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
天色漸漸暗下來,黎昕蹲在墻角默默心塞一會兒,終于決定,勤工儉學,還是從賣唱開始吧!拼命擠壓自己的文學天賦,絞盡腦汁地在光腦上打出一份血淚史,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這么可憐就不信討不到錢。雖然街頭藝術行為在未來世界不怎么流行,不過他賣唱已經賣習慣了根本無壓力,藝術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賣唱當然是哪兒人多往哪兒去,黎昕在坐校車(免費)去宿舍樓時就聽到展示廣場這個站點,廣場這地方一聽就很熱鬧,便一路坐到那里,發現果然很多學生在廣場下車,不由得心中暗爽。廣場很大,飛艇在空中到處飛,每個區域都有學院的名稱。黎昕一看還分學院,便自覺地走向藝術學院。其他學院的展示極有可能傷害到路人,想進入內場展示必須刷學生卡,藝術學院就沒有這個限制了,只立了個藝術學院的牌子,隨便可以進入。黎昕進去后見人很少,而且都在角落里幫模特畫畫雕刻人像什么的,就選了個比較中間的位置站好,拿起洞簫,此時正是傍晚,他先吹一曲開場。恰好來散心的嚴熾隨意地走到藝術學院廣場附近,被這幽靜的簫聲吸引住了。☆、第57章新娘學院(七)即便是同樣的曲子,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來感覺都不一樣,更何況是不同的心情。是黎昕來到這個世界后就接觸的曲子,又經歷過十次喪心病狂的大師級別,本來就比其他曲子熟悉許多。琵琶版那種帶著漢子養家豐收喜悅的漁舟唱晚他已經熟練得不能再熟練了,而洞簫的婉約版卻又不同。第一次公開彈奏時,黎昕雖然窮困潦倒,身體弱雞,粉絲全黑,面臨著系統還有八百多個黑就自毀的危險。那時他一無所有,卻有希望,有阿木。阿木在一旁拿著箱子“不能白聽,只收現金”,阿木在身后開著兩萬星幣的飛艇保護著他,阿木拿著小板凳一動不動地聽他的音樂,不離不棄。那時候的,是對生活滿載而歸的希望,是疲勞一天后豐收歸家的喜悅,是琵琶鏗鏘有力生存的斗志。而現在,黎昕有上億星幣,身體雖不是強壯,卻也不至于被一捏就碎,更是有能夠防身也能救人還可以招粉絲的精神力,有精神力的幫助,只要他演奏,就不會有人不成為他的粉絲,想想看,現在的自己比起之前的自己的的確確是好上太多。可那時的黎昕即便是睡車場也甘之如飴,每天為幾萬星幣而心滿意足?,F在卻是坐擁億萬依舊不滿,對即將露宿街頭的夜晚趕到懼怕,每一刻心中都藏著惴惴不安。再一次站在廣場中間,周圍都是無視他的人,不允許使用精神力,再一次依靠純粹的音樂打動人,黎昕心中的不安突然消失了。原來,最不怕的不是一無所有,而是站在高處墜落。赤腳立于天地間無所畏懼,穿著新鞋卻怕塵土臟污了它。他被這世間繁華遮擋住雙眼,忘記了最純粹的喜悅。其實最初,支持他站在陌生人中間鼓起勇氣彈奏的,從來都不是系統的催促,而是自己對音樂純然的喜愛,對音樂不舍的追求。哪怕啞了嗓子也要歌唱,哪怕斷了手指也要彈奏。什么是音樂大師?音樂大師是貝多芬失聰后震撼而出的,是莫扎特離世的,那是對自己事業不屈不撓的追求,是人世間最簡單的愿望。不過是喜歡而已。褪去繁重的墜飾,洗去一身的鉛華,方能明白,最簡單不過本心。支持他站在這里的,永遠是他對音樂的熱愛。即便是幽靜的簫聲,在這心滿意足的喜悅中,依舊吹奏出一曲簡單雀躍的滿足。是什么?是勞苦人民日日不改的耕耘,是世世代代兢兢業業的勤奮,是風餐露宿的辛苦。然而縱使疲勞、縱使艱辛,他們依舊為這小小的豐收而雀躍,而滿足。譜寫的夕陽湖邊瑰麗的景色,歌唱的卻是勞動人民簡單的喜悅,無比的滿足。現在的黎昕,也是滿足的??v然世間只有他一人,他依舊有音樂陪伴。只要還能唱歌,還能夠演奏,所有艱難困苦就都不重要了。他要的只是能夠這樣簡簡單單地,吹奏出一曲日落還家,心滿意足的曲子。一曲終了,睜開眼,面前只有一個帶著墨鏡的裝x男子,男人的五官看起來有些模糊,因為遮擋住視線察覺不到他的神色,不過黎昕有把握,他對自己的音樂是喜愛的。周圍沒有旁人,黎昕這過于幽靜的聲音和藝術學院廣場的遺世獨立沒有引來他人的注目,不過黎昕不在意,酒香不怕巷子深,他只要專心演奏就行。前世那些天皇巨星哪個有精神力,音樂,從來無需精神力去迷惑他人,它本身就有著魅惑全世界的力量!不過……黎昕心中暗嘆一口氣,果然他不管怎樣都是個俗人。如此美好的心境,這樣返璞歸真的意境,他卻偏偏需要用一個箱子來讓這純粹的音樂變得庸俗。歌手……也是要吃飯的。比起阿木的箱子,黎昕這個箱子上什么字都沒有。若是覺得喜歡,覺得自己的音樂值這個價碼,就自然會丟錢進去,賞個彩頭。心情好的黎昕瞧了面前人一眼,便將箱子放在地上,他雙手除了一個碧竹簫外什么裝飾都沒有。阿木留給他那個素圈被黎昕找個繩子掛在脖子上,藏在衣服中。從流于表面,變為藏在心頭。趁著這個好心情,黎昕吹奏起第二首曲子——。這一刻的曲子不再是湖邊大雁眷戀的感情,而是落在沙灘上享受夕陽的饜足?,F在的黎昕顯然是滿足的,為他重新找到自己的落腳點而滿足。大雁因為尋到歸宿而停下腳步,選擇留在湖邊過冬,享受著秋日美景。黎昕卻是因為明悟歸宿而饜足,他的歸宿永遠是音樂,純粹的、發自內心的感動化作一曲曲繞梁三日的絕響,長留人心。這才是他最終的歸宿,哪怕將是他的墳冢,也甘之如飴。停落在音樂這篇沙灘上,他便扎根于此,再也不肯挪窩。無論是還是,都是黎昕最開始便接觸的,不管琵琶還是洞簫都一次次練習過的曲子,彈奏起來自然是相當熟稔。他的琵琶熟練度已經達到一百,無論怎么彈奏都沒辦法提高,而黎昕突然有種感覺,自己此時若是使用琵琶彈奏這兩首曲子,雖然比不上大師級指導模式,但一定比自己之前的要好上許多。不是技術,而是心境。想要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就,最基本也是最初的,就是不會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