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4
子宴請群臣。 賈瑚還邀請了附近的居民,與民同樂。 韃靼丑人作怪,也搞滲透,混進兩個女侍。 其實,韃靼的女子好辨認,即便長相細嫩不易分辨,她們身上因為常年騎在馬背,吃的羊rou牛rou野味,老遠一股腥臊,不是短時間能夠蛻盡。 這幾位隱秘的細作是賈瑚故意放著釣魚。 果然,子時,除夕宴會結束,遼東營房陷入沉睡,混進城內的探子悄悄上了城堡,想要除掉哨兵偷城,結果被擒拿。 哨兵冒充細作,打開了城門。 將韃靼頭目達汗率領的兩萬精兵包了餃子。 韃靼再是彪悍善于騎射,也逃不出兩丈高城墻。 這一場偷襲瞬間變成關門打狗。 四面城墻露出來一排排的弓箭手,尸體瞬間堆山填海。 城外的援兵也被截斷退路,城墻上有火炮轟殺,外圍箭如雨下。 戰爭持續了三天三夜,韃靼的十萬精銳損失過半,被遼東軍追得狗一般四處逃竄。 韃靼分兵逃竄,逃到西北的韃靼被十七截殺一半,逃去建州的韃靼被我軍前后夾擊,損失大半。 只有小股人逃去了西域,剩下的余勇逃出了草原外域。 活捉了兩萬余人,其中多是婦孺與傷兵。 大戰在正月十五才正式消停了。 然后,乾元帝下達圣旨,水澤賈瑚親自帶著兵馬火炮追擊余孽。 藏區教派很多,大月朝也沒跟藏區各部交戰過。 但是,藏區諸多教派都接受了朝廷冊封,每年還會向朝廷進貢牛羊馬匹。 水澤與賈瑚屯兵甘肅,只是威懾藏區各部不要食言而肥,摻和朝廷與韃靼部落的紛爭。 藏區各位王爺法王若是違反協議,擅自收留韃靼,朝廷將會視同他們撕毀協議,脫離附屬,將取締邊關的茶馬市場,也會封鎖邊關,禁止民間交易。 時機成熟,朝廷將會興兵討伐。 藏區資源缺乏,對于茶馬場的依賴很強,一旦封鎖,不僅藏區不能自給自足。 韃靼兇名在外,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藏區的各法王頭目,都不想開戰。 一萬多逃入藏區的兵馬被逼著退出了藏區。 這一股殘兵敗將,缺衣少食,馬匹死的死殺的殺,還有被藏區頭目吞沒,已經沒有了戰力。 這一仗前后斷斷續續兩個月,終于結束。 韃靼余下三萬老弱病殘,能夠征戰的兵卒,不足兩萬,還缺少輜重糧草,徹底被打殘廢。 遼東傳來捷報,已經是三月初。 然而,水澤父子們已經巡防上癮了,巡查了遼東,又去了西寧。 好在他們父子精兵簡政,隨行不過千余人,比起嘉和帝出巡一萬人的隊伍,已經十分節省了。 五月,乾元帝親自給元春寫信,要視察江南海防。 半月后,元春收到了水澤來信,乾元帝在南巡的路上收留了十幾個美女,多是沿線的官員送給皇帝的丫頭。 水澤不理睬,乾元帝卻笑納了。 元春有些疑惑,難道乾元帝恢復了往日雄風? 皇帝納妾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元春已經在替女子提高地位,保不住有些女子被富貴瞇眼,愿意成為金絲雀籠中鳥,也是沒辦法。 乾元帝的消息瞞不住江南的惠民署,很快水清蓮西平黛玉都知道了。 榮親王妃黛玉反應不是很大,這個世界的男人都是這樣。 林姑父跟賈敏那么好,也有侍妾姨娘。 十三后院一窩鶯鶯燕燕。 水清蓮的反應甚大,進宮抱不平:“上皇真是的太那個……太后娘娘這么辛苦替她生兒育女,還要替他守護京都,照顧女人,他竟然假公濟私,什么巡查邊防,就是獵艷。 太后娘娘,您母儀天下女中英豪,何必受這鳥氣,跟那些妖精做姐妹,沒得惡心人,跟他和離?!?/br> 太皇太后也很關心元春,聞聽這話苦笑:“這個孩子,位置越高責任越大,不過是些玩意兒,也不能生孩子,理他作甚?!?/br> 水清蓮道:“上皇正值壯年,那么些如花似玉的姑娘正當年,誰能保證不會生出幾個皇子,到時候生了野心,朝廷肯定不太平,爭端一起,什么事情都耽擱了?!?/br> 元春擺手道:“別胡說,陛下十年沒選秀,納妃在情在理。 我有你這個上將軍維護,怕什么呢。這話再莫提了,小心招災?!?/br> 元春不替自己擔心,倒是替那些女子擔心,陛下不人道,招惹女子做甚? 第319章 元春如今已經的修為, 一夜之間能夠找到乾元帝,但是,為了這丁點小事,元春覺得不值得, 也就不理睬了。 而今遼東正在跟韃靼殘部做最后的磋商, 將近三萬人, 來自草原不同的部落, 這些人肯定不能讓他們進關擠占管內百姓的生存空間,放任不管, 十八十年五年之后,又要興兵作亂。 既不能讓他們成為朝廷的拖累,也不能讓他們聚集作亂, 再者大好的草原也不能便宜外域人,這個度量真是不好把握,關鍵的問題是漢人不喜歡放牧,身體也不適合放牧, 最好的辦法, 就是給他們在關外圈地落戶,按照漢人的戶貼制度管理,一部分人墾荒種地, 解決生計, 穩定下來, 一部分人開辦馬場,替朝廷蓄養戰馬。 雖然沒有覆滅他們的部落, 但是, 這一回的韃靼部落必須在朝廷的監督之下生存, 一旦悄悄脫離了劃分的營地, 視同翻盤謀利。 對于建州的土著,賈瑚采取的辦法是講邊關營房前哨衛所向前推進,每年從內地遷徙青壯年,就地安置退役的兵卒,讓他們跟土著通婚,然后打散居住,不在以部落居住,而是以不同姓氏的人混居,采取村鎮管理。 建州原本的土地成為軍墾區,由駐扎的遼東軍開墾荒地,盡量自給自足。 為了防止邊關鎮守坐地成龍,遼東的總督與邊關的將軍,衛所指揮使,每個十年必須換防。 這一條是賈瑚主動提出,徹底打消了乾元帝對賈瑚戰力的忌憚。 三月,賈瑚就像乾元帝水澤提出換防,卻是這父子兩人覺得韃靼剛剛來投,需要強有力的邊關降臨壓服,讓賈瑚再鎮守一屆。 不然,賈瑚年底就該跟林姑父一起回京。 而且,水澤也不準備讓賈瑚進京做兵部尚書這個太平官兒,他已經下旨讓賈瑚繼任遼東總督,兼任兵部尚書,三年后調任,只是跟十七換防,十七去遼東監督韃靼,賈瑚去西北監督瓦刺與藏區。 探春給元春寫信訴苦,說是想要回京,只怕要等做了老封君才成。 水澤預備回京后論功行賞,賜封十七為鎮北王,賈瑚為護國公。 護國公的府邸設在京都,但是,賈瑚的人至少要在邊關鎮守十年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