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0
同鄉給婦人帶回來一個消息,說是在京城看見了她的丈夫許祖光,而且對方還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綠色官袍,應該是飛黃騰達了。 婦人獲悉消息十分興奮,當即便拿出十兩銀子酬謝同鄉,回到家便收拾行李準備上京城去尋親。她的兒女非但沒有異議,反倒欣喜若狂,蓋因十幾年來,只要家中一遇見難事,他們的母親就會告訴他們——沒關系,等爹爹當了大官,一切都能好起來。 于是有一個當大官的爹爹竟成了孩子們的執念,如今執念成真,他們如何還能保有理智? 林淡曾多次告誡婦人不要總把“當官的爹”這四個字掛在嘴邊,要教導孩子們自立自強,但婦人什么都愿意聽她的,唯獨在涉及到丈夫的事情時會格外偏執。在她的觀念里,她不是這個家的頂梁柱,唯有丈夫才是,即便這個人缺席了整整十幾年。 “此事當從長計議,”林淡嚴肅道:“一晃十幾年過去了,他不可能還是孤身一人,既已當了官,家里有妻妾兒女都屬正常,你若貿貿然去了,得知他已另立門戶,又該如何自處?要我說,你且花錢雇一名行商幫你打探消息,稍后再言其他。你在此處已扎了根,有聲望、有人脈、有家財,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離開為好。在這里,你是人人敬重的林娘子,去了京城,誰知道你是哪個?” “你這話卻是說錯了,相公在哪兒,哪兒就是我和孩子們扎根的地方,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便是如此。你不了解我家相公,他最是正直,又對我情深義重,斷不會另娶妻妾。他不回來定然有他的難處,莫不如我帶著孩子們去找他,給他一個驚喜?!眿D人言之鑿鑿地道。 林淡心知婦人已被那許秀才迷暈了頭,聽不進勸說,便閉口不言了。 婦人下了狠心,這回誓要找到相公,否則絕不歸鄉,便把房屋和田地都賣掉了,沒給自己和兒女留下一點后路。林淡勸了幾次無果,只能冷眼旁觀,臨出發前才提點道:“別的都可以不帶,但你公公婆婆的牌位,你和你丈夫的婚書,朝廷的嘉獎令,這三樣東西必不能丟。路上艱險,你一個弱女子,保護不了一雙兒女,不若花點銀子雇一支商隊送你們一程?!?/br> 婦人似乎厭煩了林淡的說教,并無回應,卻還是默默照做了。見她把婚書隨意放進包裹,林淡又道:“婚書和嘉獎令你藏好一些,我記得這兩塊牌位下面有活板,便藏在那處吧。沒了婚書,你此去的前程且是個未知數,沒了嘉獎令,立足也難,還是小心一點為好?!?/br> 婦人不耐煩地撇嘴,卻還是把公公婆婆牌位的底座抽開,把嘉獎令和婚書藏進夾層里。 第447章 逆轉人生3 歷時一個多月, 婦人帶著兩個孩子終于抵達了京城,先是找了一個便宜的客棧住下,完了四處打聽丈夫許祖光的消息。林淡好心提點:“你同鄉說他穿著綠色官袍,應該是六七品的官員, 你就著重讓人打聽這個范圍。四處找人詢問不是辦法,反而容易招惹麻煩,你使幾個銅板,請街邊的小乞兒幫你打聽打聽, 他們的消息最是靈通?!?/br> 婦人并不應聲, 卻默默照做了。她感覺得到, 林淡很看不起自己的丈夫, 只這一點就足以構成她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林淡的法子果然管用, 乞丐們整日里在城中游蕩, 聽得多、看得多、知曉得也多, 三品往上的官員他們不敢探聽,一個六七品小官的消息卻是手到擒來, 況且這人有名有姓,許祖光, 三十一二的年紀,長得清俊,又是從潭州來的,對號入座, 人當天就找到了, 連同送來的還有一個地址。 “……他如今是正六品的國子司業, 妻妾都有了,妻是御使大夫萬忠良的庶女,名叫萬秀兒。妾有三個,一個是潭州某員外的千金,早已病死;另兩個是該千金的丫鬟,當年趕考的時候隨許祖光一起入京,負責照顧他的起居,后被他納了房。嫡子暫且沒有,庶子也無,庶女倒是有一個,就是潭州那位千金留下的,如今八歲?!毙∑蜇ぜ毤毞A報完,也不管婦人蒼白的臉色,只管伸手討要賞錢。 婦人心中絞痛,魂不守舍。 林淡提醒道:“給錢吧?!?/br> “哦?!眿D人下意識從荷包里掏出幾兩碎銀,遞給小乞丐,等人走了才落下兩串淚珠。 她的兩個孩子惶惶然地問道:“娘,咱們該怎么辦?”爹爹是有了,官也當了,可身邊的妻位卻被人占去了,那他們的娘呢? “御使大夫是個什么官?”婦人在心里默默問道。 “從二品,負監察百官之責,可遞補相位,十分顯耀。你那夫婿果然攀上高枝了。如果我是你,我便當許祖光已經死了,這便帶著兩個孩子歸鄉,過安生的日子,絕不蹚這潭渾水。許祖光如今不會認你,因為你已是他的……” 林淡尚未說出“心腹大患”四個字,就被婦人急切打斷了:“我為什么要回去?我才是相公明媒正娶的妻子,還給他生了一雙兒女,他不可能不認我!我要找他問清楚!”說著說著便讓孩子們收拾行李,準備登門。 林淡還要再勸,卻被婦人怒斥一聲“閉嘴”,可見她已被林淡戳心的言論逼急了,根本不想再聽。 林淡言盡于此,便也隨她去了。 當天下午,婦人敲響了許家的門,卻被門房三番四次攆走,只當她是個瘋婆子。婦人帶著兩個孩子蹲守在不遠處的巷子口,終于在傍晚時分看見了打馬歸來的許祖光,并當街大喊了一聲“相公”。 許祖光驚駭萬分,忙把三人帶走,安置在城郊的一處別院,又派幾個身強體壯的老婆子和家丁看守,不讓他們四處走動,又過幾天竟使人送來一張休書外加五百兩銀子,連面都不露就想打發他們回去。 婦人隱忍多日,內心已極盡煎熬,看見休書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道:“我為他養育兒女,孝順公婆,cao持家務,如今娘家沒人了,公婆也入土為安,三不去我占了三條,他憑什么休我?” 所謂的三不去是指:有所取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后富貴,不去。按照律令,不管婦人嫁給了誰,只這三條做全了,那人都沒有資格休棄她,否則必然遭到旁人的非議,為官者更有可能被御史彈劾。 前來送休書的仆役根本不搭理哭嚎的婦人和驚恐的孩子,只管把他們的行李翻找出來,一陣搜檢。 “婚書呢?你藏在哪兒了?快把婚書交出來!”一名仆役揪住婦人的衣領,兇神惡煞地逼問。他們找遍了各處,卻唯獨不敢碰兩塊牌位,再怎樣,那也是他們家老爺的爹娘,還是得敬著點。 婦人連連冷笑,眼角卻掛著兩行淚。她真是悔啊,悔當初不該不聽殘魂的話,否則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