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7
水澤這個親爹的cao練,而今把水泊cao練得見了哥哥就跑路。 小公主落地就養在元春的坤寧宮,沒有送去育嬰所,有了元春這個祖母的疼愛,即便元春走了,這個孫女沒有靈根也能榮寵一生。 后宮的波云詭秘,元春盡可能安排好后人。 這個小孫女在胎中沒有任何的反應,元春懷疑她沒有靈根。 只能等到五歲的時候再查看,否則會損傷身體。 元春已經沒有五年的時間,只能對這個孫女好一點,從小用蘊含靈氣的靈植喂養孫女,不能修煉,健健康康一輩子也是福氣。 洗三的時候,黛玉逗著小公主忽然一笑:“這個公主的小名歸我取,誰讓她跟我有緣呢?” 賈母賈敏王氏張氏都贊同:“是啊,兩人都是百花節的生日,只怕將來要跟這個表姑一個模子呢?!?/br> 元春聞言頓時大喜,把孫女遞給黛玉:“這可是緣分,手下你的小徒弟吧?!?/br> 黛玉就笑:“這可真是精算子啊,我還以為大jiejie不知道,卻是在這兒等著我呢!” 大家都讓黛玉給小公主娶個乳名,黛玉也不推辭,給小公主娶了個乳名叫安安。 黛玉其實喜歡安平這個名字,只是跟小公主的姑姑西平南平重復了。 元春立馬就知道黛玉的意思:“安安,長安公主,好名字?!?/br> 元春跟黛玉給女兒起了好名字,可是,杜月華心里卻懸著,長安是公主不是皇子。 杜月華很心焦,大臣們擬定的章程是一年后迎娶嬪妃進宮,她修養了三個月就請旨侍寢,被元春攔住了,勒令她至少休養一年再懷孕:“你是想陪伴兒女成人,還是想生下孩子丟給別的女人糟蹋?” 杜月華低頭:“年底淑妃賢妃就要進宮,兒媳只是擔心……”又紅眼看著元春:“兒媳不是爭寵,只是,只是……” 元春抬手:“本宮明白,放心,今年宮中不會添人,本宮的條件是先生嫡子再娶嬪妃,不然你以為本宮為何挑選年紀小的嬪妃進宮?” 杜月華眼中驚喜一閃:“可是母后,賢妃今年十五,也不小了,御史肯定會說話?” 元春道:“皇后記性不好,本宮制定的婚姻法是女子十八歲成親,大宋朝皇室為何屢屢絕嗣,不得不一再過繼,就是因為宋朝女子出嫁的歲數太小,女子年紀太小成婚,損傷身體不利于生養。你身為皇后,母儀天下,要恩澤天下,為天下女子謀福祉,牢牢記住這一條,十八歲的女子身體才發育完全,有利與人口發展與母嬰的健康,明白?” 杜月華頓時大喜,給婆婆磕頭:“兒媳明白,母后安心,兒媳一定會捍衛婆婆制定的新婚姻法,造福百姓,恩澤天下?!?/br> 元春頷首,再次抬手:“起來,這里沒外人,咱們娘兒們說話不用跪來跪去?!?/br> 杜月華搭著元春的手挨著元春坐下了,眼里淚珠兒越擦越多:“母后,您就像月華的親娘,不是,比親娘還親……” 元春拍拍杜月華:“這個傻孩子,回去梳妝一下,好好休養,安心吧?!?/br> 紫蘇看著杜月華的背影說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會表演了,這是成精了吧?狐貍精,把娘娘都迷惑了?!?/br> 元春一拍紫蘇:“不許這么說我的兒媳婦,哼,我孫子的母親若是個傻得,生得孫子能看嘛?” 她是沒有多余的時間,懶得作惡婆婆。 杜月華不聰明,她也不會要她做媳婦。 再者,誰猴精也干不過水澤這個老謀深算的小皇帝。 杜月華把這話傳回家,杜家上下還不把命交給水澤。 她也不怕兒媳婦坐大,兒媳婦統管后宮,她正好偷懶享福,當然,那時候她已經不在了。 杜月華沒有等到明年春日,八月十五,水澤被她留在閨房。 元春也沒辦法,也不能去鬧兒媳的洞房。 不過嘛,杜月華經過她的調理,她生得孩子肯定勝過那些嬪妃的兒子。 保證嫡脈強大也夠了。 轉眼就是九月初九,重陽節。 元春在這一晚,再次駕臨榮府祖祠。 她是正月初一的生辰,翻年過去,她就吃四十三歲的飯了。 她得弄清楚,本主何時歸位。 然后,兩位老祖卻告訴小花精,本主已經離開了,投胎去了。 小花精十分訝異:“她不是心心念念面見陛下嗎?” 榮公英靈嘆息:“她回來憑著一口怨氣,憎恨端妃與上皇,除夕日她祖母帶著她進宮一趟,回來就大徹大悟了,心愿已了,她自動離開了榮府誥封的庇護,投入了幽冥之中?!?/br> 小花精愕然:“我呢,我怎么辦呢?” 榮公英靈道:“元丫頭臨走說過,她很感激你,已經替你解決了后顧之憂?!?/br> “解決?如何解決?她知道我想什么嗎?” 這個問題,無人能夠回答。 元春得不到答案,只好回宮繼續做太后。 她這個身體自己知道,若是她不自殘,能夠活上一千年。 凡人求長生,肯定會高興,但是,她而今修為停滯,不能寸進,再等千年,只怕要泯滅世間。 她要成仙,必須會道靈山接受雷霆洗禮,她不想老死在凡間。 可是,她如今不得不困在宮中當太后,她不知道該如何解脫與乾元帝的羈絆。 元春郁悶的回宮了,她在算計著離開的日子,卻不料元春瀟灑的投胎去了,把那個和尚男人丟給她跑了。 這么一來,她答應黛玉陪著她們云游就成了空話。 小花精不是小女生,凡俗的煩惱很快就丟開了,既然這般,她就勉為其難,替水澤培養一個好太子吧。 她得了乾元帝的龍氣,替大月朝培養兩代經天緯地的帝王,應該可以還上因果了。 這一想,元春瞬間通透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 這一臘月,鎢綱忽然來報:乾元帝失蹤了。 元春暗驚,蓬萊閣雖然不在皇宮,但是守衛重重,乾元帝只是凡武,不可能飛檐走壁。 元春馬上派人去長春觀查看,卻接到長春觀新任觀主送來的圣旨。 圣旨乃是乾元帝所書,他賜封長春觀為圣教,賜封長春子為國師。 而今,國師長春子陪伴乾元帝去了皇家獵場祭奠嘉和帝與德妃。 嘉和帝與德妃雖然埋在孝慈地,但是,乾元帝一直堅信,他父母的英靈應該住在皇家獵場的報恩寺。 報恩寺是乾元帝為嘉和帝與德妃修建的皇家廟宇。 元春立馬帶著水澤與十三啟程追趕乾元帝,十日后到達報恩寺,卻說乾元帝已經跟著長春子離開了。 乾元帝在這里留下一封圣旨,就是那份龍御歸天的圣旨。 除了圣旨,他還給水澤留下一封密函,他說有眼無珠,愧對妻兒,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