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除了臉色蒼白些,竟是再看不出一絲的病痛與不適,只是乖乖地笑著,抬手輕輕摟住了康熙帝脖子,親昵地蹭了一蹭。堂堂大清皇帝的眼淚被他這一摟一蹭,居然就順著臉頰滑落了下來。看這搭戲的水準,可比他配合過的大部分演員入戲多了。胤祺在心里暗暗贊了一句,卻還記得自己“被灼傷了嗓子不能講話”,只得遺憾地放棄了再順勢發揮幾句臺詞的念頭,扭過身子低低咳嗽了幾聲。他這一咳嗽,邊上的太醫心里就跟著一哆嗦,只得壯著膽子向前膝行了兩步:“皇上,還請先讓臣等為五阿哥看看……”康熙大抵也覺得自己當眾落淚有些丟人,低低咳了一聲,不著痕跡地抹去了臉上的淚痕,望著懷里的兒子柔聲道:“老五,叫太醫們給你看看——皇阿瑪就在這兒陪著你,別害怕?!?/br>胤祺被他這話一提醒,才想起自己現在大概是該害一害怕才行,眼里便應景的多了點兒忐忑緊張,微抿了嘴點點頭,主動沖著一旁的太醫亮出腕子。由太醫診著脈,他心里卻已盤算起方才的一幕來。和后來所演的那么多戲說話本不同,他當年演的那一個少年康熙可是正正經經的大戲,導演精益求精到了變態的地步,不僅逼著他全程了解了康熙這一生的功過大事,更是請了兩個著名的清史教授,帶著他深入的揣摩了這位千古一帝一生的心態品性。他后來甚至忍不住懷疑,就是這一段填鴨式的逼迫式教育,才叫他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了強烈的抗拒心理,從而毅然決然地走上了理科狀元的不歸路。但畢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拜這一段經歷所賜,只要那些史學家沒有胡扯,他還真敢自稱算是半個研究康熙的專家。也正是因此,他自然比誰都要清楚,這一位康熙爺雖然是有名的疼兒子,動不動就為了照顧生病的兒子罷朝個幾天幾夜的親自看護,卻也絕到不了說流淚就能流淚的地步。更何況,這一位五阿哥要真這么受寵,也不至于在九子奪嫡這么大的事里頭連個泡都沒冒,以至于后人對他的了解也不過就是清史稿里的那幾行再枯燥不過的簡介。這里頭,顯然還有不少他不清楚的事兒。作者有話要說:捂臉……請大家稍微耐心一點兒看到第三章,就會明白為什么養在太皇太后宮里啦……!不是bug,不是寫錯惹,不是三千沒看歷史書……T^T第3章救人不知是不是穿越過來的福利,胤祺這一醒過來,除了嗓子還有些不得勁兒之外,倒也實在沒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想來太醫也顯然是難為在了這一點上頭,一邊神色復雜地替他診著脈,一邊緊張得險些把自己的山羊胡子揪下來。若是胡編亂造——這顯然是不成的,可要是照實說這位五阿哥已身體健康百病皆無,更無疑是在打整個太醫院的臉。只是他這一沉吟,卻叫邊上宜妃的心又提了起來,難掩緊張地顫聲道:“怎么……阿哥可是又有什么不對?”“不不——五阿哥只是身子還有些虛,尚需好生調理,其實已無甚大礙了……”太醫終于還是不敢胡說,只是扯著體虛來做幌子,又仔細地開了一張溫補的方子呈給康熙審閱,“只是濃煙最傷嗓子,五阿哥這幾日切不可急于開口,免得將來落下病根才是?!?/br>“老五,聽著了么?”康熙接過那張方子掃了一眼,自然看出這不過是個中規中矩的進補方子,卻也不理下頭提心吊膽的太醫,只是揉了揉胤祺的頭,柔聲問了一句。自打醒來以后,康熙和他說的幾句話都是漢話,這也叫胤祺多少松了口氣——看來這位五阿哥至少還是聽得懂漢話的,哪就有編劇說的那么玄乎。至于這不可開口倒也正合了他的意,自然乖巧的點了點頭,又安撫地摸了摸一旁額娘冰涼發顫的手。宜妃這個兒子自打生下來就沒能養在身旁,雖然也時常能見著,卻畢竟母子連心想得厲害,又老是擔憂著這樣下去會不會就像老四和他生母那般生疏了情分。眼下一見著兒子貼心的舉動,更是忍不住酸楚憐惜,抱著胤祺不住地落淚。“老五剛醒,也不要叫他太勞神了?!?/br>在后宮里頭,宜妃一向是頗受寵的,何況這一次胤祺拼著命立下大功,康熙對她更是多了幾分憐惜愧疚,語氣也愈發溫和起來。正欲再勸解幾句,目光卻忽然瞟到外頭進來的人,忽然站起身道:“蘇麻喇姑,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可還好?”“主子放心,老祖宗聽說五阿哥醒來,歡喜得落淚不止,緊著差奴婢過來看望呢,她老人家的鑾駕隨后就到了?!?/br>蘇麻喇姑俯身規規矩矩地行了一禮,康熙卻不肯受她全禮,向前一步將她托了起來。這名字胤祺實在熟得很,一位蘇麻喇姑,一位孝莊皇后,這兩個女人幾乎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撐起了順治朝險些傾頹的江山,這才有了后來的康雍乾三代盛世。前世的不少影視作品里頭,這一位蘇麻喇姑都是被濃墨重彩刻畫的人物。胤祺靠在自家額娘懷里,偷偷打量著這位簡直堪稱傳奇的女人,一雙清透的眸子里裝滿了貨真價實的欽佩與崇拜——在任何時代,這樣的女人都無疑是叫人心生敬意的。或許是他的目光實在太過專注,蘇麻喇姑與康熙答了幾句話便笑著向他走去,竟是直接將胤祺抱在了懷里,慈祥地摸了摸他蒼白的小臉,柔聲道:“可算是醒過來了,阿哥可還有什么難受的地方?”胤祺搖了搖頭,腦子已飛速地運轉起來——既然這位太皇太后一直替他憂心不已,想必兩人的關系也本是極親近的。他本就覺得劇本里他被養在太后宮中,卻又由博爾濟吉特氏撫養長大這事兒怎么都說不通,現下看來,至少在孝莊太后在世的時候,他只怕還是由太皇太后親自養大的。惜福是必須的,會哭的孩子不一定有奶吃,可不知感恩的孩子卻一定沒有奶吃。秉承著在孤兒院里就總結出的處世哲學,胤祺的臉上忽然顯出些稚氣的焦急不安來,小手指了指自己,又用力擺了兩下,無聲地用滿語不斷做著“老祖宗”的口型。老祖宗保佑——在他掌握的為數不多的滿語詞匯里,這一個單詞的發音他還是記得清清楚楚的。果然,蘇麻喇姑的目光迅速而徹底地柔和了下來,口中念了兩句阿彌陀佛,輕輕握了他的手柔聲道:“多虧有阿哥那時拼了命相救,老祖宗好好的,過會兒就來看阿哥了?!?/br>胤祺理智地控制著自己的表情軟化下來,心里卻悚然一驚,仿佛也隱隱明白了這一群人這樣緊著自己的原因——可這位本尊不過六歲的年紀,連自己都照應不好呢,又究竟是怎么才能立下這樣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