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8
?!?/br> 那臉上明明白白寫著:求我,求我??! 小花精很配合,她拉拉乾元帝的袖口:“陛下就應了吧,不然臣妾會很沒面子呢,下回再不敢啦?!?/br> 乾元帝繃不住一笑:“梓童真是個傻丫頭,些許小事,何須相求,朕應了,不僅每家賜福字,除夕朝賀,這些人都可賜宴?!?/br> 臣子們能在乾清宮參加年宴,那是極大的榮幸。 這一年的年宴,小花精兌現了當初的諾言,每一位捐贈銀子的誥命,都在交泰殿吃上了酒宴(圣母太后的國孝滿了)。 誥命們的夫君,成了乾清宮的座上客。 乾元帝還在乾清宮當殿揮毫潑墨,賜給每一位慷慨解囊的臣子一張福字兒。 小花精這邊在交泰殿,宴請誥命與貴女。 小花精自己的孝期尚未滿,不能飲酒。 故而,讓水清公主代她向諸位慷慨解囊的誥命敬酒。 宴席的尾聲,三位皇子代表乾元帝過來給一眾誥命敬酒。 小花精給參與宴會的誥命與貴女,每人賞賜一個御制的福袋:內裝一對內造辦的玉如意,四顆狀元及第的金錁子。 通過這一次的年宴,文武百官與清貴勛貴誥命們,都知道了一個秘密:那便是乾元帝對于皇后十分寵愛。 這些誥命之前因為沒有冊封典禮所生的輕慢齊齊收起。 拜別時候的那一聲千千歲叫得格外虔誠。 第206章 這年除夕, 被乾元帝明旨下臉的三位督撫回京,被上皇賜膳。 三人老淚縱橫, 說今后不能伺候上皇了。 嘉和帝詢問方知,他們救災不力被陛下申飭。 這三位都是嘉和帝親手提拔, 在嘉和帝手里立過汗馬功勞。 嘉和帝自然不能當著臣子說兒子的不是,心中甚是不悅。 他已決定遠離朝堂,還不夠嗎? 兒子竟拿老臣開刀,這樣迫不及待鏟除異己, 全然他給他這個父皇留面子。 這是嫌他活得太久了啊。 嘉和帝詢問戴權, 為何無所事事, 司禮監不忙嗎? 戴權倒是不敢歪掰, 實話實說:“如今陛下外有御書房大臣可以依靠,內有六局一司協助。 司禮監如今除了打雜, 無事可干了?!?/br> 嘉和帝蹙眉:“這是為何?” 戴權磕頭道:“卻也不怪陛下,都是奴婢辦事不力, 三千名內侍, 竟然被逆賊收買了一千多人。 陛下有所防備, 不予重用,也在情理?!?/br> 嘉和帝真是沒話說了。 司禮監的內侍反了一千多人, 這也是他的恥辱。 六局一司三千人,沒有一人附逆。 雖說其中有女人不參政的因素。 可是, 這也說明女人更為可靠。 內侍即便去了勢, 那是身殘心沒殘。 依然懷揣著野心。 歷史上太監誤國者比比皆是, 叛亂剛過, 老四不信任內侍也是常情。 可是,自古來,任何勢力都不可一方坐大,坐大就要壞事,必須平抑。 嘉和帝又問:“六局一司有什么動靜?” 戴權心中大喜:“現如今六局一司中的六局沒有什么變化,宮正司卻多招收了三百宮女。 皇后娘娘跟前的首席女官,對她們進了三個月的擒拿培訓。如今已經分散到后宮各處,宮正司留下一百人作為后宮糾察,專門管理后宮事宜。 而今,誥命女眷會親,都是宮正司管理,司禮監只是協同?!?/br> 嘉和帝一聽這話,沒怎么在意。 宮中放出去一千三百多人,多招收三百人,還不夠填窟窿。 女流之輩生來體弱,三百人能干甚? 十個侍衛出手就全部滅了。 嘉和帝把戴權踢了幾腳:“不爭氣的東西,打今兒起,不要在朕眼前晃悠,什么時候把二十四監煉成銅墻鐵壁,再來見朕!” 這日起,戴權開始對二十四監進行嚴厲排查,凡跟廢太子、先皇后、忠順王,義忠郡王沾邊統統進行嚴厲的審訊。 司禮監日日鬼哭狼嚎,抬出去一具具殞命的尸體。 小花精這邊過問,卻說是犯了偷盜之罪,熬刑不過打死了。 內侍與宮女侍衛不同,都是買斷了生死之人,打死了也沒人理論。 內侍都有派系,太師傅下面連著一串串的小徒弟。太師傅收取孝敬,保護徒子徒孫的安全。 老太監都貪婪,因為他們要積攢銀子贖身(切掉啥)。 壞處就是,派系中一旦有人倒霉犯事,特別牽涉到叛亂,那就是一串子死罪。 小徒弟倒霉,師傅太師傅都要牽連。 故而,宮中往往會出現大太監為了明哲保身,私自滅殺犯事的徒子徒孫。 太監進宮都要援引,追查同黨十分便利。 戴權這回是嚇著了,在宮中大肆排查。 既是洗清自己,也是向乾元帝賣好。 即便不能復寵,也要保證嘉和帝仙逝之后,不被乾元帝滅口。 他不能好好死,一輩子就是白干了,八輩子的殘疾。 戴權將所有內侍的跟腳都盤查一遍。 然后,將清查后的名單,悄悄呈報給小花精。 他明白,如今的皇朝,若說嘉和帝乾元帝在朝局上平分秋色。 那么后宮,這個皇后娘娘能夠主宰所有人的生死。 戴權之所以賣好,卻是水澤跟前的玩伴,有兩名是廢太子府曾經的少監援引進宮。 他被忠順王暗中照應,沒有入柴炭司。 那兩名太監已經處死,這兩名小太監就不能用了。 這兩名小太監進宮只有五歲。 即便那名援引的少監要指使他,應該也只是埋個暗樁,他日待用。 如今人死了,難道廢太子一系還能死灰復燃? 水澤馬上要引起入體,一個修士害怕一個凡人? 小太監都降服不了,何談將來將來? 即便是暗樁,也是上好的磨刀石。 小花精覺得把這個去留的權利,交給水澤。 水澤聽了根源,卻躍躍欲試:“留下吧,掰不正再干掉不遲?!?/br> 水澤兩位皇兄關系尋常。 倒不是水澤瞧不起兄長,實在是水渭水淮十分各色。 水澤、水楹、水潡幾個提供的吃食,他們一概拒絕。 時時刻刻怕人謀害。 水渭如今的養母是大周氏,水淮的養母是小周氏。 然而,大周氏接手的時候,水渭幾乎把太子妃當成生母。 他對嫡母小花精,養母大周氏,長姐水清,兄弟水澤,都懷著敵意。 再者,這兩孩子已經上了尚書房,開始讀書。 大周氏教導他的機會很少。 水淮的情況也是一樣。 而且,小周氏從前專門跟太子妃作對,欺負這兩人的生母。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