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0
分項,他可以只靠實力! 做個猜想影響力可是十分之大,這可不是望月新一那個無法定義的論文,而是已經被認可的證明! 舒爾茨再次完美重演了自己年初時引起的轟動。 作者有話要說: 午安 ☆、207 如果說之前還有疑慮,在這篇論文后, 舒爾茨有種舍我其誰的氣勢。 不要說今年的拉馬努金獎, 他完全可以憑此獲得明年舉辦的柯爾獎提名——數論界最高獎項, 每三年舉辦一次。 這也讓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他在牛津大學會議后就沒了聲音,原來是在潛心研究Weight-monodromy猜想! 這么一想,他才蟄伏了半年,比起這個猜想的地位和難度,這個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這下他的社交賬號下又齊刷刷的出現了一堆—— 跪了,跪了。 膝蓋給你,你隨意就好。 呵呵呵呵, 想我之前還擔心大神獲不了獎, 我還是擔心自己能不能順利博士畢業吧, 在此留下了辛酸淚。 留下辛酸淚的可不止是他,之前參與討論的都覺得膝蓋已經爛了,他們這樣的凡人根本無法想象大神的實力好嗎,人家憑借自己就能完成絕對反殺??!他們還是擔心擔心自己吧! 有了這個絕地反轉, 他們又不由期待起洛葉來了。 不是說之前她發表論文氣勢也是勢在必得嗎?現在頒獎可以越來越近了, 再不出招,這個獎可真的要被舒爾茨拿去了。 可洛葉似乎成了之前的舒爾茨,毫無動靜,這位天才比舒爾茨還孤僻,根本沒開通社交賬號,想去跪一跪這位大神都沒有門路。 他們在這爭吵, 也許人家根本不知道不在意吧? 再者她和舒爾茨的關系明顯不錯。 再者,這樣四大級的論文哪里可以成堆出現???尋常的教授幾十年可以在上面發表一篇,而洛葉和舒爾茨兩人跟玩一樣,光是今年,舒爾茨發表了三篇,洛葉發表了兩篇,誰都知道,這只是開始…… 想想還真特么的牙痛啊。 而事實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在拉馬努金獎頒獎典禮上,舒爾茨毫無意外的獲得了今年的獎,在他確定獲獎的那一刻,就刷新了拉馬努金獎的記錄,當然,這個記錄很可能在明年就被洛葉超過了。 可現在他就是這個獎項上最年輕的獲獎人,在他登臨領獎臺上的剎那,閃光燈什么全都亮了起來,舒爾茨舉著獎杯意氣風發,“可以獲得這個獎項是我的榮幸……在數學研究中,你不需要昂貴的設備,也不需要成千上萬的助手,你將要獨自一人獲得未知,成敗取決于你的智慧……在我第一次接觸數學的時候,我就它深深著迷?!?/br> “……在此我感謝我的教授,感謝你曾經對我的指導,感謝我的家人,你們的陪伴讓我心無旁騖的研究數學……同時感謝你,親愛的洛,在我的工作中你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你在一起討論數學,非常輕松……” 等他說完致謝詞,下面響起了掌聲,同樣被邀請來的洛葉也毫不吝嗇的為他的成就而鼓掌。 而這無疑也證明了他們之間的關系確實很好,他們真的沒有在意之前媒體為了吸引關注而挑起的話題。 而看到事后報道的都在想舒爾茨說的工作到底是哪一項工作,如果是讓舒爾茨獲得決定性因素的成果——Weight-monodromy猜想證明,那他們真的無話可說了。 只能說大神的眼界和他們從始至終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在拉馬努金獎的風波還沒有完全過去,另一個重要獎項——伯克霍夫獎公布了他們候選人提名,洛葉的名字赫然在列! 拉馬努金獎是基礎數學上的獎,這種獎項得獎了也就只能在小圈子自嗨,可是這個伯克霍夫獎可不一樣,這可是應用數學上最重要的獎項,每五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人數也就五六人,而且到時候可是有美國工業協會的重要成員出席參加頒獎!同樣它的獎金比拉馬努金獎來的更為豐盛! 這個頒獎典禮已經算是半商業化的典禮了,再細數歷代的獲獎人,洛葉絕對是年紀最小的候選人! 這還不算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最著名的獎項艾倫沃特曼獎(An T. Waterman )獎公布候選人,洛葉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獎項是獎勵35歲以下在美國居住或者美籍公民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數學家。 而在對方公布的那一刻,洛葉同樣刷新了這個獎項的記錄,而在這個獎項上,洛葉根本沒有對手,她幾乎是百分之百的要獲得這個獎項。 同時,世界著名的民間組織——克雷數學研究所宣布邀請洛葉加入,成為史上最為年輕的研究員。 接連三個重磅消息,誰還記得他們之前為洛葉遺憾沒有獲得拉馬努金獎? 在這個獎項上,她略輸一籌,可是這么多的榮譽,讓她在美國的數學界的聲望大漲。 這才是“雙星”??! 之前剛剛跪了舒爾茨的眾人再次想沖著洛葉跪下了,這也太牛了??!真大神級人物比中的人物都要蘇。 他們本以為這已經完了,可是有普林斯頓的學生忍不住的上來吐槽。 “洛神上大一我也上大一,洛神讀碩士研究生我上大二,洛神讀博士研究生,我讀大三,慘淡笑?!?/br> 這種近距離的對比真的太讓人絕望了,這位同學表示他可能大學還沒畢業,洛神已經博士畢業成為教授了。 這下所有人才知道,洛葉居然無聲無息的獲得了自己碩士學位,現在已經是博士生了。 ——普林斯頓是學分制,洛葉接連發表論文折合成學分加上她平時所學的課程,讓她畢業綽綽有余了。 可是洛葉本科畢業都是用一篇四大級的論文,碩士畢業怎么可能就用普通一篇論文?! 在洛葉獲得碩士學位后一段時間,發表了洛葉的碩士論文—— 她完成了Gan-Gross-Prasad猜想! 在論文中她詳細描述了L函數高階導數的幾何解釋。 數學家們之前怎么為了舒爾茨的論文神魂顛倒,現在就怎么就為了洛葉的論文而瘋狂! 這可是Gan-Gross-Prasad猜想??!和三個千禧難題相關的猜想??! 這篇論文絕對可以讓這三個千禧難題的破解工作往前推進一大步。 而在三個猜想中最主要相關的就是BSD猜想。 BSD猜想只是簡稱,全稱是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 當解是一個阿貝爾簇的點時,有理點的群的大小與一個有關的蔡塔函數z(s)在點s=1附近的性態。特別是,這個有趣的猜想認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