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第22章雪中送炭顏寧在楊沐家呆了旬余,與三寶、大新一干老朋友見了面,也見了與他不對盤的吳嚴,他看見楊沐和吳嚴相處得十分熟稔,盡管沒什么親密之舉,但心里還是隱隱有些不痛快。送走了顏寧,楊沐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吳員外派人來請他,說他家在平縣鋪子里的賬房先生要回鄉養老,想請楊沐去做賬房先生。楊沐受寵若驚:“多謝吳伯父抬愛,只是我從未做過這些,惟恐不能勝任?!弊詮哪腔鼐攘藚菄?,吳家非要跟楊家結親,楊沐就被要求改口叫伯父了。吳員外說:“賢侄聰明過人,學這些不過是小菜一碟。我會讓艾老先生教你一段時間,相信很快就能勝任了。我家鋪子后頭有兩進院落,你帶著你娘住到縣城里,一則你能照顧到你娘,再者那里有名氣的大夫也多,好方便你請大夫替你娘瞧病?!睏钽甯屑さ脽釡I盈眶,這分明是人家在憐憫他們母子呢,又考慮得那么周到,讓他無法拒絕。吳員外又說:“你家遭了難,我們本該資助你好好讀書,但是你娘病著,起居都需人照顧,你也無法安心讀書。我聽嚴兒說起你準備出來營生,舉業的事暫時擱置,正好今年艾老先生要告退,我想你是讀書人,又是自家人,我是極信得過你的,所以想請你來幫我家做事。你將家里的事宜都安排好,年后就來上工,我央艾老先生再多留幾月,好教教你?!?/br>楊沐千恩萬謝?;氐郊抑?,同母親說了,母子倆少不得感恩戴德。然后該安排的事宜都得安排好,水田、水塘都發租出去,家里的雞鴨,吃的吃,賣的賣,送人的送人。一直忙到年后,楊沐告別親朋好友,帶著母親搭了船,去了縣城。平縣縣城是典型的水城,城內水巷縱橫交織,家家門前有流水繞過。有水巷,自然就有橋梁,城內各式各樣的小橋是當地的一大特色,水流潺潺淙淙,當地人喜愛種花養草,故家家養花,戶戶栽柳,小橋流水,綠樹紅花,粉墻黛瓦,整個小城被妝點得如詩如畫。楊沐來過兩次平城,都是為了考試。楊母是第二次來縣城,上一次是剛成親時,隨丈夫一起來的。楊母對平城的印象極好,她說:“我同你爹在城南一家水餃鋪子吃了一頓餃子,味道極好,不知那家鋪子如今還在不在?!睏钅敢荒樀膽涯?,南方不種小麥,平常頂多只有蕎麥面,所以面食在鄉下難得一見。楊沐握著母親的手:“娘,這回咱們到了平城,以后肯定機會去尋那家水餃鋪?!?/br>楊母眼眶有些微紅:“要是娘的腿沒壞,還可以學著給你做餃子吃呢?!?/br>楊沐安慰她:“我去學了做給娘吃?!?/br>楊母給兒子一個笑臉:“嗯,好?!?/br>母子倆隨著船進了城,在吳家鋪子后的碼頭停了下來。水鄉的好處就在這里,碼頭眾多,可以隨處選擇你想要??康牡胤?。這碼頭并未在正街,而是設在鋪子后頭的背街,倒是方便裝卸貨物。鋪子里的人早得了信,在碼頭候著了,接待的正是上回陪同楊沐一行人去菁州趕考的蔣管事。蔣管事一見船靠近碼頭,便迎上來:“楊相公,你們可算到了?!?/br>楊沐先將母親的輪椅遞上去:“蔣先生客氣了,以后就喚我楊沐吧?!?/br>蔣管事是極欣賞這位少年英才的,若不是因為家庭變故,他定然會高中做官,而不是流落至此與自己做同仁。聽楊沐這么一說,便笑著說:“好,我就叫你楊沐了。你也別太見外,跟少爺們一起叫我蔣叔吧?!?/br>楊沐從善如流:“好,蔣叔,以后就有勞你多照顧了?!?/br>“有什么困難就開口,我一定竭盡全力。來,背你母親上來吧?!笔Y管事在前頭引路。楊沐背了母親上岸,從一道小門進了院子。這院子有兩進,前頭鋪面不計,后面分前院與后院,考慮到日后楊沐要在前面鋪子做事,又要時刻照顧母親,特意將他們母子安排在前院的西廂房里。楊家母子感激不盡,在西廂房安頓下來。前院中立著一棵大桂花樹,長得蓊蓊郁郁,遮出了一大片陰涼,想必開花的時候景象是頗為可觀的,只是現在還不到花期。這環境比想象中還好,母子倆十分滿意。蔣管事并不急著讓他上工,給了他兩天時間去陪母親看病。第二日,楊沐便推著母親去了楊林所在的仁善堂,一方面是為了看大夫,一方面也是為了看楊林。過年的時候楊林帶著媳婦兒子回楊村了,也早知道楊沐要上平城做事,臨走時囑咐楊沐到了平城就去仁善堂找他。楊沐推著母親慢慢地在街上走,他知道往后自己忙起來之后,就很少有時間陪母親出來走動了,所以趁現在陪母親多走走多看看。平城并不算大,但是極整潔漂亮,母子二人一邊走一邊聊天。“這縣城與蓉鄉就是不一樣,又大又氣派,還這么整齊干凈?!睏钅傅呐d致一直很高,看看這里,望望那里。“是,這街市也很漂亮?!睏钽鍛?,心里微有些酸楚,要是母親沒有病,自己還能帶著她去菁州、菡城甚至京城看看呢。仁善堂在平城也算得上有些名氣了,藥鋪的當家也就是楊林的師傅,姓萬,祖上三代均行醫,積下了仁善堂的家業,口碑也頗好。楊沐一路尋過去,正逢楊林在鋪子當值,一眼就看見他們了,高興地迎出來:“嬸子,鐵蛋,你們來了?!?/br>幫楊沐一起抬楊母進了店堂,說讓他們先等會兒,自己掀開一道門簾,進去叫師傅去了。楊沐打量了一番藥鋪,店堂頗寬敞,鋪子里有一股濃郁的中藥味,坐堂的大夫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在給病人把脈,看來應是楊林的師兄,柜臺后是兩人高的藥柜,密密麻麻的全是抽屜,幾個伙計正在忙碌,抓藥的、磨藥的,看見楊沐母子,紛紛朝他們點頭微笑。楊林一會兒出來了,后面跟著一位五十多歲年紀的老大夫:“師傅,這就是我跟您說的我那嬸子,您給看看?!?/br>楊沐跟萬大夫做了個揖:“有勞萬大夫給家母看看?!?/br>萬大夫大約是聽楊林提起過楊母的病,頷首打個招呼,將楊沐母子領進一間問診的屋子,讓楊母躺在一張床上。先給楊母把脈,良久才收了手,又看了面色和舌苔,彎下身去拿捏了一下她的雙腿,并問了一些她的感覺。楊沐緊張地問:“大夫,怎么樣?”萬大夫說:“令堂的病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肢癱瘓。這樣的病癥我也見過不少,通常是中風引起的偏癱。我看令堂脈相細澀,氣短無力,舌色淡紫,她的病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