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自然自然?!?/br> 若是平時阮沁陽大約就避嫌把阮晉崤的手推開了,但是這會兒被阮晉崤感動,越發后悔自己因為夢境疏遠了他。 相信阮晉崤就是認祖歸宗,也會把她當做最親的meimei。 與她只有親情。 慧元就算真看準了,估計看的也是書中原主相貌跟阮晉崤的夫妻相,和她無關。 詩薇瞧到這一幕,臉色微紅,嘲笑自己想太多,竟然覺得阮晉崤對阮沁陽是那種心思,若真是那種心思又怎么可能那么不愿意兩人不是親兄妹。 只可惜她往宮里遞的信已經遞出去了,也不知等會還有沒有法子找到機會,再去補一條。 詩薇覺得是誤會,弓藏身體卻忍不住抖了抖。 他太了解伺候的主子,越發越覺得主子病入膏肓,他曾為了主子暗暗許愿,雖然難以實現,但兩人要是不是親兄妹就好,自己主子就能得償所愿。 但他的主子卻一邊抱著那樣的念頭,一邊欣喜篤定他與二姑娘流著一樣的血,連兩人不是兄妹的話都聽不得…… “幸好沁陽拉我,不然我指不定會砸了那處,讓那僧人閉了胡說八道的嘴?!?/br> 握著meimei柔軟不過的手,阮晉崤身體血液漸熱,突然想起那和尚說得另外的話。 他與沁陽有夫妻相。 注視著meimei嬌嫩的面容,阮晉崤舌尖掃過口腔上顎,他與沁陽命中有子有女? 第39章 進宮 從太佛寺出去, 阮沁陽不忘吩咐下人教慧元大師閉緊了嘴巴, 莫要傳出什么不好聽的話,叫旁人誤會。 然就聽到他們走后,慧元大師不信自己犯那么大個錯,能把親兄妹看成夫妻,還道他們多子多福,心頭郁結, 吐了血病倒了。 這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叫人不知道說什么。 阮沁陽半響吶吶, 他們不過是來求個簽, 竟然還把人家高僧給氣病了, 也不知道以后太佛寺的寺門還會不會為他們將軍府打開。 “慧元大師是太佛寺中最有名望的高僧之一, 算無遺策, 應該是從未錯過, 才受不了這次失誤?!?/br> “這般要摧毀一哥有名望的高僧也太容易了, 多讓他們算錯幾次,就能叫他們吐血而亡?!?/br> 阮沁陽笑了笑,叫人送了盒人參慰問大師, 就把這件事丟開, 連著之前那根上吉的姻緣簽也沒擺在房里, 對太佛寺的靈簽沒了信任。 / “慧元大師這般說?” 詩薇運氣不錯,太佛寺那日的兩段口信都遞到了宮里。 不好的一點就是兩段都完完整整的報到了明帝的面前,第一段先是列證阮晉崤對阮沁陽有不可以言說的心思,說得句句在理,勾勒了一個恐怖猥瑣的兄長形象。 第二段又成了她想太多, 阮家兄妹求到同簽后,慧元不知兩人關系,斷定兩人非兄妹有夫妻相,阮晉崤大怒,不似作偽。 烏究在旁聽得情緒大起大落,卻看不懂明帝的神色。 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轉,明帝的面容卻從頭到尾淡然,兩版故事都沒叫他面上起什么波瀾。 “奴才特意派人求證,這話是慧元大師親口說的,一字不差,而且大師受不了自己算錯,如今已經病倒了?!?/br> “這慧元本事還行,但氣韻比他的師兄差太多,一次失誤竟然能郁結病倒?!泵鞯壅f完,神色稍松,“這氣度還不如那對小兒女?!?/br> “不過慧元大師也算是幫了個忙,叫陛下曉得殿下對阮縣主無意?!?/br> 烏究說完,卻見明帝搖了搖頭。 “慧元既然能看出兩人非親兄妹,之后看得自然也是對的?!泵鞯鄣脑挸龊跻饬?,竟然認同了慧元的話,看好阮沁陽與阮晉崤,“朕打算近期認回崤兒,兩人齊齊紅鸞星動,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br> 烏究詫異,他雖然不覺明帝對阮家會兔死狗烹,但也沒想過明帝會讓阮家出一個皇后。 “可殿下似乎只把阮縣主當做meimei?!?/br> “當做meimei自然要放在身邊好好照料?!?/br> 明帝淡聲道,兩人從小的相處就像是日記般往他案上報,阮沁陽是什么心思他不曉得,但是他兒子他還能不明白,若是知道與阮沁陽沒有血緣關系,自是要她的。 而且他兒子的反應,叫他那點擔憂猶豫也沒了。 親情與愛情自然不同。他看著阮沁陽長大,若說讓他挑選兒媳,他心中名單的第一個就是阮沁陽,之所以猶豫,只是怕自己兒子太過看重她,太過癡情為未來埋下隱患。 現在知道兒子對阮沁陽的心親情更重,那就沒什么關系。對meimei的疼惜,跟對女人的疼惜完全不同,等到阮晉崤娶了阮沁陽,過個幾年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朕本不止該如何獎賞阮家,慧元倒是給朕提供了個思路,朕與阮卿結為兒女親家,自是好事?!?/br> 烏究:“殿下與阮縣主一同長大,若是能結成連理,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只是阮家……” “阮家不會成為下一個田家?!?/br> 看出了烏究的想法,明帝幽幽道:“在愛卿眼中朕是那種兔死狗烹昏君?用完阮家,怕他家恃功傲寵不知進退,所以要把阮家連根拔除?” “微臣不敢?!?/br> 關于阮家,明帝琢磨過很久一陣子,他自己被外戚壓制了半輩子,自然不愿兒子受一樣的罪,不過阮家與田家不同。 阮侯爺知進退,到了中年才生下嫡子,把家族拆的四分五裂,除了一個族學,阮各枝都是各過各的日子。 估計阮侯爺自己也沒料到,自己女兒會跟阮晉崤關系親近。 “沁陽那丫頭算是朕看著長大,她來照顧崤兒,朕很放心?!?/br> 不是兒子去照顧人家姑娘,而是人家姑娘來照顧伺候他兒子,明帝拍桌這事算是定下了。 / “太后宣我進宮?” 阮沁陽沒想到楚媏那么給力,本以為她說得叫她進宮覲見太后只是隨意說說,沒想到這才幾日她就接到了口諭。 把消息傳到楚媏那兒,楚媏問了日子便說要跟她一同去。 這就是京城的貴女與鄉下貴女的不同,同是縣主,她想進宮謝恩還要靠旁人遞信排隊,但是楚媏卻是想去就去。 不過她也不羨慕就是了。 宮中有兩位太后,一位是東太后,是如今皇后的姑媽,皇帝的嫡母,另外一位是西太后,是皇帝的親母。 東太后這幾年病重,不愛出現于人前,阮沁陽接到的是西太后的口諭。 “你不必害怕,西太后和善不過,再說你又不是惹人厭的人,只要守規矩不說錯話,一定是領著賞賜回將軍府?!?/br> 因為臨鶴受傷的事,楚媏覺得對不起阮沁陽,進宮前還特意上門安撫。 阮沁陽點頭,她不是多怕,就是不想跪來跪去行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