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2
話頭,“是這樣,如果你們家有的多,能不能借一些給香香?” 張采萱笑了,“抱歉,大伯母,我們家連你想借的都沒有,更別提香香了?!?/br> 李氏顯然是不相信她這番話的,有些不滿,“你都不知道我想要多少,就知道沒有嗎?” “因為我家中本來就沒有多少了??!”張采萱攤手。 李氏有些不甘心,看了看一旁的李香香,語氣放軟,“采萱啊,這一回你可真得幫幫你大哥他們。當初是我和你大伯對不住你,不關他的事,你回家這幾年,他們也幫了你不少忙,看在這點情分上也不能借嗎?” 張采萱再次強調,“大伯母,不是我不借,是我沒有?!?/br> 其實不只是李氏上門,今年外頭這樣的情景。張采萱根本就沒打算往外借糧,要知道這個口子一開,就剎不住了。她哪里有那么多糧食給整個青山村的人交稅糧? 不過,李氏這種時候還不忘帶上李香香,可見她是真的疼愛了。 李氏又哀求了幾句,張采萱一口咬定沒有。 其實李氏如果真為她著想,是不應該帶著你香香一起來的。打個比方說,張采萱愿意借糧給他們家,李氏完全可以悄摸摸搬回家去,但是她帶上李香香,李香香如今還有夫家,到時候人家知道張采萱有糧食,她還能有安生日子過? 事實上,張采萱家中確實有糧食,但是沒有村里人交稅糧的幾千斤,幾百斤還差不多。能頂什么用? 李氏上門沒有借到糧食,村里人好多都看在眼中,也沒有人再上門來。正正和了張采萱的心意。 越是臨到衙差到來的日子,村里人反而安靜了下來,沒有了前些日子的人心惶惶,似乎是大家都交不上之后也沒有人在為那發愁了。都說法不責眾,大家都交不上??此趺崔k? 再說,村里人還隱隱期待著,朝廷減免稅糧呢。 一般情形下,今年這樣的收成算是慘淡了。如果沒有暖房的話,一家人還會餓肚子,朝廷那邊應該有動作才對。 比如……稅糧減半。 九月,雨勢收了,路上的泥濘陰干兩天后,已經差不多快要恢復了。 衙差卻按時到了,也和往年帶來了公文,村里好多人都去看了。 婉生也來找張采萱一起去,她本不打算去的,但是婉生又想去,她也好多天沒有出過門。去走走也好,主要是驕陽也好多天不出門了,對他不好。 她們到的時候,衙差已經在遞公文給村長,張采萱又不知道說了什么,不過聽到周圍的議論,她也隱隱明白了。 今的稅糧,和往年一樣多。除開張采萱她們這樣有人被征兵的,其他的全部都按去年的稅糧算,方才衙差還念了一下公文上的內容,所有人都聽到了。 張采萱她們兩人走近,就聽到村長問道,“小將軍,如果交不上,會怎樣?” 衙差搖頭,“不知,我們只是負責送,你們聽著照辦就是了?!?/br> 村長面色不太好看,以前別說衙差,就是真正的官兵來,對他也會稍微客氣一二。但是今天來的這些人,一個熟面孔都沒有。而且對他,一點都沒客氣。 眾人方才已經聽過一遍衙差念出的公文,聽見村長的問話后,才猛然發現,這一次的公文上沒有寫,如果交不上會怎樣。 眾人的心中隱隱生出一絲希望。 事實上,這么多年以來,如果有天災,朝廷那邊多少會減免一些,比如前幾年就只收三成稅糧。 如果只是三成,村里人咬咬牙還是能擠出來的。不過,這些都是靠著暖房才種出來的糧食,算是家中最后一點壓箱底了。 也有人并不這么樂觀,沒說結果不代表就是想要減免,很可能是那結果他們承受不住。 以前還說一成罰糧,那是因為他們能夠拿得出。這一次不說,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拿不出來。 衙差公事公辦,說完就走。留下面面相覷心思各異的眾人。 半晌,村長才從已經重新關上門的門板上回神,嘆口氣道:“大家還是回去找糧食去?!?/br>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十點,大家晚安,一會兒改錯別字 第202章 抵糧 方才那些衙差面容肅穆, 村里人不敢和他們說話,不過此時村長這話一出, 眾人頓時就有些怒,“我們上哪里找糧食去?” 此話一出, 紛紛附和。 “……家中只有前幾天收回來的那個,但如果照往年, 那樣的是不收的?!?/br> “村長, 那種收嗎?我們只有那種,而且根本湊不齊?!?/br> 村長面色很不好看,聞言搖頭, “那種鐵定是不行的,就算是交上來了,他們不要的話。也是白費力氣。到時候還回去又是一場麻煩?!?/br> 這也是實話。往年收稅糧, 別說發芽, 就是殼多了都不成,不夠干也是不行的。 已經有人急哭了,“但是我們真沒有?!?/br> “一半都交不上?!?/br> 村長眼神落到錦娘還有張采萱她們身上,意有所指道:“能夠交上來的,先交了。也不知道今年的處罰是什么?!?/br> 如果說今年村里還能交上的,應該就是張采萱和錦娘了,可能還要加上一個抱琴。當然了,顧家和齊家還有楊璇兒不用說,肯定都能交上的。 除開這些,虎妞和她娘應該也能, 其他的……張采萱環顧一圈,基本上的人都面帶苦意,眉心緊皺,顯然愁得不行。 事實上,村里好多人一年都吃不了幾百斤糧食,不是他們夠吃,而是如果糧食少了,他們就只往青菜湯里加一點糧食,大部分的青菜和少部分的糧食和著煮到一起,飽肚子沒問題。而且這樣一來,是很省糧食的,一個家如果有七八口人,一天一斤糧食足夠了。 但是如果吃饅頭,再拿三四斤都不一定夠。 下面的人議論紛紛,村長背著手沉默聽著,“大家能交多少先交上來,我總覺得這一次的處罰不會輕?!?/br> 村長的話,還是有好多人相信的,聞言都議論著往家走了,而那邊村長已經在招呼人去抬稱過來了。 張采萱也覺得村長的話有道理,畢竟如今外頭匪患四起,日子也不好過,朝廷那邊巴不得多收稅糧,又怎么會主動減免? 她和婉生一起回家,路上遇到的人都來去匆匆,也有人和她打過招呼后欲言又止,不過到底沒說出口。 張采萱當然不會主動借糧食,如果她豪富,整個村全部的稅糧她一個人能交上,那她也愿意出借。但是她也只能夠溫飽而已。前幾年她存下的糧食,到現在基本上都吃得差不多了,如今家中吃的糧食,都是秦肅凜后來拿兔子和木耳還有竹筍換回來的。自己吃足夠,但若是要接濟人,三五個可以,多了就……如今的情形,接濟誰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