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7
貶謫八皇子為庶人。 八皇子的母妃為了保全兒子,撞柱而亡。 人死了,嘉和帝沒法子再貶謫八皇子,卻對這個膽敢威脅他、對抗他的枕邊人恨之入骨。 八皇子的母妃尚未封妃,只是婢妾。 皇后詢問如何發喪,嘉和帝盛怒之下言道:“婢妾而已,即刻送進殯宮?!?/br> 嘉和帝雙目通紅,皇后也不敢多言。 只得親自去了翊坤宮通知八皇子。 八皇子聞訊,在養心殿磕頭磕得暈厥過去。 兔死狐悲吧。 大皇子帶領所有的弟弟前去求情。 這些皇子的母妃都不是嫡妃,誰都有那一日。 嘉和帝最終準許八皇子把母妃接回皇子府。 皇后在粱婕妤的棺槨出宮后,再次請示嘉和帝,給予粱婕妤死后哀榮。 畢竟為陛下誕育過子嗣,與社稷有功。 制定喪禮規格是禮部的責任。然而,如今的禮部沒有得到圣旨,都跟鵪鶉一樣縮著不出頭。 皇后的職責是襄助皇帝,不得不出面勸誡。 嘉和帝最后答應,賜八皇子的母妃為戾妃。 戾妃便是罪妃。 皇后忙著納諫:“陛下三思,如此封號,會引起臣民諸般猜測,不如就冊封粱妃?!?/br> 賜予妃位,才能配享。 誕育皇嗣的嬪妃都有這個權利。 嘉和帝最終賜粱婕妤為恕妃。 嘉和帝言罷拂袖而去,很顯然責怪皇后多話。 皇后只得下懿旨,追封粱婕妤為恕妃。 準予停靈七日。 七日后,恕妃靈柩送去殯宮停放。 因為嘉和帝的地宮尚未完成。 大月朝嬪妃仙逝,一般都在自己個的寢宮停靈。 并且,百官誥命都要舉哀。 翊坤宮住著貴妃,不宜停靈。然而,皇宮有許多空置的宮殿。 北五所也沒有皇子。 如今卻在八皇子府舉喪。 大臣誥命無所適從。 有心舉哀,嘉和帝雖輟朝三日,卻一沒有圣旨,二不派人賜祭。 不去,皇帝的嬪妃可是君。 臣民不舉哀,似乎不合乎禮法。 這般時候,皇后也不敢再出頭了。 她作為恕妃的主子,八皇子的嫡母,做的足夠多了。 恕妃的喪禮十分慘淡。 七日后出殯,嘉和帝終于有所表示,下旨命百官與王公誥命送葬。 八皇子在母妃出殯的路上,幾次哭得暈厥過去,全靠四皇子,十三皇子,忠順王,義忠郡王幾個支撐門面。 大皇子的母妃病重,大皇子心里犯忌諱。 兼之八皇子母子被陛下厭惡,他就沒怎么敢去八皇子府。 四皇子則是奉命主持恕妃出殯。 十三自然跟著效力,維持秩序。 隨后,嘉和帝就借口司禮監太監私自傳遞消息,密藏禁忌草藥,罷黜了忠順王監管內務府之職。 皇后猜測,嘉和帝其實憎恨忠順王與義忠郡王私下勾結,借機會削除他的權利。 忠順王被收回腰牌,今后再想進宮,就沒有那么方便了。 這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嘉和帝沒有委派皇子王公監管內務府。 內務府總管也換了人,之前的內務府總管是貴妃的二兄。 如今換成了馬尚香的兄長。 內務府總管可是肥差,不僅掌管著大小選秀女的登記選拔,還掌管著陛下的小金庫,上千萬的銀子。 這一罷黜,一提拔,彰顯后宮嬪妃權利的更替。 二月初,嘉和帝以養病為名,將齊貴妃移居景陽宮。 并下旨修繕翊坤宮。 這說明翊坤宮將要迎接新主人。 這個人選,大家都猜測是馬淑妃。 小花精一行人受到貴妃的唾罵,也受到大皇子的冷眼。 二月初八,齊貴妃身邊的嬤嬤前來稟報皇后,齊貴妃吐血了。 從前貴妃抱恙,都是先稟報陛下,請了太醫,皇后娘娘這邊才從六局得知消息。 如今貴妃失寵,身邊的人換了一批,都是皇后的心腹。 這才規矩起來。 皇后忙著追問報信的嬤嬤:“談司藥昨日還說貴妃好多了,怎么忽然吐血了?” 嬤嬤道:“齊二爺罷官,翊坤宮重新修繕的事情,一直瞞著娘娘,今日齊太太進宮探病,向娘娘哭訴,貴妃娘娘聞訊,當即就吐血了?!?/br> 貴妃娘娘從前可是沒少給皇后添堵。 然而,皇后卻不能裝作不知道。 皇后馬上帶領小花精傅尚宮起駕去了鐘粹宮。 談司藥正守著貴妃娘娘,見了皇后忙著稟報:“貴妃娘娘心結太重,今日又吐了血,微臣的醫術有限……” 皇后得知貴妃一時半刻死不了,這才親自到了寢宮。 女史揭開蚊帳:“娘娘,皇后娘娘來了?!?/br> 齊貴妃面如金紙,渾身灰敗之氣。 齊貴妃睜開眼,目光從皇后傅尚宮小花精身上劃過,閉目喘氣,然后再次睜眼,卻面露譏笑:“皇后,是來看本宮,本宮的笑……” 然后又是一陣咳嗽,嘴角血跡蜿蜒。 談司藥一陣忙碌,給貴妃喂了一碗藥。 “娘娘這病無礙,您要放寬心,安心靜養,很快就能康復?!?/br> 皇后退后一步,說道:“你不要多想,齊大人是因為貪墨銀兩,索賄行賄數目巨大,這才被陛下罷黜。 你是陛下的枕邊人,陛下肯定不會放棄你?!?/br> 貴妃嘴角的譏笑更甚:“太醫治病,不治命…… 本宮從前要過你的強,如今也不求你拉拔,本宮只求一件事,本宮要見……見一見大皇兒?!?/br> 皇后道:“無論你信不信,本宮希望你早點好起來,本宮會把你的要求轉告陛下,你安心養病?!?/br> 隨即,皇后吩咐擺駕。 回了坤寧宮梳洗一番,這才帶著傅尚宮小花精一行去了養心殿面圣。 傅尚宮小花精這些隨從沒有權利進入養心殿,只能在殿外等候。 小花精心里數著數,不到三百,皇后就出來了。 小花精忙著遞上手爐。 皇后出了養心殿,這才一聲嘆息。 傅尚宮忙問:“陛下不肯前去探視?” 皇后頷首:“陛下答應派遣太醫,也準了大皇子探病?!?/br> 傅尚宮一聲嘆息:“貴妃娘娘比微臣大三歲,跟微臣是一屆的秀女,當初陛下殿選,見了她就夸贊說‘齊馥,福氣,好名字’,親手賜了她如意?!?/br> 小花精心里明白兩人感慨什么。 她母親病了,父親會親自斟酌脈案。 祖父病了,祖母夜以繼日的伺候湯藥,求神拜佛。 祖母病了,祖父也會跟太醫辨癥。 姑姑病了,祖母日夜守候。 這才是親情。 帝王家…… 小花精驀的想起那一支桂花簪,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