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5
后十五分鐘的時候口氣一轉,講到了最近研究深入研究的數學物理。 雖然只是因為時間有限,她就稍微提了一點,可是卻讓下面的相關領域的數學家眼睛放光。 而來這里聽的除了數學家,還有來當志愿者的首爾大學的學生,他們都是講英文的,白蘇蘇兩人都能聽得懂。 “天哪,舒爾茨和洛的報告實在是太好了!” “你沒看到下面多少教授都激動了起來?!?/br> “我當時就想上去要簽名!希望我明年能順利申請到普林斯頓大學,洛可是我女神?!?/br> 白蘇蘇:“……” 他們已經沒有混去報告會了,居然還能聽到她的消息。 以前白蘇蘇對洛葉的感覺還是來源于報道,大概印象也就是很厲害,可是她也沒有覺得什么,洛葉智商厲害,可是她智商并不差,領域不同,根據她師父說的,她修煉也很有天賦,她們只是優秀在不同領域而已。 可現在卻來了世界數學家大會,這里可是有宣傳冊,知道這是世界知名的數學家都來了,相當于她們的修行界大會,而他們沒有刻意打聽洛葉的消息,卻還是不斷的從他人口中得知。 白蘇蘇才恍然意識到,自己對她的印象可能有些許誤差,就算在數學界,洛葉依舊算是拔尖優秀的那批人,甚至一些同齡人都是視作偶像而非競爭對手,而她在修行界大會上能做到這樣嗎? 就算她安慰自己修行和學習是不一樣的,可她仍舊像是被澆了一盆冷水一樣。 所以沈辰喜歡她就是因為這個嗎? 白蘇蘇知道自己似乎鉆了牛角尖,這是修行的大忌,可是她一時間確實無法擺脫這件事的陰影。 而此時洛葉正和博特相談甚歡。 博特是2000年的沃爾夫獎的獲得者,他最擅長的是幾何拓撲和微分幾何,以及在李群,微分算子,數學物理上的應用——Morse理論研究李群和齊性空間的拓撲,得出著名的Bott周期性定理,從而導致K論的產生與發展。他同Atiyah發展了指標理論,推Lefschetz不動點公式,他同Atiyah,G發展了Petrovsky的Laa (孔洞)理論。他推動葉形結構理論的發展,他發展了規范理論,向量叢的參??臻g理論以及橢圓虧格理論 當之無愧的數學大師。 國際數學家大會確實很難得,洛葉每天都要出去聽幾場報告會,而且和舒爾茨一起應邀去了首爾大學做演講。 如果這樣的大會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洛葉是半分不介意的,可惜時間總是有限的,在這次的四位菲爾茲獎獲得者公布了名字后,這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就要結束了,而這四位新任菲爾茲獎獲得者正是調查支持率最靠前的四位。 舒爾茨道,“2018年的菲爾茲獎,你有把握嗎?” 在這次沒有獲獎后,舒爾茨就失去打破記錄的可能性了,可四年后洛葉也25歲,完全有可能。 他可以不在乎其他獎項,可對菲爾茲獎不可能不在乎。 他也想看看自己和洛葉到底誰先拿到菲爾茲獎。 而從現在來看,他們只要保持現在的成果發表速度,完全就有可能一起競爭。 洛葉道,“在獎項真的公布出來之前,誰又能說自己有萬全的把握?不過我可是會全力以赴的,我的博士論文已經寫了大半了?!?/br> 實際上她之前發表的BAB論文已經足夠她當博士畢業論文了,可洛葉可是想以數學物理來畢業。 也就只有洛葉這樣的天才可以這么奢侈了,多少人卡在了博士論文上無法畢業。 她忽的一笑,“其實我對千禧難題一直沒有什么特別的興趣?!?/br> “不過你知道我現在在研究數學物理,之前和博特教授交流了一番,他的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的博士論文填補了一部分的空白,或許最后我的論文會涉及到它?!?/br> 要知道舒爾茨成名就是他的博士論文,這論文中的內容就是他對霍奇猜想攻擊的第一步。 現在洛葉的博士論文也要對著另一個千禧難題下手了。 不巧從他們兩個身后路過的數學家:“……” 震驚的看著兩人,看兩人沒有注意,還在自顧自的交流,默默捂著胸口走了,不愧是變態級的人物,普通的猜想都不足以讓他們感興趣了。 舒爾茨眼睛一亮,“我等著你的論文?!?/br> ☆、218 楊-米爾斯方程是正涉及到量子物理中基本粒子和幾何對象的數學之間的令人矚目的關系。這個方程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數學上嚴格的方程沒有已知解。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數學金字塔, 最開始的一層基石是四則運算, 基本幾何, 無理數, 變量等等初等數學問題,再之后是雙曲函數,多項式,參數方程,正式三重積分,微分方程,線性變換, 傅里葉級數, 拉普拉斯變換等。 這都是大學數學要學的, 在第三層是各個數學分支的主要研究內容,隨機分析,黎曼曲面,光滑流形, 毛球定理, 混沌理論,E7李群等。 第四層,費馬大定理,上同調理論,完美空間,四色定理等。 最后就是金字塔頂的千禧難題。 可以說, 敢于對千禧難題出手的都是真猛人,能真的凝聚出來“攻擊武器”的更是猛人中的猛人。 嚴格說來,舒爾茨現在的成果還不如洛葉多,畢竟后者涉獵廣泛,從群論到代數幾何,全都有研究成果,每一項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甚至是論文數量洛葉都有后來者居上的感覺。 可舒爾茨卻是對兩個在數學領域十分重要的存在——霍奇猜想和朗蘭茲綱領同時動手,而且每次都能對這兩者造成大殺傷力的攻擊。 所以舒爾茨名揚全球,數學界無人不知,地位特殊,他怕是目前所有數學家中最有可能攻克這兩者的人了。 可如果洛葉同樣對千禧難題下手,而且也能制造出一把強有力的攻擊武器,那在數學界的聲望,洛葉可能要后來者居上的超過舒爾茨了。 而舒爾茨半分都不懷疑洛葉的能力,和洛葉告別后就開始繼續研究之前的課題,洛葉得到了許多靈感,他也同樣得到了許多。 而洛葉也不是無的放矢的人,在和丘成桐討論了許多的卡拉比-丘空間,以及對楊-米爾斯方程的理解,她已經有一些如何切割時空的想法了。 等洛葉回歸了普林斯頓后,又重新變回了之前的步調,宿舍,圖書館,食堂,雷打不動,每天的時間點相當的固定。 她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可是白蘇蘇兩個人不習慣啊。 這么長時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