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暗發誓,一定要等自己有了足夠的能力,再充滿底氣地站到戚楓面前來,讓他正視自己,記住自己,而不是一次次地說出隨時可能被忘記的名字。回去后,凌可把所有的樂譜都找出來,決定繼續練琴。和戚楓的合奏仿佛重新激發出了他對鋼琴的熱情,何況考級已經徹底結束了,他沒有什么壓力,以他的基礎,任何譜子到手里都能自學彈會。在初中接下來一年多,凌可靠著自覺彈完了肖邦和貝多芬的作品集。他沒有那個條件像戚楓一樣學那么多的東西,但至少眼前擁有的,他想做到極致。包括學業,從電視臺回來后,凌可在文化課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原先有學沒學混個班級前幾就心滿意足的他,現在頭懸梁錐刺股,一鼓作氣上了年級第一。只要有一個知識點沒掌握透,他就會狂啃習題書,直到讓自己不懼怕任何一場考驗。除此之外,凌可還定時定點地跑步、打球,并要求凌母給自己訂鮮奶,每天兩瓶。在身體力行的努力與意識的強烈渴望下,凌可的發育期總算是姍姍來遲。初三的最后大半年,他的個子猛地竄了十多厘米,從一個黃毛小筍長成了一株青蔥的翠竹,五官也舒展不少,褪去了稚氣,轉為少年獨有的清俊帥氣。成績好又長得帥,還會彈鋼琴,因為這些特征,凌可身邊不知多了多少情竇初開的追求者,甚至還被人在背后偷偷稱為“男神”。但凌可渾然不覺自己有多出挑,只覺得這群小女生毫無見識。如果他這樣也算是“男神”,等她們見了戚楓,豈不是要發瘋?在凌可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時,唯有凌父凌母,在欣喜之余也擔心著兒子的性格。是的,凌可太內向了,內向到讓人覺得他幾乎不需要社交。盡管在他的同學們眼中,這叫“高冷”。據說有人還閑著沒事兒觀察過凌可每周在學校里和女生說幾句話,結果是,平均一周不到十句。但他和處得比較好的男性朋友說話也沒多多少,是一周二十句。不過,在中國家庭向來是成績第一,只要成績好,沒什么事不能包容。凌可沒有參加中考,直接被保送至全市最好的公立重點高中,還免學費入讀,這事兒讓凌家父母面有榮光。作為獎勵,他們送了凌可人生中第一臺智能手機。中考后,連凌母教育兒子的話都換了一種畫風:“小可,有時間也放松放松,多和朋友們聊聊天,或者找點兒游戲玩玩,別老繃著張臉?!?/br>對此,凌可的反應是抬抬眼皮,不置一詞。……少年的心思太難猜。把父母關出房門外,凌可搗鼓著自己的新手機,下載了Q`Q。這一年多,他還是會經常光顧戚楓的空間,看看那家伙的照片。當年電視臺回來沒多久后,凌可就知道了,自己對戚楓矛盾的向往與逃避,不僅僅是因為那一段短暫的邂逅與對方的完美無缺,還因為……他是男孩。是,他意識到了自己喜歡男孩。對于這一點,凌可幾乎沒有經過什么掙扎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也許他已經把自己對性向的恐懼全部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或是通過彈琴發xiele出去,所以沒有像其他人在發現自己是gay以后一樣懷疑自己、懷疑這個世界。在長達兩年的關注后,凌可也搞不太懂戚楓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以前,他把對方當成激勵自己奮進的目標,但漸漸的,他發現自己好像就是單純地喜歡對方的長相,受對方的吸引。換一句時髦的話來形容,凌可覺得自己可能是戚楓的“顏粉”。他關注著戚楓,就像那些迷戀他的女生一樣,會為對方一個笑容而怦然心動,也會為對方一張打完球后汗流浹背的照片而暗自興奮。戚楓現在學了多少新東西,有多少能耐,對凌可來說并不重要,因為他自己也已經變得很優秀了。他在意的,只是戚楓最近有沒有發什么新的照片,這些照片能不能讓他在夜深人靜時,躲在被窩里滿心羞恥擼上一發。凌可為自己被青春期的欲|望所支配的身心而倍感悲哀,但又完全無法抵抗來戚楓對自己的天生吸引力。這樣一次又一次,沉淪上癮,彌足深陷。作者有話要說: 【小插曲】戚嶼:“今天在mama電視臺遇到一個男生,陪著拉了首曲子,不得不說,他彈肖邦的比你彈得好多了?!?/br>戚楓一臉不服:“哦?他叫什么名字?有沒有要Q`Q?”戚嶼:“……不知道,沒要?!?/br>戚楓:“嗤,那你說個毛,我才不信?!?/br>戚嶼:“……”我覺得這文可以改名叫了!=w=☆、006.道聽途說006.道聽途說中考那年騰訊出了個“微信”,凌可身邊的朋友紛紛轉戰新的社交軟件,他也緊跟潮流,用Q`Q號申請了一個微信號。由于微信關聯Q`Q好友,系統直接為他提取了聯系人,里頭也有戚楓。最早一批玩微信的人不太設防,凌可就這樣再一次神不知鬼不覺地混入了戚楓的朋友圈。就這一年多,戚楓又長高了不少,五官愈發立體,眉眼日漸俊朗,穿衣打扮也越來越有味道。和那些臉上邊爆青春痘邊長胡茬子的十六七歲少年相比,戚楓的自身條件實在是得天獨厚,有時隨便發在朋友圈里的一張自拍照,氣質都能秒殺外面那些油頭粉面的小鮮rou小明星。凌可這種普通姿色的帥哥到了高中都被頗受追捧,他無法想象戚楓在他的社交圈里會有多受歡迎。和魚龍混雜的Q`Q空間不同,微信里如果不是共同好友,是看不到對方給誰點了贊、留了言的。凌可原本也以為自己的圈子和戚楓的圈子沒有絲毫的重合,畢竟他念的是公立學校,戚楓仍然在私立學校,兩個學校的地理位置都隔了大半個城市。直到他無意間和學校里的一位女生交換了微信號,并在戚楓好幾條狀態下看見了這個女生的“贊”,才驚覺這個城市其實很小。那個女生是他們高中的交際花,比凌可高了一屆,也是學生會的文娛部部長,平時會組織些公益匯演活動,得知凌可會彈鋼琴,輾轉要了他的聯系方式。就凌可這說一是一的性格,兩人起初加了微信后也沒聊上幾句,直到對方給戚楓點的那些“贊”,凌可有點坐不住了。在一次為校文藝節做彩排時,不少同臺演出的女生開玩笑讓凌可先在私底下給她們彈兩首。一般情況下凌可會找借口拒絕,畢竟他一個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