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
書迷正在閱讀:他不可能這么萌、你被我坑的樣子很美【快穿】、狙擊蝴蝶、公子每晚都穿越、溺婚、我完全無法抵擋你那張無恥的臉、主人攻、獵罪者、大佬們嬌軟易推倒、無名
及待的聯絡京中的上峰,并糾集隱藏在高州的一根繩上的螞蚱們,似史義之流,大排筵宴慶祝壓在頭上的大山被搬掉了,任你是天潢貴胄,只有他蔣鵬才是高州的土皇帝。 酒席還沒吃過癮,就被秦無咎連鍋端了。這次整整齊齊,凡是與蔣鵬沾邊的,都趁此機會來撈好處,可不就全部被秦無咎連人帶證據一起打了包。 高州官場大換血,衙門里竟沒剩下幾個干凈的官員。沒奈何,在朝廷分派信任官員過來之前,只能暫時去承宣布政使司借用,甚至把當地的舉人都找來暫時頂上。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災后重建等政務等不得。 好在還有個戶部侍郎在高州,趙彥傷害沒好利索,但勉強能視事,災后民生的事他來正合適。 因此秦無咎離開高州的時候,并沒有帶上趙彥,而是給他留下一部分官兵,讓趙彥暫代知府之職,等新知府來了再回京。 回程沒了糧食藥材等輜重的拖累,輕裝上陣馬行的極快。離京城三十里,秦無咎方擺開公主儀仗,卻仍與大家一樣騎馬前行。 秦無咎六月份離開時,京城處處草木繁茂,如今已是梧葉飄黃,中秋節都過去幾天了。 但此時的京城卻連一絲兒節日的氣息都沒有,昔日繁華的街市反而比平時還寥落幾分,路上的人都步履匆匆,好似一刻也不想在外多做停留。 朝堂上剛剛經過一番大清洗,誰都沒想到,這次黃河決口,竟然牽扯出一大批人來。好幾撥勢力參與其中,一環套著一環,招招致命,難為秦國公主竟能逃出生天,反手就把那般龐然大物給滅了。 誰能想到,黃河決口竟然是人為的,那高州知府先是貪墨了修河堤疏通河道的官銀,后又在陶家洼動手腳讓堤壩決口,水淹四個縣,淹死、病死人口數萬。 他這么做,只是為了打擊秦國公主,只因公主這幾年聲望漸高,恰逢公主獻上治水策略,重點治理黃河,高州知府便從此處下手,讓經過治理的黃河決堤,必然引起民怨和朝廷的不信任,足以毀了公主的治水之功。 治水出了事,以公主做事之嚴謹,很大概率會前往高州查看,到了高州地界,還不是龍游淺水,由他蔣鵬說了算? 高州知府為何這么做? 他自己貪婪貪墨銀子是個原因,更重要的則是奉命行事,他背后是有主子的! 他主子就是差點當上皇太子的臨淄郡王。為什么說差點呢?因為自從臨淄郡王借婚事算計秦國公主之事被揭破后,就在武安帝那逐漸失了寵。隨著公主越來越耀眼,站在公主對立面的臨淄郡王就越來越暗淡,這兩年基本上都被邊緣化了,就連當初遠不如他得勢的清河郡王現在都壓他一頭。 臨淄郡王自然是不甘心的,他于朝中經營多年,再有親父母楚王府和平陵伯府相助,很順利的做下了這個局。 一開始武安帝不同意公主去賑災,拍了禮部侍郎趙彥,臨淄郡王便讓蔣鵬煽動民亂,欲置其于死地,雖然趙彥逃脫,但還是引出了秦國公主。 至此臨淄郡王姜紹的計劃都算得上順利,哪知道蔣鵬在高州設下的死局一個都沒困住秦國公主。故技重施煽動民亂失敗了,著人讓公主葬身魚腹的計劃不但失敗了,還讓公主抓住機會將計就計,把他們連根拔起。 根據蔣鵬供述,他其實還安排了人打算讓秦國公主染上瘟疫,只是公主醫術高明到他們一點動手的余地都沒有,只得作罷。 更讓一眾大臣震驚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臨淄郡王兢兢業業的搞事情,中書右丞相錢懷卻暗搓搓的借機生事,讓他的門生,平水縣令李誠動手,欲借黃河灘坑殺公主。 只可惜他同樣時運不濟,被公主識破詭計,那番要與天子共治天下的理論惹得武安帝勃然大怒,大罵錢懷表面上支持臨淄郡王,實際上他支持的只是能讓他實現共治天下理想的皇帝。 所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丞相,錢懷要的是這個,換個皇子認同他的這一套說法,錢懷照樣支持他上位,說白了,他并不是非臨淄郡王不可,只是要聽話的皇帝,皆可。 而對公主下手,則是發現公主強勢,不會為人所左右,勢必會影響新君對錢懷的看法,因此欲除之而后快。 武安帝本就存了罷相的心思,一直沒尋到的罷相的機會被秦無咎送到眼前,他豈有不用之理? 武安帝一番cao作下來,以謀不軌、結黨、枉法、誣賢等十條罪狀把錢懷族誅,這件事前前后后牽連上萬人被處死和下獄,前一陣子菜市口的血跡就沒干過,下過幾場秋雨,沖出的水都是紅的。 一時間朝野上下噤若寒蟬,中秋節這樣的大節日都過得沒有一點熱乎氣兒,連秋風都比往年蕭瑟了許多。 而臨淄郡王姜紹則被廢為庶人,發還本宗看管,徹底絕了青云路。其父楚王則被將為荊陽郡王,全家都被監控起來。 在這種氛圍下,秦無咎一行回京就特別打眼,金瓜金蹬執事開道,曲柄紅羅鳳傘下,秦無咎端坐馬上,雖然風塵仆仆,但一雙鳳眼盼顧神飛,氣勢凌然,所有看到她的人都恍然間覺得,公主殿下原來這般滿身風華。 跟在秦無咎后面的桓霆,也引人矚目,一身清雅風姿讓人都想不起原來病懨懨的他是什么樣子了。不過朝臣們多是腹誹鎮國公雞賊,看著粗豪,實際上心眼賊多,讓孫子跟著公主走這一遭,天大的功勞到手。 沒人認為,自幼病弱的桓霆能從中起到什么作用,只覺得他就是跟著公主去撿功勞的,鎮國公也是為這個孫子cao碎了心。 其實大家有一點沒猜錯,武安帝果然封賞了桓霆,擢其我東城兵馬司指揮使。別看指揮使品級不高,可執掌一城治安,手中握有實權。 連還未回京的趙彥都升了官,升任了吏部尚書。 只有秦無咎看上去沒得到什么好處,繼續做回她的公主,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武安帝對秦無咎的態度變化很大,比如文華殿為秦無咎講學的內容變了,用王松的話說,就是這基本上就是照著培養儲君來了。 并且武安帝批閱奏折的時候,也常讓秦無咎侍奉,經常就奏折的內容與秦無咎商討考校。打從這開始,秦無咎雖然不上朝,但卻通過與武安帝一起批閱奏折而全面參與朝政。 武安帝確實動了心思,原本他對昔日劉太師所言大燕氣運皆在張皇后一脈不甚在意,雖然也想過過繼外孫之事,但一想到自己的年齡來不及調教出合格的孫輩,更考慮外孫畢竟是外姓人,若是不與姜家一條心,那就等于把江山拱手讓與了外人。 但秦無咎表現出的能力讓他看到了希望,如果女兒可堪大任,那他擔心的那些就不存在了,若女兒為帝,勢必要招皇夫,那生下的孩子于武安帝就是孫子,而不是外孫,生下來就是姜家人,就不存在過繼的問題。 女帝驚世駭俗?敢于造反稱帝的武安帝不是很在意,以前也有個女帝,沒道理前朝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