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老人根據自己經驗,都推測出了這樣一種場景。正是因為寫好不易,能在用這種方法作為書寫的華夏脫穎而出,被大家廣為稱贊的“字好”的人。一定是擁有智慧、毅力以及天賦的人。他甚至還會因此得到崇高的地位。正是因為寫好很難。寫得好的字,會被大家爭相收藏和購買,很多崇敬他的人,會模仿他的字。獨特的字體,跟風學習造成的學派,傳承下來作為文物的好字。因為想要寫好,而逐漸發展出來的各種書寫工具的各自的文化。用筆的材料,那個磨墨的東西的材料,紙張材料,視頻中其他小物件的材料,雕刻,制作工藝。在遠古的華夏,一定每一樣東西都是一門細致的學問和講究。“這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寫字方法而已了。這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在華夏一定是最為璀璨的隗寶之一?!?/br>少年安靜得看著爺爺感慨,很是唾棄自己果然差了老人無數倍。就在少年的腦洞已經飛到外太空的時候。通迅請求連接的聲音讓他回了神。看著爺爺還在研究視頻。轉頭就接了進來。然后瞬間,辰那張完美的臉就這么出現在了少年的面前。“午安,請問科特斯先生在嗎?”☆、第39章編,繼續編“午安,請問科特斯先生在嗎?”辰很禮貌的問著少年。雖然對方展開的是普通對話通迅,科特斯先生,也就是老人一點遮掩都沒有就在少年斜后方。不過辰金色的眼眸還是安靜而又專注的看著少年,十分禮貌……“啊啊啊啊??!”“……”辰。“??!”同樣被曾孫嚇到的科特斯老先生。“你你你你……你好?!鄙倌瓯t著臉嬌羞得和辰打招呼。神情激動,眼睛放光。不知道為什么科斯特又回憶起了少年時代看網絡時候的常見的狗血情節。貌美少女:那個人怎么怎么怎么好。德高望重的老頭A:哦呵呵呵,我的寶貝長大了,那爺爺可要好好考察那個家伙。少女嬌羞跺腳,扭著老人的胳膊搖:討厭啦,爺爺人家不理你了。老人淡定的把腦海中的回憶給T掉。年紀大了,果然喜歡回憶過去。也幸好自家孫子只是追星而已,自從看了辰那段舞槍視頻后,孫子立刻從普通粉晉級為腦殘粉。果不其然,下一秒就看到孫子擼順了內心的激動,開口要簽名。簽名?辰剛一猶豫,就收到了寧樺的指示,然后在少年驚喜的目光注視下,淡然的點頭。然后就是老人接過通迅視頻,讓孩子回避一下,雙方開始正主對話了。倒是有一點出乎老人的預料,當自家曾孫一離開,視頻中就出現了另一個臉部進行過簡單處理的人??磦€頭和身體形態,似乎也就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小青年。但是他出現后之前那個死帥死帥的青年卻退后了一步站到了那個小青年的身后。雙方的主次關系十分明確。“您好科特斯教授,您可以稱呼我【寧】?!?/br>這里略補充一件小事。在地球上,沒有姓氏基本是不可能的,哪怕你身世狗血到可以寫,你也會自己給自己按個姓氏。無論東西方都一樣,區別只是我們喜歡把姓氏放在前面,西方把姓氏放在后面。不過在未來,星球太多,姓氏的存在也詭異了起來。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有的放在中間,有的明明有姓氏,卻有著絕對不能說,只能書面記錄的詭異規矩。還有一種就是完全沒有姓氏。就如同姓氏是一種傳統一樣,沒有姓氏也是傳統。比較靠譜的來源,是很久以前的一次宇宙大戰。那時候出現了這樣一種說法,沒有姓氏代表著純粹的自我,不是繼承先祖,而是在人生的履歷中閃耀自己。不過早年的含義已經不重要了,沒有姓氏這種起名方式早就成了另類的“姓氏”傳承。還有點小小的好處,沒有姓,只有名的話,寫起來短,小時候對比其他小朋友,那是一種怎么樣的優越感。寧樺全家,外加這位教授,很湊巧的都是這樣的。科特斯教授,全名就叫科特斯。寧樺的自我介紹,倒是讓科特斯教授意外了一下。【華夏之屋】的主人在網絡上自稱是【寧】,所有人一直認為這個【寧】是代號。指的是一票人。現在看來倒是有可能是指這個一個人。這不代表科特斯教授腦洞全開的認為華夏文明背后就寧樺一個人搞定了。哪怕教授小時候再喜歡看網絡也腦洞不到這里。教授只不過想到,寧樺能代表整個有關部門出來見面,一定不是普通人。而寧樺的開場白就讓教授直接顛覆了他的另一個固有觀念。寧樺在替華夏在政府解釋之前的“怠慢”。這時候科斯特才知道為什么舜羅政府有些地方連他這個搞研究的都察覺出不對勁了。合著這么大的動靜,政府只是黑鍋!那些小道消息真的是正確的!是個神秘組織鬧的。老教授畢竟不是搞政治的,內心沒有那么多彎彎繞。而他的人品也絕對過硬,在詫異了一下之后,就安靜等寧樺的下文。目光清澈,神情坦然。“有件事,是現在政府都不知道的,不是必須隱晦得說,而是……說了會有很多的麻煩?!睂帢暹@就是要透露給老教授聽的意思了。不過這話一出來,老教授倒是直接開口可以不用說。“教授可想參與華夏文明復興?可想進一步研究華夏文明?”在自然是想的。好吧,那就硬著頭皮聽下去,不過內心卻是一萬次警告自己,絕對不能說出去。想到這里,老教授也多了點自信,他這輩子,值得自豪的這點,也就是問心無愧了。“華夏是地球的文明?!?/br>老教授楞了一下,隨后不敢置信的看著被馬賽克屏蔽的寧樺?!斑@不可能!”地球的歷史,都是寫在教科書里的,雖然就一句話,但是也表明了地球并不是默默無名。老教授這樣級別的人,自然知道的比教科書上的那一句話知道的更加具體一點。不過也具體不到哪兒去。不過有一點倒是肯定清楚的。那就是地球的存在現在的時間已經太久太久了。一個文明的傳承,要么是傳承不斷。要么是有遺跡古物在。大家研究修復,就像是勃勒文明那樣,早年有東西在,后來又被保護了起來,哪怕一時間沒人研究,但是東西還在,遲早又埃迪森那樣的人來讓它重見天日并且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