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
凝滯了。 看她神色有異,賴嬤嬤心中一緊,正要開口相問,卻聽鄭皇后頗有些避諱道:“大皇子畢竟是皇上的庶長子,如今滿朝文武都以為皇上是真的給了大皇子體面,誰又能想到,皇上其實早已經留了后手?!?/br> 鄭皇后這番感慨更是讓賴嬤嬤有些琢磨不透了。 皇后娘娘這話,像是在同情大皇子一般,可怎么會這樣呢?皇后娘娘這些年可是頗為忌諱大皇子的庶長子的身份。 知道她心中有疑惑,鄭皇后也不瞞她,暗暗嘆息一聲,又道:“本宮是在感慨皇上疑心愈發重了。他對大皇子如此,對本宮,對太子,又何嘗不是這樣。本宮如今,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這稍有不慎,少不得也被皇上算計了去?!?/br> 賴嬤嬤微微一頓,安撫她道:“娘娘不必這樣憂心,太子殿下是東宮儲君,您又是中宮皇后,皇上心中便是有計較,也不會輕舉妄動的。眼瞅著,太子殿下就要大婚了,大婚之后,太子殿下若有了子嗣,這東宮儲君的位子就更穩了。您又何須擔心?!?/br> 鄭皇后知道賴嬤嬤說的不無道理,心下微微一嘆,便轉開話題道:“今個兒鄭晟和鄭閔都往大皇子府邸去赴宴,本宮不用親眼看,都知道有多少人看鄭家的笑話。其實本宮心里又何嘗不心疼鄭閔這親侄兒。只是,他太不懂事了。如今,本宮為了正身也得冷他些日子?!?/br> 賴嬤嬤笑著道:“二少爺也只是年少輕狂,經此一事,肯定會知道輕重的。其實,奴婢有句話也不知該不該說?!?/br> 鄭皇后示意她說下去。 賴嬤嬤斟酌了下,正色道:“大公子雖說是嗣子,可奴婢記得小的時候,大公子很是聰慧,之前又做過太子殿下的伴讀。偏偏這個時候,鄭閔出生了。柳氏那樣厚此薄彼,恨大公子搶了本該屬于二公子的世子之位。鬧騰幾次之后,大公子便越來越沉默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瞧著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別人見了再不會覺得他異于常人?!?/br> “可奴婢私心琢磨著,大公子當真就這樣泯然眾人矣?還是說,大公子只是為了……” 無需賴嬤嬤說完,鄭皇后哪里還會不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她仔細回憶起當年的鄭晟來,是啊,記憶中是那樣一個聰明的孩子,若不是如此,她當年也不會讓鄭晟做了太子的伴讀,曾記得,當年在宮里教書的先生都稱贊鄭晟這樣的聰慧,日后若是能走科舉,成為當朝狀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時皇上聽了,也未反駁,可見,當時大家其實都認可鄭晟的聰慧。 可事情已經過了這么些年,賴嬤嬤這會兒提及此事,是有什么用意嗎? 見她眼中的疑惑,賴嬤嬤忙道:“娘娘,奴婢只是覺得,大公子若真的是韜光養晦,故意避著二公子的鋒芒。您又何須心心念念想著抬舉二公子。只要太子殿下一日不登基,您身邊,其實缺的是忠心替您辦事之人。奴婢再說句僭越的話,就二公子那樣的性子,自幼被柳氏嬌寵著,不闖禍就算燒高香了,您還能指望她給您效力?” “所以,您既然已經決定抬舉大公子了,您不妨一心一意的提拔大公子。他的嗣子身份,確實是他的弱點??梢舱蛉绱?,除了您,他還能倚仗誰不成?對您定不會有二心的?!?/br> 賴嬤嬤的話讓鄭皇后微微怔了怔,半晌才開口道:“嬤嬤的話在理。這成國公府是本宮的母族,好多事情,本宮也不便交給他人。本宮若一心抬舉鄭晟,他若真是個聰明的,就該對本宮忠心耿耿,一心報答本宮賞識之恩?!?/br> 說完,鄭皇后拿起桌上的桂花蓮子粥吃了一口,心里暗暗道,皇上生性愈發多疑,這些日子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這個時候確實得更小心謹慎。好多事情,能不假于旁人之手,那是再好不過的。 所以,鄭晟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 他這些年因為嗣子的身份,受人冷眼。她若真的肯抬舉他,他一定不會讓她失望的。 而等到太子登基,到時候她到底是重新抬舉鄭閔這個鄭家的親生血脈,還是繼續給鄭晟體面,這也是后話了。 哪怕她真的準備舍棄鄭晟這個棋子,他也絕對不可能忤逆她的。 想通這個,她便琢磨著瞅著合適的時機了,也帶了鄭晟在皇上面前露露臉。當年,皇上對鄭晟贊不絕口,若他重新能獲得皇上的青睞,對她來說,多少可以掰回一局。 這時,有小宮女進來回稟,“皇后娘娘,方才皇上遣乾清宮的小太監過來傳話,說是今個兒不和您一塊用晚膳了?!?/br> 小宮女戰戰兢兢的,鄭皇后不用問也知道,皇上定是又去了婳嬪的鐘粹宮。 今個兒可是十五,皇上本該往她宮里來的。 鄭皇后雖不想為了后宮妃嬪爭寵之事再動怒,可今個兒,皇上確實太不給她臉面了。 見她動怒,賴嬤嬤遣了小宮女出去,小聲道:“娘娘,婳嬪肚子里的孩子,是皇上登基以來第一子。這宮里已有傳言,婳嬪肚子里的怕是個皇子?;噬下犃?,如何能不開心。這幾日日日往婳嬪宮里去,這樣的興頭上,您何至于去澆那冷水。這不是故意讓皇上和您生了嫌隙嗎?” 鄭皇后冷哼一聲:“這孩子只要未出生,誰敢說是個帶把的。那些人說的不過是些奉承之言,皇上怎么就真的當真了?這屆時若生下的是個小公主,豈不打臉?!?/br> 當著賴嬤嬤的面,鄭皇后自然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賴嬤嬤還能說什么,只能順著她的話道:“是啊,娘娘。所以您根本就沒必要為了這個動怒?;噬闲奶蹕O嬪,心疼她肚子里的孩子。您心里即便吃味,也該表現出大度寬容。這樣,皇上不會不記您的好?!?/br> 鄭皇后卻還是有些嘴硬:“這顏氏就是個不知規矩的,除了那日冊封禮之后,便未曾往本宮這里晨昏定省。她但凡對本宮有敬畏之心,也不該這樣恃寵而驕?!?/br> 賴嬤嬤見皇后這樣不喜婳嬪,心里暗暗嘆息一聲。這婳嬪娘娘沒往坤寧宮來,可是皇上親自發了話的。這些年,皇上明面兒上不說,可心里多少也猜忌皇后娘娘在子嗣的事情上動了手腳。如今,又怎么可能讓婳嬪主動接近皇后娘娘。 而有了皇上這口諭,婳嬪更有了護身符了。比起往坤寧宮來,危及她肚子里的孩子,她受點皇后的冷眼算什么。 宮里的女人,有子嗣傍身才是最重要的。 哪怕她最終生下是個小公主,那也是皇上登基以來第一個子嗣。論起尊貴,比起宮中的惠安公主,寧德公主,也不差的。 所以她覺得,皇后娘娘委實沒必要在這個時候,非要和婳嬪相較。 “娘娘,奴婢知道您心里委屈??膳居X得,您真的沒必要這樣把婳嬪放在心上。您也知道,這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