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5
能匹配上等靈根,子嗣的靈根會越來越差,及至消失。 倒是林府得天獨厚,林青玉的兩位夫人誕育三子三女,全部有靈根。 這事兒說起來也是元春的功勞,當初林家的兩個媳婦,可是元春挑選,只是水澤水泊兩個不合眼緣,被林家撿了便宜,子嗣健壯有有靈根。 林如海與賈敏夫妻即便是父母雙亡的情況,說起孫子,眼睛也帶著笑意。 賈代善死遁,林家除了黛玉無人得知,這也是怕給他們帶來麻煩,索性賈代善九十幾歲的人瑞,歿了也是喜喪,無人懷疑他的死因。 這般一來,元春與黛玉只好再等一年。 元春出嫁女只有半年,黛玉卻有一年的孝期。 元春心知,這也是她塵緣未了吧。 這一年,元春經常宣召母親王氏進宮,替她梳理經絡。 王氏堅持中年打坐,但是,她沒有修煉武功,無法從凡武進入先天,不過身體比較強健。 她生于富貴,嫁人之后也是一番風順,最大的磨難就是憎恨自己不如妯娌詩才艷絕而已。 故而,身體素質特別好,按照眼下的情況看,能夠平安活成八十四以上的人瑞。 對于父親賈政,元春也曾經賜予溶洞里培育的靈參,黛玉將之當成主藥,煉制成回春丹,榮府女眷賈母張氏王氏一直都服用這中改良版的靈植人參養榮丸。 賈政這人仕途順遂,一輩子不愛女色,不過喜歡附弄風雅,他的壽歲只怕還在王氏之上。 倒是張氏與賈赦兩人的壽歲有限。 張氏年輕的時候過得不順遂,生子的時候又吃過虧,心思又重,這幾年已經開始生病,頭發都白了。 不過,七十八歲,已經是高齡了。 賈赦的壽歲不高,怪不得旁人。 他自己貪戀美色美酒,不喜歡修煉,還不喜歡保養,今年七十九,已經垂垂老朽。 若非經常吃著黛玉供給的回春丸,只怕早就升仙了。 元春這般想著,卻沒想到自己是個烏鴉嘴。 三日后,賈代善開吊,賓朋滿座,熙熙攘攘。 賈代善一生功在社稷,水澤帶領滿朝文武以及王公大臣親自上門祭奠。 賈赦一輩子沒這么露臉過,沒想到父親死了,他倒露臉了,一聲悲鳴,三跪九叩謝恩之后,因為太過激動,竟然過去了。 大家都在應酬陛下王公以及官員,看著賈赦長跪不起,都夸贊賈赦孝順啊。 賈瑚第一個發現父親不妥,伸手攙扶,賈赦依然含著淚珠兒仙逝了。 賈瑚當即磕頭:“父親,您這么走了,丟下滿堂兒女如何是好???” 賈璉賈琮以為父親又在鬧妖表功呢,沒想到竟然死在靈堂上,齊齊變色。 賈代善躲在櫳翠觀,再沒想到,自己一場活喪變成真正的喪禮。 賈赦七十九,也算是個喜喪。 只是榮府當堂停了兩口棺木,百官都在可憐賈赦,終于把父親熬死了,可以做個國公爺了,結果,竟然跟著父親一起死了。 水澤寫好的圣旨,讓大外公靈前襲爵,以示恩寵。 這一下子,禮部官員坐蠟了。 這個公爵給誰,從來沒有死人襲爵之說。 論理,賈赦死了賈瑚襲爵,但是,賈瑚本來就是護國公。 而且,賈代善有兩個兒子,長子死了,這爵位應該輪到賈政。 水澤心里只是嘆息:我的大舅公也,你晚死一日,朕也不做難。 這會子爵位按照禮制給大房吧,怕親外公不高興,更怕他母后不高興。 榮府二房賈政的爵位承恩公,卻是一輩而終,不能承襲。 賈珠只是武寧候。 水澤作難了:這事兒有待商議。 杜晴的大伯建議次子賈政襲爵。 這種說法也有道理,父死子繼,長子賈赦死了,賈政襲爵。 這種說法有一部分人官員擁戴,禮法不錯。 但是,一部分官員覺得,這爵位應該長房繼承,長房嫡長孫賈瑚可以襲爵。 王子騰的門人也有在督察院禮部任職者,他們提出,賈瑚已經是護國公,未必身上擔著兩個爵位? 既然是大房襲爵,大房不止一個兒子呢。 賈璉賈琮都沒有爵位,賈瑚一個人把好處都占了,好意思? 因為榮府的爵位,百官倒是吵起來了。 張大老爺丟棄沉默如金,提議說:“這是國事,也是榮府的家務,大房二房涉身其中,太后娘娘既是國母又是榮府出身,不如詢問一下太后娘娘的意見?!?/br> 這話讓王氏眼睛雪亮:賈珠有武寧候,這個爵位可以給寶玉啊。 元春人在宮中坐,一個燙手山芋丟她手里。 元春一聽是張大老爺的手法,御筆寫下懿旨:本宮水家婦,不管娘家事。 一個燙手山芋丟給賈瑚與賈珠。 賈瑚賈珠都是聰明人,兩個人又是科舉出身,自然不會敗壞斯文。 賈瑚表示,愿意遵從父死子繼,讓二叔賈政襲爵。 賈政呢,死了媽又死了爹,哥哥又死了,一哭之下暈厥了。 二房輪到長子賈珠做主。 賈珠當堂表示,按照禮制,長房襲爵,既然大伯死了,爵位由長房的堂兄繼承。 至于誰,他卻不得罪人。 賈瑚賈璉鳳姐都跟他血脈至親,他偏幫誰也不合適。 百官準備看一出兄弟鬩墻的大戲,結果大失所望。 卻有許多官員當場稱贊榮府:果然是詩禮簪纓之家。 這事兒其實還有個賈代善可以決定。 水澤回宮,等待賈代善拿出決定再下圣旨。 賈代善的意見,大房二房早就分家了,理當由大房襲爵。 王氏聞訊氣得仰倒,責怪賈珠亂說話。 賈珠也只有苦笑。 寶玉卻直通通的批評王氏:“母親,大哥哥的做法才是道理,您若是出頭爭奪,讓大哥哥今后如何面對百官呢?得了這個爵位,也只好罷官了?!?/br> 王氏這才罷了。 賈瑚得了祖父的決斷,一再揣摩,祖父說的是大房襲爵,卻沒說大房長孫襲爵。 少了兩個字,含義深刻。 賈瑚自己兩個兒子,得了榮國公,一個兒子一個爵位自然好。 但是,想著兩個弟弟都沒有爵位,賈瑚心里不是滋味。 賈瑚也不好難為母親,因為賈赦歿了,張氏當時就暈厥了。 賈瑚親自進宮,表示這個爵位給弟弟賈璉,他自己是科舉出身,原本要走文官的路子,只是邊關不穩,這才勉為其難,掌管兵權。 賈璉卻考過武舉,對治軍很有見地。 水澤于是下旨,賈璉襲爵。 因為賈代善在西北立功,乾元帝嘉獎榮國公世襲三世。 亦既,賈璉依然是榮國公。 張氏得知這事,十分歡喜,精神都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