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沒幾天就重新站在朝堂上。姬昊空將他辭官的折子駁回去,此事不再提。至于兵部左侍郎雷九郎,姬昊空暫時沒動他,將來對方想要接任兵部尚書的職務卻不可能了。古尚書把兒子養成了紈绔子弟,發誓絕不重蹈覆轍,對自家孫子的教育問題盡心竭力,還數次拜訪國子監中的友人。姬昊空也在留意這小孩,他防著有人出手暗害,留了幾名晉義衛暗中保護。如果古尚書這次能將這孩子教育成才,對方與自家小皇子年紀相仿,倒是可以讓他以后進宮伴讀,為小鴻運開始培養勢力。古尚書回歸朝堂之后,朝中風平浪靜好一陣子。賢王沒再出來興風作浪,白鵬海卻直言對方做賊心虛。數月前水淹祖陵的事情有了后續,白鵬海的手下帶回了一些石料,取自被春汛沖垮的堤壩。這些石塊上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是有人故意損毀了堤壩。姬昊空知道之后,壓下去沒有聲張,如果堤壩是人為破壞,這件讓皇家顏面盡失的大丑聞,姬昊空不相信是姬子騫所為。就算對方要向他逼宮,也不會做這種在祖宗面前抬不起頭,損陰德的事。在他們中間,還有一個躲在暗處的敵人在虎視眈眈,如果沒有把握抓住對方,這件事暴露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泗州縣三年未對堤壩進行整修是事實,就算今年不出事,也不能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永遠不會出事。因此姬昊空沒對獲罪的相關官員減輕半點刑罰。再三考慮之后,姬昊空還是將賢王召進宮下棋,喝退眾人,隱晦的提了這件事。不過姬子騫勃然大怒,只以為姬昊空想要搞事,之后再請對方來下棋,賢王就不愿再進宮了,就算來了,也半點沒有兄弟感情,從他的棋路上,姬昊空能感覺出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小皇子正在茁壯成長,才四個多月,他就已經能爬高上低。這孩子特別粘黎昕,比姬昊空還會見縫插針,一不留神就跑到黎昕面前又抱又親,把口水都涂到了黎昕臉上,讓姬昊空恨不能取而代之。他嫉妒地拎過小皇子,就將對方丟給宮中的奶娘去照顧。小皇子念黎昕的名字越來越順口,整天都要抱抱,跟姬昊空爭寵。有次姬昊空手里搖著撥浪鼓問道:“小鴻運要父皇抱,還是黎昕抱?”“昕昕……”小皇子完全不買賬,直撲向空手而來的黎昕。姬昊空上前誘導道:“讓父皇抱抱好不好?”小皇子看了他一眼,搖搖頭道:“不,丑……丑……”姬昊空臉色頓時就黑了。他強行將寶寶抱在懷里,引得小皇子嗷嗷大哭。之后姬昊空悲傷的發現,自家混蛋小子除了會喊他們的名字稱號,還額外學會了兩個字,“美”和“丑”。小皇子知道黎昕長得好,所以總愛粘著對方。不愧是生自晉國,這么小就趕上了追求美麗的風尚。讓姬昊空開心的是,小皇子的五官張開了一些,隱約有些像黎昕。也不知道是接觸久了被同化,還是本就這樣。既然小鴻運是天賜之子,姬昊空巴不得對方像黎昕,說明這是祖宗賜給他和黎昕兩個人的孩子!黎昕每次看到姬昊空逗孩子,都要扶額,對方傻爸爸的狀態越發明顯了。他都要懷疑對方智商也跟著寶寶退化,整天和小鴻運一起叫:“昕昕……美……要抱抱?!?/br>順便說,丑這個字眼,就是他偷偷教會這孩子的。只能說還好小鴻運是天賜之子,不然非被他們兩個壞榜樣給教壞不可。這天姬昊空在大晉宮中一邊逗孩子,一邊聽舒公公念著各地報上來的奏折,主要是記錄一些當地的事情。其中一個折子是海關匯報,最近飄上來一群長得像妖怪一樣的人,被扣押下來,問陛下要不要看一眼?這等稀奇事,放在平時姬昊空不會好奇,直接將人宰了,或是怎么來怎么送走。不過自從當上傻爸爸,他和孩子一樣有了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見黎昕流露出意動的神情,就下令把這些妖怪一樣人,帶進宮看個稀奇,正好也沒見過。不久之后,這些紅頭發和黃頭發的人就被關在一個大籠子里運進皇宮,跟獸院的獅子老虎關在一處地方。雖然每個物種都各自有籠子關著,這些頭發五顏六色長得跟妖怪一樣的人,與猛獸為鄰,都嚇得哇啦哇啦說了一堆鳥語,姬昊空一句沒聽懂。黎昕卻心念一動,這些人說得有些像美式英語,發音卻更加古老,他也不怎么聽得懂。小鴻運好奇地圍著籠子轉,一群宮人護著他,生怕他有一點閃失。黎昕則叫人來拿紙和筆,試著跟他們比劃溝通。姬昊空道:“黎昕對這些未開化的蠻夷有興趣?那朕就將他們養在獸院里如何?”他貴為天子,見多識廣,當然知道這些長得像妖怪的人,只是異國蠻夷,而非什么妖怪。黎昕白了對方一眼,怎么能把人養在皇家動物園,把這些外國人當什么了?通過這些人在紙上畫的圖,他知道他們是遇上龍卷風才糊里糊涂來到晉國的。小皇子跑累了,又要黎昕抱抱,他小手里抱著一樣臟兮兮的東西,也不知道從哪撿的,就往黎昕懷里送。黎昕低頭一看,發現是個土豆。“……”這讓他愣了一會兒,小鴻運又往他懷里塞了一樣東西,這次是個番薯。黎昕驚呆了,晃神一會兒之后,燦爛地笑起來,抱著寶寶狠狠親了兩口。小鴻運不愧是系統出品,名字起的好!這些東西能給他,給晉國帶來鴻運。土豆每畝產量能達到三千到四千斤,而且因為季節天氣,有些地區可以一年種植兩季,對土壤沒要求!晉國現在的糧食產量是畝產三百斤,也就是只夠一個成年人吃一年。這其中的數字差距,代表的是一場革新!再說番薯,則是比土豆還要高產的作物!光是土豆一類,就能養活好多人,能夠讓很多人告別饑渴,遇上災年也不必逃荒或是成了土匪。黎昕心中一直藏有一個隱患,那本中透露出一個信息,崇安三年,新皇登基,大旱一整年的晉國下了一場暴雨。在成帝生命的最后兩年,天下不太平,還以為天災,引發了農名起義。如果有土豆、番薯這些高產作物,就算大旱也不用擔心餓肚皮,姬昊空的皇位也會做得更穩當,少一些人拿這些事情做文章。黎昕認識這些好東西,晉國的其他人卻完全不知道它們有多重要,只當成蠻夷帶來的口糧,怕中毒也不跟他們掙食。黎昕細細翻看,又在這些人被繳獲的東西中找到了玉米。美洲真是個好地方,出產很多高產作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