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2
頤養天年,卻因為先皇陛下恩重如山,不得不領兵出征,解救我邊關百姓于危難,豈有半點私心?” 顧首輔這時候出列稟奏:“賈大人勿要氣惱,大家不過就事議事,哪有半點說錯? 皇后娘娘難道不是出自賈府?榮國公難道不是手握重兵? 須知,國公大人出京之時,可是討要了節制陜甘寧夏山西四省的軍政權利喲?!?/br> 十三爺這時候言道:“顧大人,本王記得清楚,當初陛下叫大起,詢問誰家領兵退敵,撲滅山西兵火。 滿朝文武個個噤若寒蟬。 后來陛下點將,那時候顧大人為何不勸誡陛下,說外戚不能領兵? 而今卻來翻舊賬,大人是覺得陛下用人不當?” 顧首輔道:“榮親王此言差矣,此一時彼一時。 當初大同危急,自然以國事為重。 陛下當機立斷,乃是為了江山社稷。 而今兵火熄滅,大將軍卻賴在山西不回朝,這不是擁兵自重是什么?” 賈敬冷哼:“顧大人可知道瓦刺主力是多少? 兵部斥候回稟是十萬大軍,打個折扣也有五萬。 而今不過殲滅一萬,打殘了五千。 小王子死了,俺答卻有三個嫡出的兒子,庶出的兒子無數個。 瓦刺兵馬可以說并未傷及根基。 我軍將士卻長途跋涉,受傷生病的士兵也有不少,這時班師回朝,若被瓦刺追擊伏擊,豈不危矣?” 賈敬其實很想質問:可記得當初嘉和帝御駕親征,被瓦刺追擊的事情嗎? 可惜,忠順王謀逆,老忠順王的功勛不好再提。 第248章 西北軍事構建能否達成, 要看帝王的心意。 帝王不僅要有此認知,還必須有魄力,才能夠不受臣子左右, 堅持自己的決斷。 賈代善的做法很顯然不符合乾元帝的初心。 然而, 乾元帝不高興的同時,也很明白, 賈代善這種做法才是長治久安的穩妥做法。 乾元帝不想承認他錯了。 他若是同意賈代善奏請,恰恰就證明他這個君王錯了。 且別說, 乾元帝還真是嫉妒賈府人的聰明睿智。 賈代善所奏之事,因為文武百官的分歧,也因為乾元帝的曖昧遲疑,久久不能決斷。 乾元帝跟史鼎商議, 能否撤掉部分兵馬。 史鼎卻不同意:若撤掉島嶼上的駐軍, 之前抗倭所做一切努力等于白費。 可以預見, 只要撤兵, 倭寇馬上就會卷土重來。 水師只有占據這些島嶼,才能遏制倭寇的肆意橫行。 而今,山東閩浙沿海的兵馬已經高達二十萬。 若不從沿海撤兵, 山西境內增加兵馬不可能。 朝廷根本養不起。 這一刻, 乾元帝滿心的憎恨, 恨自己無能,恨國庫空虛, 更恨倭寇韃子這些外敵。 很顯然, 沿海的大倭寇頭目不殲滅, 沿海沒有一日安定。 想要徹底殲滅倭寇, 就要繼續支持水師。 西北與海疆戰役不可能同時進行。 海疆已經堅持了許多年, 成功就在眼前, 不能放棄。 唯一的退路就是承認他自己急躁了,接受賈代善的西北防御計劃。 乾元帝躲著小花精,足足多了十日。 這一日,小花精沒準備他的夜宵,乾元帝忽然回來了。 小花精毫不客氣的嘲笑他:“這可真是不能一日偷懶,之前連備十日陛下偏忙碌,今日剛想偷懶,陛下到來了?!?/br> 乾元帝不好承認自己在嫉妒,生悶氣,只得順著小花精的話承認自己很忙碌:“哎呀,真是忙壞了,十分想念梓童做的羹湯啊?!?/br> 小花精笑問:“這些日金殿日日吵嚷,終于吵出結果來了?” 乾元帝道:“ 吵不出結果來。邊境防御是朝廷的頭等大事,方方面面必須都要考察清楚。朕不過需要時間思考,這才放人他們各抒己見。參詳周全了還得朕拿主意?!?/br> 小花精道:“您決定接納鎮北大將軍的防御請奏? 顧首輔能答應? 后宮不能干政,臣妾卻是日日在關注。 顧首輔的那個架勢,除非臣妾退位讓賢給顧家女,或者,榮府上下貶謫發配,鎮北大將軍換人去做。 二者必選其一,否則,這事難以協調?!?/br> 乾元帝伸手一撈小花精:“梓童的雅量越發高致。 朕看梓童日日在乾清宮門來來往往,朕還以為梓童會忍不住跳出去,啐那老賊一滿臉呢?!?/br> 小花精一邊把扒皮的橘子瓣兒,往乾元帝面前的白玉碗里放,一邊笑道:“臣妾干什么要跟他對上? 金鑾殿是咱們家的地盤,臣妾的夫君小叔子,叔王都在呢,臣妾再上陣,也太欺負人了?!?/br> 乾元帝哈哈大笑:“是啊,咱們要講道理,不能欺負人?!?/br> 小花精也跟著笑,笑完了畫龍點睛:“最主要還是臣妾既不懂得治國,又不懂得用兵。金鑾殿是談論國事地方,臣妾什么都不懂,跟著瞎摻和,豈不是要亂套了。 御史又該參奏臣妾是jian妃,哦,這回應該責罵臣妾妖后了?!?/br> 乾元帝嬉笑著挨近小花精:“梓童不需要懂得那些,梓童只要懂得朕即可?!?/br> 小花精見乾元帝笑著笑著眼神邪魅起來,玉指點著他眉心施展清心術:“陛下再來點甜湯?” 乾元帝抿嘴不樂。 他早就不想喝湯了,他想吃rou。 然而,他不敢說,伸手接過湯碗:“朕再吃一碗吧?!?/br> 守了三年又三年 ,爹媽太不心疼他了。 那些起居郎與無處不在的彤使,如影隨形的跟著他,手里拿著小本本。 實在太討厭了。 翌日。 乾元帝叫大起,當殿決定西北防御策略:修筑長城,修建衛所,讓武將舉薦衛所指揮使人選。 顧首輔沒想到昨日還舉棋不定的陛下,竟然一夜之間有了決斷。 他的愿望還沒達成,皇后與榮國公毫發無傷。 他馬上出列勸誡。 乾元帝一句話給他堵回去了:“顧愛卿,治國嘛榮國公或許不如愛卿。 然而,排兵布陣,愛卿不如榮國公。 榮國公當初還是小將的時候,朕的皇祖父太-祖文皇帝就夸贊,說他是國之長城千里駒。 他是三朝老元戎,用兵如神。 朕相信他,也請愛卿相信朕之決斷?!?/br> 顧首輔聞言如鯁在喉。 乾元帝這話說的很委婉。 其實就是一句話:朕自有道理,爾你不懂兵法,就不要胡咧咧了。 乾元帝話音落地,金殿一片山呼:陛下圣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元帝這時方才驚醒:哈,卻原來文武百官心中自有溝壑,早就等著他做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