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林淡硬是從林縈懷里把暖手捂抱了回來,放在自己腳邊,摸了摸頭順毛。有相熟的衙役走過來問道:“大郎這是做什么?”嘶——遠看這兔子就大得嚇人,近看更加肥碩。這隨便一條腿都能吃上兩頓的。暖手捂察覺到不懷好意的眼神,警惕地往林淡身后躲了躲。“就是做點實驗,看看新弄的油布能不能防水?!?/br>油布哪里還會不防水?那些富貴人家,不是都是打油布傘油紙傘的出門嗎?可是油布用來做一個茶棚?會不會太費錢了一點?衙役在茶棚里轉了一圈,發現整個茶棚的頂棚全都換成了油布,就連邊上扎起來的布簾子,都是用油布做成的,不由得在心里面扒拉了一下小算盤,這得花多少錢???他記得莫傘匠一把油紙傘,最便宜的也要賣上一兩多銀子。一個茶棚,哪怕這個茶棚賣得東西多一點,生意好一點,但是一個月能賺多少錢?茶棚里的東西就沒一樣貴的,他們常年走街串巷的哪里不知道那些材料的價錢,隨便算一算就知道茶棚的定價究竟有多便宜,賺的不過是辛苦錢。衙役到底公務在身,不能留下來看熱鬧,很快就走了。林淡不知道衙役的想法,否則他就要笑出聲。做生意的哪里能和普通百姓買菜比?哪怕是一個茶攤,每天只要賣出去的量在上面,也能直接跟人講價,成本真的要比預期的低得多。再說到油布。油紙傘、油布傘,擱哪里都是價格昂貴的。那是因為制傘不易,一個熟練的老傘匠,制作出一把白坯的傘,也要花上十天半個月。這還是沒算上在傘上作畫的時間。事實上,很多傘為什么貴,多半是在這傘面上。像是他們家,林大伯就喜歡自己寫字作畫,讓人制成傘面給全家人用。他一副字畫值多少錢?在外面真心千金難求。但是對他們自家人來說,一把傘能值什么?總共加起來的花費也不用幾兩銀子。現在這茶棚用的油布,只不過染了最普通的素色,更多的花樣一概沒有。以前吳州不產桐油,幾乎所有的油布油紙都是從別的州運過來的,價格自然高。但是現在,他們自家就產桐油啊。身為吳州地區潛藏的民間最大的桐油商人,林淡表示桐油多得是,不就是做點油布嘛,小意思!汶城內很快就多了個布莊,專門賣油布的。油布的作用很多,但是人們還是第一次知道油布也能有那么多的花樣。各種染色的就不用說了,油布傘也是老身長嘆,最受歡迎的是一種油布衣,平時穿著當然不舒服,可是下雨天穿著,比蓑衣要好得多,做事情也方便,關鍵是這價格還真算不上貴。一件普通的油布衣四百文,料子式樣好一點的,六百文、八百文的也有,最貴的也不過是一貫錢。汶城本來就富庶,這個價格對于很多人家來說,都不是個事。就算是普通人家,也能買得起四百文一件的。在汶城,隨便買個布裁一件衣服,也得這個價錢呢!可以預見的日進斗金的生意,林淡終于把林大伯的私房銀,算在了這家鋪子的賬本上。聽說大爹要給小蟲發零花錢,那可不是一點點,每天光是吃的,都得把普通人家給吃窮?,F在小蟲還越來越挑嘴,大伯娘又管著不讓他多吃,要不是家門口就有一個算得上是自家開的茶攤,不然他那點零花錢哪里夠?小蟲在書院里的開銷可不小,還是他私底下偷偷給吧。當茶棚的各種換裝,一路換到京城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涼。整個京城一片肅殺。秋后問斬,實際上按照大商朝的律令,真正被處斬的人數量很少。每逢到大赦,什么哪里發生災難了要祈福??;太后壽辰要與天下同慶??;各種各樣的名目還不少,許多囚犯都能因此重新做人。但是有一種情況叫大赦不赦,改弄死的一定得弄死。皇帝的罪己詔剛下完,二皇子就被帶到了刑場。他現在已經不那么癡傻了,哪怕是被關在刑部大牢,他所受到的待遇,比起其他重犯來說,也要好得多。最起碼,他住的牢房,就關了他一個,還能稱得上纖塵不染。他的妻妾和孩子就在他的隔壁,從每天泣不成聲,到如今的麻木不仁。他以為自己會害怕會怨憤,然而并沒有。這天的京城幾乎都被染紅了。圍觀的人很多,但是天很快就下起了大雨,將刑場上的血水或者還有些別的污物都沖刷了一遍,留下一下日積月累留下的痕跡。前皇后在冷宮里投了井,被人發現及時救了上來,但是整個人都傻了。林家人卻事不關己似的,全家都窩在小莊上,看著一道金黃澄亮的油,從榨油的管道里出來,落在早就準備好的缸里。胡高旻眼睛都要瞪禿了,半天才道:“油?”林和誠不耐煩地咔吧咔吧磕著炒熟的葵花籽,沒開口,就是點了點頭。林二伯完全不知道胡高旻干嘛在這兒,根本就不是同一條路上的人,自然說話沒多客氣:“自家小孩兒隨便折騰的,小生意而已。將來給咱們大商百姓多一樣零食?!?/br>胡高旻的眼睛都快瞪突了。什么小生意?!這可是油,素油!這能是小生意嗎,這能只不過是一樣零食嗎?然而他現在悔得腸子都青了都沒用,當初林淡跟他提過一起種花,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要是他早知道是油,哪里還會這樣?秋風習習的京城街頭,開始有人賣烹香的炒葵花籽。作者有話要說: 胡扯(~ ̄▽ ̄)~:我畫了個傘面給你。蛋蛋(* ̄ω ̄):拿來看看。胡扯o(* ̄▽ ̄*)ブ:給。蛋蛋(O_O)?:一只狐貍叼著一只蛋?胡扯φ(≧ω≦*)?:嗯,這是我們倆??!第71章小聚京城的氣象是和其它地界永遠都不一樣的。像是京城的消息,永遠是最靈通的;京城的達官貴人,永遠是最多的;哪怕是吃食,京城也總有很多新鮮的。京城的人,也永遠不乏嘗鮮的勇氣。葵花籽上市的時候,沒人把它當成一回事情。只不過炒貨翻炒的香味,永遠都能讓人下意識地停下腳步,這是全天下所有炒貨店的“惡習”——當街現炒現賣。炒葵花籽的更惡劣一些,才賣了兩天就不賣了。人家說賣光了。才兩天時間就能賣光,那么一點點量拿出來賣個鬼??!“剛引進的番種,留種都還不夠呢,這點就是炒炒嘗個鮮?!?/br>嘗個鮮泥煤??!這種越吃越香的炒貨,嘴巴里正香著呢,竟然就沒了!這商家不厚道,忒不厚道!而這時候,胡澈手上已經拿到了足夠的葵花籽,前往屏州準備耕種,順便還帶上了林淡小莊上負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