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他天生不是練武的材料,別說是飛檐走壁了,練了這么久,個子都還沒姐夫高。 科舉吧?這個他好像更不擅長啊。光是一個秀才……他現在都沒考中,據說他大哥是十八歲中的秀才。他今年,也十八歲了,之前參加秋闈,沒中。 若是一年年熬過去,中可能是會中的,但是太浪費時間了點兒。最關鍵的是,他對念書沒興趣,看見書本就瞌睡,原先娘親還是對他有很大的希望的,近兩年也不催著他念書了,看來是已經放棄了。 要不然,做生意去?他覺得他對這個還是很有興趣的。但小生意嘛,他是看不上眼的。再者,說出去是不是會給侯爺爹丟人呢?畢竟楚家也算是世家了,出個不念書不習武的子弟,有點兒說不出口。 楚聰想了小半個月,一直想不明白自己要做點兒什么。 然后,某天早晨,他就給家里留了書信,包袱款款的,離家出走了。 楚侯爺都要氣死了,一早就在院子里跳腳:“實在是反了天了!點點大的小屁孩,居然給我玩兒這一手!一定要將人給找到!看找回來我不打死他!” 也是沒辦法了,楚侯爺這都有心理陰影了,當年的楚瑤,離家出走之后可就再也沒機會回來了。 喬柔倒是不放在心上:“他是男孩子,又不是女孩子,出去走走也不是什么壞事兒,男人嘛,就算是走到半路沒錢了,也能去抗個包裹賺個力氣錢,你就當他去游學了就是?!?/br> 楚侯爺氣喘吁吁:“游的什么學!文不成武不就!都是你當年太慣著孩子了,好好一個孩子,現在變成這樣子!” 喬柔就不高興了:“孩子是我一個人的?我說慣著就慣著了?你當爹的就半點兒不用cao心的?你覺得我慣著不好,你怎么不攔著?你怎么不出面教訓?” 楚侯爺頓時說不出來話了,他那不是忙嗎?忙的腳不沾地的。再者,這孩子除了文不成武不就,也沒別的缺點了啊,嘴甜會說話,體貼又孝順,每次他想強硬起來管教一番吧,那孩子就可憐巴巴的,他三十來歲才有了這幼子,等開始管教孩子都四十歲了,上了年紀,哪兒能狠得下心來? 更何況,和別家光闖禍的孩子比起來,他這兒子,簡直乖巧的就像是女孩子,他哪兒舍得去下狠手? 說不過喬柔,但到底是不放心兒子在外面亂跑,楚侯爺就打算派幾個家丁去找,找到了就回個信,讓人跟著就行了。但是沒想到,他這邊人手沒撒出去,那邊親閨女就先讓人來報信了——楚聰那孩子,跟著他親jiejie的馬車,要光廣東那邊走了。 有閨女在旁邊照看,最主要的是姑爺是個靠譜的,去的又是廣東這樣的熟地方,于是楚侯爺和喬柔這老父母的一顆心,瞬間就又放回去了。 讓人打包了幾件衣服行李,再給送上銀票——姐夫可不是親爹娘,還能處處給你想周到了?自己手里有銀子,過的也能隨心點兒。 至于惹禍這種事兒,楚侯爺和喬柔是不擔心的,自家兒子就不是那種惹禍的料。 誰知道他們這邊剛這樣安慰了自己,不到一個月,閨女的來信,就帶來了一個壞消息——楚聰那臭小子,趁著人不注意,偷偷用楚侯爺給的銀票,又用喬柔的印信從布莊貸了一筆銀子,加起來有三萬兩,也不知道去哪兒弄了一批貨物到廣東,然后,背著楚瑾和劉云峰,自己帶著貨物,上了海船了! 喬柔當時一口氣沒上來,就直接暈過去了。楚侯爺連罵人都顧不上了,趕緊的喊丫鬟婆子,又請了徐大夫來。倒是沒別的大毛病,氣怒攻心,再加上這兩年忙生意,有些累,所以一時才沒撐住,最好是多休養幾天。 開了養身體的方子,徐大夫就告辭了。楚侯爺一邊命人去熬藥,一邊苦口婆心:“我說讓你往日里別那么拼命,你非得不聽,看看看看,這是生病了吧?日后我還指望你能陪伴我一輩子呢,可別我還沒倒下呢,你就先倒下了!我可不許你走在我前面!” 喬柔是又要生氣又無奈:“先不說這以后的事情,只說阿聰的事兒,是不是得找人將他給追回來?” 楚侯爺嘆氣:“你說追就能追回來?阿瑾那邊必定是想過辦法的,要不然,她能送信回來?”明知道父母接受不了,偏偏還寫信回來,說明什么?說明人根本是追不回來了!這么大的事兒,又瞞不住,楚瑾這才趕緊寫了信回來告知,免得楚侯爺和喬柔從別人口中得知這事兒,再氣出個好歹來。 “那可怎么辦?這孩子,從小可沒離開過我身邊?!眴倘崮茄蹨I瞬間就下來了:“他平日里不成器,根本沒吃過苦受過罪,那海上的生活是好討的?你也知道,每年上船的人有多少,可回來的能有幾個?” 就算是朝廷接手了這海上貿易,但凡出海的船隊,要么有武器,要么能聘請海軍護航,比十年前,那可是安全了許多,但大風大浪這些海上災難卻是不講道理的,它們想要掀翻一艘船就能掀翻一艘船,就算是有再多的海軍護著,那茫茫大海,只要掉進去了,又有誰有本事將人給拽出來? 每年出海的人,也不過是從之前的六成的死亡率,降成了三四成而已。 海上貿易的利潤雖然大,可全都是用性命換來的啊。 “他命好……”楚侯爺嘆氣,他也知道海上辛苦,甚至危險,可這會兒,這話不能順著喬柔說,得安慰喬柔才行:“從小到大,你看他遇見事情,是不是都躲過去了?從沒受過災?再者,人都已經上船了,咱們能怎么辦?你若是實在不放心,咱們就多多的做善事,給他祈福,求菩薩佛祖保佑?!?/br> 要不然能怎么辦? 楚侯爺都沒辦法,喬柔就更沒辦法了。只是打這天氣,她就開始吃齋念佛,倒不是她就真的信了佛,而是多少給自己個心理安慰,盼著真有神佛能聽見自己的祈禱。 一年兩年三四年,五年過去了,楚聰依然沒有回來。喬柔和楚侯爺也只能安慰自己,沒有消息,那就是最好的消息。 到了第六年,喬柔和往年一樣,正要帶著人往城郊去——去年冬天雪太大,城郊不少房子倒塌,那會兒她就派人施粥施藥來著,這次過去,是看能不能幫著籌些糧種,好在春日里讓老百姓們有糧種用。 剛到了城門口,尚未出去,就見外面飛奔過來幾個人,嘴里嚷嚷喊喊:“好消息好消息!廣東那邊傳來的好消息,有人在海外發現了新的陸地!沒人的新大陸!” 喬柔現在聽見廣東那邊的消息就激動,她讓馬車停在路邊,喊了小廝過去問消息。 不到片刻,那小廝還沒打聽出來什么,就見自家管家急匆匆的追過來了:“夫人,快快快,二少爺有消息了!侯爺正在府里等著呢,二少爺馬上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