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2
而本書就是用這種長句子組成,具體長到什么程度——這一頁已經要完了,而這個句子卻還沒有寫完,你讀了五分鐘看不到一個句號。 而學哲學是繞不開康德的,在哲學界有句話叫,在沒有讀懂康德之前都是一個孩子,當之無愧的哲學界巨人。 凱特是個很理想有目標的少女,為了研究透康德的哲學理論,也開始了漫漫的文獻之路,而康德和數學的聯系大概就是維度了。 用洛葉的話來講,“——像是四維物體在三維空間上的投影?!?/br> 就是這句話吸引了凱特的注意力,她現在對解析幾何所知甚詳,不說具體做題,只說各種理論,就是數學系不專攻解析幾何的都比不上她。 可到了維,LIE理論她又變成了一個菜鳥,積極的來找洛葉要書單,并且希望她多給她解釋一下她這句話的意思。 “……我們有過很多超立方體研究,可以用數學來建立四維概念,甚至更高層次,我們甚至可以借用計算機做幾百維的研究,但是從感性上,我們永遠沒有辦法感知什么是四維,我們看到的也只是投影。而康德不是認為‘物自體’經過‘先天形式’加工的得到表象嗎?” 她一邊說一邊寫在紙上寫公式,凱特已經放棄看懂她寫的東西了,這些東西對她太艱深了,符號都沒有認全,只是好奇的問道,“你論文還沒寫完嗎?” 她記得洛葉是從開學就開始寫論文,為了這篇論文查了無數資料,她還在讀的時候她就在寫,“是很難嗎?”不然怎么會寫這么長時間? “不是很難,框架已經寫完了……”最難的地方已經過去了,她遲遲沒有往下寫,不是因為陷入了僵局,而是—— “我最近在研究Gromov·Mikhael的扭結猜想?!?/br> 在寫一篇論文的時候忽然生出了無關這篇論文的靈感是很正常的,越高難度的論文越是如此,畢竟這意味著看更多的資料,誰知道哪些資料戳中了你的心。 凱特,“格羅莫夫?俄羅斯的嗎?” 她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可是從這個名字里聽出了更多,饒有興趣的道,“他很厲害嗎?” “是很厲害?!?/br> 格羅莫夫求學的時候正是蘇聯數學最鼎盛的時候,當時頂尖的數學論文全都俄文,逼的當時的數學家都開始學習俄文,后來來美國求學,在伯克利擔任教授,再后來成為了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的數學教授,本身更是已經拿到了終生成就獎。 他是當之無愧的幾何學大師,解決了無數的經典難題,Riemann流形的浸入及嵌入問題發展Nash等人的工作.他引入格羅莫夫不變量聯系幾何與拓撲,明曲率接近于0,直徑有界的流形一定是冪零流形.除3維情形外,曲率介于兩負值之間,體積有界的流形只有有限多種。 而格羅莫夫扭結猜想就是他所有研究成果的一個,到現在還沒有被解決掉。 洛葉主攻抽象代數,不代表她樂意喪失幾何這個基本盤,無論怎么說,幾何學都是她的根基,在主攻抽象代數來寫論文的時候,她也不會忘記來看幾何學相關知識,而非常巧,在普林斯頓眾多藏書中,洛葉翻到了一本筆記,筆記沒有署名,上面寫著對格羅莫夫研究的一些想法,以及他的扭結猜想的嘗試解決辦法。 他發表的辛流行的偽全純曲線使得辛幾何辛拓撲煥發了新的熱情,可以說當前研究的幾何學熱門理論,而扭結猜想就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研究。 而非常去巧,洛葉以前也研究過,不,不應該說的研究,只是之前很偶然的想到過,在看到那本筆記后,洛葉塵封的記憶全都悉數回來了,結合自己的這篇論文,她有了新的想法。 所以她十分順便的研究起了扭結猜想,準備用代數的方法來解決。 可以說到現在為止,她已經順利找到了思路,現在正在撰寫第二篇論文,她準備寫完后一起投遞出去。 這些理論凱特是聽不懂的,卻不妨礙她雙目放光,“聽起來很有意思?!闭驗槁牪欢庞幸馑及?,不然她為什么要研究哲學呢? “預計什么時候可以寫完?” 洛葉道,“月底差不多了?!?/br> “如果發表了務必告訴我一聲,我要買來一本好好研究?!?/br> 而且到那個時候她差不多應該已經能看到一部分了……吧? 而達里爾最近也應該是也在寫論文,跑到圖書館的次數越來越多,每次都是眉心緊縮,似乎在被什么事情困擾,他比凱特知道的要多一些,看了一眼洛葉的草稿紙大約就猜到了一些她最近的目標。 他選擇的方向是偏微分方程,和洛葉選擇的主攻方向完全不同。 他們兩個人坐在一起也沒有什么可討論的,而洛葉也從來不覺得他們熟,只要達里爾不主動說話,她絕不會主動開口,而讓她意外的,這種情況下達里爾居然還能雷打不動的坐在她的不遠的位置。 凱特有一次過來,看他們的兩個相處的情形嘖嘖稱奇。 趁著一次達里爾不在,她低聲道,“你們好歹也是同班同學啊,都沒有交流過嗎?” “有啊?!?/br> 凱特興奮了,“交流什么了?” “Man獎?!?/br> 洛葉語氣平靜,“他問我愿不愿意賭誰先拿到這個獎,我覺得沒意思,拒絕了?!?/br> 凱特:“……”這無語不知道是對洛葉的還是對達里爾的,有一瞬間的風中凌亂,深呼吸一口氣,詢問道,“這是什么獎項?” 她現在知道了數學界中一些知名大獎,比方說拉馬努金,菲爾茲,科學突破獎,可是這個獎項卻不太熟悉。 “獎勵數學本科生的獎項?!?/br> 每年頒發一次,從全美的大學中選拔,每次獲獎人數只有一人。 競爭者可不僅僅是普林斯頓,還有哈佛,斯坦福,MIT等各個名校的競爭者,這算是一個數學界的入門獎項,而且每一個人只能獲得一次,獲獎者大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甚少有人在大一大二這個階段就拿到了這個獎項。 、 而達里爾已經盯上這個獎項。 凱特若有所思,“我相信你一定能獲得?!?/br> 也不是因為她和洛葉熟就偏幫她,而是她真的相信自己這段時間對洛葉的了解。 這些不過是插曲,洛葉在完成了大半工作后,終于脫離了以圖書館為家的狀態,到了月底順利的把這兩篇論文投遞了出去。 在她重新恢復了上課的時候,薩納克教授就注意到了她,在洛葉交上次留堂的作業時,就詢問道,“洛,你的論文寫完了?” 她曾經去跟薩納克教授提出了暫時不上課的申請,洛葉道,“是的,我已經投遞了出去,等著結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