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世故了。 真愁人啊。 李太太:“……吃你的吧?!?/br> …… 康奈爾大學。 鮑里斯教授剛剛上完課,拿著教案回到辦公室,按了按肩膀,坐回了辦公椅上,整“讓我想想,今天還要什么任務沒有完成?上一次的課堂作業批改了,之前被建議小修的論文也修改好了,如果順利,下個月就能發表了。對對對,我申請的項目……” 等確定自己的今天的任務大體完成,只剩下幾個短時間內完不成的,他頓時松了口氣,打開了郵箱,看到了發給他的郵件,“好了,今天就暫時看論文吧?!?/br> 好歹也是剛剛走馬上任,還是快點完成自己的任務。 下載附件,點擊打開,,再看作者名字,不認識,順眼掃了眼單位,就這一眼,口水差點嗆出來。 本來還頗有興致,可現在興致一下子降下來了。 一個中學老師的論文,有什么好看的? 可是無論如何,任務還是要做的。他強提起精神來,準備好好的挑一挑的這篇論文的錯誤。 “凸映射和星行映射是多復變幾何函數論的重要研究對象……” “……幾乎所有的單復變幾何函數論推廣到多復變幾何函數都不成立?!?/br> “設B是f上的正規化雙全純星形映射幾何,如:……” …… 他本來是漫不經心的看著,可是越看越驚奇,不知不覺已經看完了論文的前面兩頁,還拿出了草稿紙開始按照這上面的邏輯開始推理。 等他按照論文上的邏輯做完了第一部分,之前的漫不經心已經完全消失了,“……居然沒有找出來邏輯漏洞?!?/br> 不管后面如何,從現在來看,這篇論文的邏輯簡直是無懈可擊,完全符合一個數學家的邏輯思維,非常的縝密。 審稿的過程也可以說是邏輯和邏輯的碰撞,誰的思維更為嚴謹,邏輯更為無懈可擊,那就是最后的勝利者。審稿的教授看整篇論文,從盡力從里面找出來邏輯漏洞來否定這篇論文,一個不合格的數學論文就是,它邏輯甚至無法做到自洽。 一個滿分的數學論文,是從頭到尾,都有一個完整、嚴謹的邏輯推理過程。 而這篇論文,至少前半部分,他先是按照論文上的邏輯來運算了一遍,然后再套入自己的邏輯,可是他居然沒有找到一個下手點,哪怕這才剛剛開篇,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邏輯漏洞。 之前消失的興致再次悄然出現,甚至比之前還要有興味,經過剛剛第一階段的“隔空交鋒”,他已經不再把論文作者當成一個不自量力的投稿高端數學期刊的中學教師,而是正式當成一個對手,甚至還有了一中別樣的心思。 我好歹是大學教授啊,還是康奈爾大學,雖然康奈爾大學數學系比不上普林斯頓,斯坦福,巴黎高師,可也是藤校,他的水平也不低,如果找不到一個中學教師論文的邏輯漏洞,豈不是我輸了? 他懷著好勝心繼續看了下去,一邊看一邊做草稿,不知不覺,草稿越堆越多。 “由定理1.4我們可以得到全純切空間上凸映射的矩陣型偏差定理和復法空間上的凸映射的矩陣型偏差定理……” “引理 2 . 1,設f:B^n-B^n - 是全純映射若 f……” 一個個步驟,都是為了引出最后的結論,如果中間每一個步驟邏輯都沒有錯誤,最后的結果沒有錯誤的概率非常大。 鮑里斯教授本著一定要找出來邏輯錯誤的念頭,本來是準備花一個小時來看這篇論文,可是中間為了推翻洛葉的邏輯和步驟,不知不覺采用了好幾種方法,每一個步驟都用試圖用幾個不同的方法去推翻,而每一個方法運算起來都頗費時間,太陽不知道什么時候落山了,埋首在桌子上奮戰的鮑里斯教授發現看字有些費勁了,這才恍然,“天黑了?一下午過去了?” 他居然在這篇一開始不怎么看得上的論文上耗費了一下午的時間? 而現在他絕對無法再看不起這篇論文了,他打開燈重新坐了回去,“不應該啊,不應該啊……” 聲音里充滿了不可置信,甚至忍不住敲了敲腦袋,他和這篇論文硬拼了一下午,居然沒有找出來一個邏輯漏洞??! 他,康奈爾大學數學系正教授。 而對方,一個平平無奇的中學教師。 他備受打擊,頭一次感覺到了,數學界真的是藏龍臥虎,天才頻頻出現,指不定什么時候就出來一個天才。 其實是他運氣不好,偏偏審核到了這一篇,如果是洛葉關于群的那篇,他不至于忙活到現在也找不到漏洞開始懷疑人生。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139 沒錯,真的懷疑人生。 鮑里斯教授幾乎都控制不住手想要再去搜一搜這位作者的其他論文, 這么嚴謹的論文真的是一個新手寫出來的嗎? 他回想他在大學時刊登的第一篇論文, 不是這樣高端的數學雜志, 就是一本半科普性質的數學期刊, 他寫的時候查閱了好多資料,還請教授幫忙修改了下,可是仍舊被通知小改了幾次,對方如果是純新手,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他現在已經不需要看那種半科普興致數學期刊了,也就沒有訂閱,也許這位作者就是在這樣低端數學期刊上練手, 最近才投稿到了這樣的數學期刊上, 如果他去搜或許能找到。 可是剛剛冒出來這個念頭, 他又制止了自己,拍了拍自己的臉,他已經在這篇論文上用了太多時間了,他接下來還有工作要做, 如果對方接下來再在高端數學期刊上發表論文, 他肯定能看到,到時候再去詳細打聽下這位作者的消息也行,如果接下來沉寂無聲,那他也沒有必要關注了。 做了決定后,他就開始寫自己的審稿結果,“給予通過, 無修改意見?!?/br> 這篇論文的水平確實配得上期刊水平。 …… 與此同時,西北大學的洛夫教授也剛好看完了這一篇論文,他的身邊也堆了幾張演算的草稿,確定了這篇論文沒有錯誤,他同樣回了一封郵件,“予以通過,無修改意見?!?/br> 在一星期后,另一封來自于芝加哥大學的郵件同樣到了編輯部郵箱,上面同樣寫著,“予以通過,無修改意見?!?/br> 一篇論文同時得到回復后,常駐編輯就會得到提醒,聽到郵箱叮咚一聲,他匆匆的搞定了手頭上的事,打開了郵箱,“讓我看看,是哪一篇論文得到回復了……” 他每天至少要篩選幾百篇論文,論理是記不住不知道多久前發出去的一篇論文的,可是畢竟洛葉這篇論文讓他們編輯部驚訝了一段時間,他對這篇還有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