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
畫簽約這段特殊的經歷中,初愿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情: 人永遠不能指望付出和回報會成正比。 你要做的,永遠要比想得到的更多一些。 因為只有你做的更好了,你才對自己的人生有了選擇權,否則,你一輩子都只能處在一個被選擇的弱勢狀態。 就像江行燁。 競技運動里的強弱規則非常明確,實力跟不上就只會被毫不留情地踢出隊伍,哪會管你是心理挫傷還是家庭糾紛。如果不是他真的厲害無可替代,他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像現在這樣如此瀟灑地自主選擇去留。 所以初愿要考C大,就不能僅僅只是抱著“我要考C大”的念頭,而是要把奮斗目標設定在“我如果考砸了,就只能去C大了”這個程度上。 陳露露現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初愿你不要太努力,你這樣搞得我很有壓力?!?/br> 小姑娘從試卷紙中仰起頭,眉眼彎彎:“你知道的,我要努力學習去找我兒子嘛?!?/br> “……老娘還不如坐回講臺旁邊呢!” 許露露現在又被調回到初愿的同桌了,因為陳念休請了半個學期的長假,班主任看初愿一個人坐在正中央非常突兀,就暫時把許露露調換給她作伴。 而陳念休學的原因是:精神狀態的問題。 就在上周,他的母親怒氣沖沖地趕到學校,那個時間正是大課間,辦公室附近幾個班級的同學幾乎都看見,陳念和被揪著耳朵打,還被狠狠地扇了一個耳光。 往日那個驕傲氣盛的少年,好像瞬間就失去了所有的生氣,半死不活地垂眸任他母親打罵,一言不發。 后來是班主任趕出來勸,他母親一邊哭一邊罵,鬧騰了好久,才領著孩子回去。 之后,陳念就一直沒再來過學校了。 同學們有的說是他談戀愛被他媽發現了,有的說是因為他成績退步太大,又被老師抓到抽煙,總之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只有初愿知道一點真實的原因。 因為那天收拾東西離校的時候,陳念遞給了她一封信。 他說:初愿,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幫我把這封遺書交給我爸媽。 初愿懵了:“你……怎么了?” “到時候,你就告訴他們,我不是自殺,我是被他們倆親手砍死的?!?/br> “陳念,你——你爸爸mama對你不好嗎?” “不,他們對我很好?!?/br> 男生露出一個嘲諷的笑,“就是對我太好了?!?/br> …… 后來,又過了一段時間,直到大家都開始淡忘這件事情時,班主任忽然在班隊活動課上給他們看了一部電影。 國外并不是很出名的一教育片,講了一對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孩子一出生起,就安排好了他人生的每一步,甚至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嚴格要求孩子要按照他們定好的人生規劃去走。 最后,他們親手逼死了自己的孩子。 那個時候,班主任的神情很沉重,他說,你們一定要學會自我判斷,不要盲從父母,更不要把他們當成是不能反駁的權威。 大家都懶洋洋地說知道了。 唯獨初愿似有所悟。 她想,班主任忽然給他們看這部電影,說不定就是因為陳念的事。 那天晚上,初愿難得跟江行燁聊了半個多小時,她問:如果孩子也可以選擇父母的話,那究竟是什么樣的父母才更合格? 最后她說:“江行燁,我有時候忽然覺得,其實和很多“普通”的父母比起來,你爸爸做為一個爸爸,已經算得上是優秀了?!?/br> 男生在電話那邊頓了頓:“怎么說?” “最起碼,在你幼小無知的時候,他教會了你正確的三觀,塑造了你優秀的品格,他尊重你,給了你一個非常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讓你成為了一個性格健全且出眾的大人?!?/br> “他雖然給你帶來過痛苦,但那最起碼是在發生在你已經成長的足夠好,可以自己判斷自我調節的年紀上了?!?/br> “他雖然不是一個好丈夫,但是在做父親這件事上,他已經比周圍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要出眾?!?/br> …… 初愿見過很多父母,都是看不見孩子的人格權的。 他們總是強調家長的權威性,認為自己“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所以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價值標準強加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反抗,就會開始訴說自己撫育的艱辛,對孩子的能力和人格進行貶低,貶低程度遠遠大于“養你還不如養條狗”。 翻舊賬、控制每件瑣事、發泄負面情緒、道德綁架……這些日常行為,很顯然大部分孩子都已經習慣了。 而這些原生家庭潛移默化帶給你的影響,最終都會在你走出社會后變成一種負擔和缺陷。 嚴以待人寬以待己這個標準,其實在父母身上體現的最淋漓盡致。 比如陳念,他就是父母控制欲下的犧牲品,爸爸mama的愛,就是他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枷鎖和痛苦來源。 初愿有時候想到這些事情,都會情不自禁地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幸運。 盡管母親早逝,爺爺奶奶不喜,爸爸忙于工作沒空照顧她,在好多親戚長輩眼里,她簡直就是個沒人管的小可憐。 但是她心理無比的清楚,和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受傷害的“普通”青少年比起來,她反而是最幸福的那一批。 江行燁握著手機,聽她在電話那頭認真地闡述,說到后來,大概是困了,還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個滿腦子想著美食和動漫番劇的小姑娘,如今也開始漸漸變得成熟,在她曾經很討厭的“故作高深”的話題里,頭頭是道地發表自己的感想。 男生彎了彎唇:“很晚了,去睡?!?/br> ——她長大了。 . 是的,長大了。 人長大后回憶起來,十個人里有八個都會說,青春是走的最快的一段時間,一個不經意,就會溜走好長一段。 而很多人的青春,其實遠沒有電影里寫的那樣轟烈。 哪怕絞盡腦汁去回憶,也只有塞滿卓肚的試題卷,擠在超市里買吃的的大課間,和午間吃飯時偶爾瞥幾眼的電視機畫面。 然后倏忽一下,他們好像就成了大人。 但風華正茂的青少年們,怎么樣才能意識到自己已經快要長大了呢? 對于初愿來說,是從許露露追星的變化中。 她和許露露小學就認識了,作為青梅的青梅,她旁觀了閨蜜對每一任偶像的心路歷程。 從“我歐巴真帥”,漸漸升級為“啊啊啊我老公真是太棒了”,而后又變成“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攢錢去看小jiejie們的演唱會”,直到現在,已經發展成了“哇,我們弟弟撩起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