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首古老的歌謠,不約而同浮現在眾人腦海,讓他們后知后覺地明白過來:皇帝為何流連臨安府不肯離去,為何走到半路又匆匆趕回,為何那般卑微地哀求、瘋狂地威脅…… 如此佳人若是失去了,就再也尋不回了! 李冉臉色煞白,踉蹌倒退,仿佛見鬼了一般。他無比清晰地意識到:一旦廢后重回京城,皇宮必然會變天,而meimei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會失去!憑那些舊情,憑這張容貌,廢后簡直無往而不利! 不能讓廢后回去!這個想法剛冒出來,又被他立刻掐滅。若是早知道廢后容貌恢復,他還能有所動作,可現在,皇帝必然會把廢后密不透風地保護起來,他想動她何其艱難? 眼看皇帝把杜皇后緊緊抱在懷里,激動地渾身顫抖,甚至發出喜極而泣的哭聲,李冉握緊拳頭,一步一步退入火把照不見的角落。 杜皇后一動不動地站著,并未回抱他,微合的眼眸也未曾看向任何人,于是誰也不知道她漆黑的瞳孔里正跳躍著何等冰冷刺骨的火焰。 接到杜皇后之后,皇帝就急急忙忙下了山,連夜乘坐海船離開臨安府,生怕發生什么變故。剛回京,他便勒令敏貴妃從棲梧殿里搬出來,給皇后騰地方,雖沒正式下旨恢復皇后的位份,卻對她極盡寵愛。 消息傳回臨安府,李家頓時成了全城人的笑柄。生了皇子又如何,只要杜皇后一會去,李敏照舊會被打回原形。李冉的權力漸漸被幾名屬下架空,有心運作卻無力回天,只能暫時蟄伏。 孟思與李修典的婚事被擱置了,現在的李家需要更多高門巨族的支持,在這個時候,李冉絕不會讓兒子娶一個身份低賤的繡娘。孟仲幾次發帖都沒能把李修典約出來,心情變得越來越焦躁。 他原本以為林淡再也翻不了身,卻不知為何,她竟把數百年前已經失傳的“綴錦”還原出來。那可是盛唐時期唯有皇族才能穿著的綴錦!是早已泯滅在歷史長河中的瑰寶!它光華流轉、質地細膩、色澤明艷、構圖精巧,幾乎一問世就遭到了全臨安府的貴婦、名媛們的瘋狂追捧。 朝廷派來采購布料的內監一下船就去杜府拜訪了杜氏兄妹,還代替杜皇后送來很多禮物,極盡巴結之能事。聽說淡煙繡莊有杜如煙的股份,二話不說就把它內定為采購的第一站,旁人遞來的拜帖看也不看。 若是自己實力足夠強大,孟仲倒也不必如此煩憂,可他太明白綴錦的魅力,也太明白自己將面臨何等艱難的處境。只要那內監看過綴錦,定然再也看不上別的布料。而他的皇商資格,必會被林淡取代。 果然,在看遍蘇杭一帶的布料后,內監把綴錦定為“一等貢品”納入了皇商名冊,新式蜀錦雖然也中選了,等級與價格卻完全不能與綴錦相比。曾經被孟仲任意踐踏的淡煙繡莊,如今已成為臨安府最好的繡莊,沒有之一。 林大福未能做到的事,林淡做到了;林大福未能達成的高度,林淡達成了。如今大伙兒再提起林家,莫不豎起大拇指,贊一句“家有好女,后生可畏”。 第109章 繡娘31 杜皇后回到京城已有三個月了,林淡的綴錦也被甄選為貢品,運送到皇宮里去,這會兒沒準已經穿在她身上。聽說皇帝對她十分寵愛,把最好的宮殿,最好的珠寶,最好的錦衣華服都捧到她面前。 但杜皇后始終不為所動,在棲梧殿里設了一座道觀,每日清修,未曾踏出殿門一步。想要去拜見她的嬪妃都被皇帝派去的侍衛擋住,偶有一次,她召見了敏貴妃,敏貴妃卻當著她的面提起她撞柱自戕、被貶冷宮那些不堪往事,令她稍微被焐熱的心立刻凍結成冰,連續三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為逼迫皇帝送她離開這個吃人的地方。 皇帝氣得差點失去理智,跑到敏貴妃的宮里將她大罵一頓,又斥她為洗腳婢,若非皇后當年提攜,又哪里能有今日,而她非但不懂得感恩,還處處與皇后為難,果真是賤人賤格,一朝得勢就忘本! 被宮女掐得嗷嗷大哭的九皇子也未能讓皇帝消氣,他走后,立刻便有圣旨下來,貶敏貴妃為妃,又剝奪了她的封號,從此禁足在宮殿里。那天李佳蓉說的那些話,到底在皇帝心里埋下了一顆名為“懷疑”的種子,若是敏貴妃蟄伏起來還好,但她偏偏控制不住脾氣,跑去挑釁杜皇后。這下正好戳到了皇帝的痛處,也讓他對敏貴妃和李家的懷疑達到了頂點。 李妃的日子不好過,李冉的日子就更不好過,整個臨安府的人都在看他的笑話。他發出的政令沒有人實施,他提出的倡議沒有人附和,他完完全全成了一個擺設。 反觀杜如松卻青云直上,從百戶做到千戶,又升任總兵,想來再過不久,恐怕連許提督都得在他面前低頭。但旁人偏偏抓不到他的紕漏,因為他能文能武,敢拼敢干,上陣殺敵的時候往往沖在第一個,拿到手的功勛全憑他自己的本事,不摻一點假。他還極其擅長籠絡人心,曾經跟過他的士兵,他全都記得姓名,時不時還會去營房與他們一同喝酒暢聊,半點架子也不擺。對于自己的上峰,他也絲毫不怠慢,行事作風真可謂滴水不漏。 “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這句話用來形容杜如松,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他本就不是凡人,以前被李家惡意打壓都能混出頭,如今有杜皇后和皇帝照拂,自是一飛沖天、青云直上。 而杜如煙則在林淡的帶領下,把綢緞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綴錦的名聲傳出去之后,不僅臨安府的貴婦、名媛會來淡煙繡莊買布,連周邊幾座城市的人也都慕名而來、爭相搶購。綴錦是貢品,他們買不著,但比綴錦次一等的帛錦卻也不差,足夠把孟氏繡莊出品的蜀錦比下去。 “淡淡,最近買布的人越來越多,要不我們再去找幾個織女回來,擴大一下生產吧?”杜如煙站在二樓的欄桿邊朝下看,滿臉都是喟嘆。樓下擠擠挨挨全是人,有買布的,有買繡品的,還有來湊熱鬧的,反觀對面的孟氏繡莊,雖然談不上門可羅雀,卻也無法與淡煙繡莊相比。 “再聘幾個織女回來,你能保證她們學會綴錦和西陣織的技術后不往外傳嗎?”林淡擺手道:“現在的布已經夠賣了,無需再多,多了就不值錢了。我們走的是少而精的路線,不是爛大街的貨?!?/br> 為了保證技術不外泄,林淡都是在人牙子那里買女奴回來織布。簽了賣身契的女奴一般不會跑,就算跑了也能報官把她們抓回來,還能順便治罪窩藏她們的人。上頭有杜皇后鎮著,臨安府的這些布商除非吃飽了撐的才會去搶奪林淡的織女。 杜如煙一想也是,不由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