皇帝這回終于不惱了,好脾氣地問:“眾卿覺得幾位皇子中,誰可堪大任?”那還用說,您都做得如此明顯了,瞎子都看得出來,自然是睿王!不過話總要說得冠冕堂皇一些,極力支持司馬嶸的一位老臣出列,顫顫巍巍道:“睿王殿下乃謝皇后嫡出,身份尊貴,立儲君當立嫡?!?/br>另有一人立刻出言附和:“睿王殿下孝心可嘉,乃醇厚之人,且困于病痛十數載,依然堅持立身立學,可見其性子堅韌不拔?!?/br>毅王那一派頓時有人嗤之以鼻:哼!堅持立身立學?說得仿佛親眼所見似的!“陛下!”立刻有人反對,“臣以為,睿王十數載居于深宮,幾乎從不與外界接觸,眼界怕是比不得其他皇子,更何況回京之后始終默默無聞,才學上也從未展露過名聲,立睿王殿下為太子著實不妥?!?/br>皇帝聽得皺眉:“卿以為,立誰最為合適?”那人額角冒出些冷汗,卻依然挺直腰板:“毅王殿下早有賢名,不僅其自身才學有目共睹,更愛才惜才。若立太子,當以立賢為上?!?/br>話音一落,朝中頓時炸開了鍋,關于立嫡還是立賢,自古以來就是朝臣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多數時候還是為了自身利益罷了。事已至此,大殿內響起一片“立嫡”“立賢”的爭執聲。皇帝氣得火冒三丈,他剛懲罰了毅王,竟然還有人敢將他抬出來給自己添堵!可這怒火又不能明著發出來,因為當時毅王盼著自己這個老爹死的事只是自己的推斷,并無實據,即便有了實據,那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只能捂著,因此懲罰他的理由也不過是一句“御下不嚴”,輕描淡寫至此。皇帝壓著怒火朝大殿內掃視一圈,見謝卓垂頭不語很是安分,不由大感欣慰,隨即又發現最有分量的王丞相竟然不曾開口,頓時挑了挑眉。“丞相對此有何看法?”王述之就等著他問呢,聞言立刻出列,神色無比認真,一派正直:“臣以為,禮法不可廢,立嫡較立賢更為合理?!?/br>雖然不說支持睿王,不過這話一出,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周圍的人頓時大驚。王氏一向與毅王過從甚密,此事早已人盡皆知,雖然最近因為親事未成稍有疏遠,可多年交情又豈是說翻臉就翻臉的?更何況那露面沒多久的睿王可是與王氏素無來往??!這王丞相真這么大公無私?不管別人如何震驚,王述之對著皇帝微松的眉頭侃侃道:“立嫡可謂一目了然,誰嫡誰庶一清二楚;立賢卻無法公允判斷,賢名究竟如何全憑各人心中那桿秤。如今胡人對我們虎視眈眈,朝廷最需要的是穩定,遵照禮法立嫡出皇子為太子,可減去諸多紛爭,乃上上之選。只有朝政安穩,方可一致對外!”如今謝卓剛打了勝仗,拿胡人轉移視線真是再好不過。皇帝龍心大悅。王述之表明了立場,許多仍在觀望或躊躇的大臣頓時有了主心骨,也紛紛出言支持立嫡。皇帝面色越來越好,正欲宣布自己的決定,卻忽然被一道急報打斷。八百里加急:秦國出動五十萬大軍,打過來了!第八十一章聽到這個突然卻也在意料之中的消息,王述之無奈地嘆了口氣,即便現在皇帝立司馬嶸為太子,可朝臣終究沒有上下一心,到底還是讓秦國人抓住了時機。看來京城還暗藏著密探,雖然那胡人被掌控住了,但京中的局勢依舊通過其他途徑傳到了秦國。秦國始終對大晉虎視眈眈,只不過最近幾年也是內亂不止,直到近期稍稍安穩才整頓兵力南下進攻。很久沒有如此大的戰事,皇帝聽完急報立刻就有些坐立不安,搭在膝頭的雙手攏在袖中微微收緊,面上的紅潤剎那間消失不見。“秦國出兵五十萬,眾卿以為,我大晉由誰領兵迎戰最為合適?”下面的大臣明里暗里將目光轉向謝卓,亦有部分人建議由大司馬王豫統帥全軍,畢竟王豫父子是多年征戰沙場的老將,謝卓給人更多的印象則是名士風范。皇帝聽到王豫的名字便心生不喜,秦國這個強鄰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而瑯琊王氏則是抵在喉間的一根利刺,都是要人命的。王豫本就行事愈發張狂,若再立功,定然賞無可賞,封無可封,功高蓋主,簡直令他寢食難安。不悅地朝下面看了一眼,皇帝打斷眾人的商議,堅決道:“涼國一戰足以說明謝將軍領軍有方、智謀過人,這次就依然由謝將軍做統帥?!?/br>話音剛落,大殿內寂靜了片刻,謝卓想到謝氏興盛在即,心中劃過一絲喜悅,面上倒是不顯,腳步穩健地出列領旨:“臣定不負陛下所托!”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連下數道旨意,包括大軍各路兵馬的將領,糧草輜重的供應等。散朝后,一切便開始緊張地準備起來。毅王府,毅王司馬闊面色鐵青,平日在人前的溫潤模樣全都消失不見,咬牙切齒半晌后,皺眉合眼陷入沉思,手指在膝上輕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