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是一味的回避,適得其反?!?/br> “那具體該怎么做?” 這木頭!他有點想翻白眼,忍住了,“你首先,換掉常用的手帕,讓那姑娘給你繡一條帶你名字的,然后落在臟衣裳里,再故意找這條手帕,找不找的到都無所謂?!碑斈镉H的,對兒子身上的這些貼身物品最敏感,一換洗就能發現著外來的東西。而且林明嵐出這個主意,也是想確定林明峰對姑娘是不是一頭熱。要是姑娘樂意繡手帕,多半也是有意。 “然后,你平日里多關心關心爹娘,天熱避暑,天冷加衣,沒事強身健體滋補養顏,如果伯父伯母問起來,就不回答,光笑。懂了不?” 能做到這個地步,林明峰家里哪里還能不明白,他是遇上了心儀的姑娘呢?再加上腦補的功效,自然也會覺得這個姑娘是個好的,能夠規勸他關心父母。這樣就算有天知道了姑娘的前事,也會覺得姑娘是個好的。 雖然林明峰有點懵,還是點了點頭。 “這鹿rou不錯....” 林明峰忍痛割愛,“我就還剩十幾斤了,全送你!要是事情能成,你是大媒!” “我也不能白吃你的,年后叫你試試新吃食?!边@個天氣,做些rou干既有風味又容易保存,林明嵐特意儲備了許多rou干,做成五香味麻辣味,正打算找人試吃調整口味。 雖然有點舍不得好容易弄到的鹿rou,但是想想又覺得值。林明峰打算以后再有好吃的一定送過來分享。 飯飽酒足,林明峰雖然還想討教一番,還是極舍不得的離開了。 他一走,林明嵐閑來無事回書房涂九九消寒圖。圖上的紅梅已經畫了大半,他暗暗的想,年節中,不知道金陵城中,王氏在干什么?王舅舅一家在干什么? 而王氏默默的打個哈欠,然后繼續聽著面前的女子的哭泣。 “當年我辛辛苦苦的拿自個的嫁妝供養他,這么年,我伺候婆母,又照顧他,還生了三個孩子,又是哪里不好?里里外外全是我在cao持,現在好了,做了生意好些年,終于賺了錢,我本來以為能夠過上好日子了,他要納妾!”說完又捂著手里的帕子,咿咿呀呀的活像唱戲。 “他既然要納妾,那就讓他納!人選需要你自己定,不要找個良家妾,最好直接從家里的婢女里頭選,以后賣身契在你手里,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王氏老神在在,漫不經心道。 “憑什么憑什么!他想就納!我偏不許!”那婦人發狠說道,手里的帕子都要絞成絲。 這就對了!雖然王氏沒有多少妻妾斗爭的經驗,但是她倒是覺著,憑什么女人在家當家,還要忍受男人在外面納妾。尤其像這婦人似得,辛苦了大半輩子,難道這就是回報?她更看不慣有些人充賢惠,主動給丈夫納妾,純粹在作踐自己。 “既然你不許他納妾,那就回家去,當面跟他說清楚!你在這里哭成一團,他美妾在懷,有什么用!” “可他,可他,說我無子!納妾就是為了續香火!”說完這話,婦人又咿咿呀呀的哭起來。 王氏心頭冷笑了一下,又道:“女兒也是子!你家三個女兒都還沒家,隨意留一個女兒,上門招贅就是了!” 時人在乎有沒有兒子頂門立戶,就是招贅也要找一個男子上門。上門之后,男子改成女方的姓氏,以后留下的孩子,也是名正言順的女方血脈。 “愿意上門的男人,又有幾個好的!要么貌丑,要么好吃懶做,不然怎么能上門?!?/br>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十全十美難尋,十全八美就夠。 王氏手一攤,“那我可真是沒法子了?!?/br> “其實我這次想著,不如給我的女兒找個可靠的女婿。跟我女兒年齡相當,品貌相配,最好喜歡琴棋書畫,這樣以后夫妻兩個之間有話聊。當然最好是有功名,能夠壓住了我家那位,壓的他不敢納妾最好。我女兒不是我夸,這城里在找不出比她更出色的姑娘,持家有道,貌美溫良,什么都占盡了。都是我想多留她兩年,這才到了如今的歲數....”婦人滔滔不絕的夸完自己的女兒,意猶未盡的道,“我想讓你幫我留意留意人選?!?/br> 戲rou來了!聽得無言以對的王氏精神一震,總算知道她的來意了!婦人以前跟王氏比鄰而居數年,倒是算的上熟悉,但自從她遠嫁之后再無音信。年前的時候突然聽說婦人回家探親,王氏這才跟她見了一兩面,沒想到這第三次見面就是一出家庭大戲。 不過她心里有數了,故意嘆氣:“我又沒個女兒,平日里哪里留意這些了......” 婦人差點說句,你兒子不就是?喘了口氣把話生生咽回去,心里默念,不要著急,千萬不要著急,然后揚臉笑:“我也是這么一說,但如果你能多留心留心也再好不過了。你眼光我肯定是信得過?!?/br> “你啊你啊,既然你都這么說了,我肯定上心,要是有合適的人選,我一定告訴你?!蓖跏习褘D人的手握住,親熱的說。 “這樣,謝媒酒肯定少不了你!”婦人把擦紅的眼睛又擦了擦,兩人懷著各自的心思,都笑了。 作者有話要說: 看的半夜有點餓... 第七十七章 王氏一送走婦人, 長呼一口氣。 自從嵐哥兒上了京城之后,仿佛金陵的夫人們終于發現了這個金龜婿一樣,隔三差五打著各種的旗號上門。耿直一點的, 帶著自家的姑娘就上門,婉轉的, 旁敲側擊, 三言兩語都離不了適齡的姑娘。正可謂一家有郎百家求啊。 現在又是年節里, 上門的親戚數都數不清。所以正月十五一過,王氏忙不迭的帶著貼身嬤嬤, 就上了庵堂。 庵堂的名字就叫庵堂。在一座小山上。它不比翠微居那樣有名,但是勝在環境清幽風景宜人,雖然不知名,但是偶爾來過一次之后, 王氏反倒喜歡上了這里。 所謂幽林森處有勝景。庵堂在一片花木掩映中露出一個上翹的屋角, 略有些殘雪嵌在青石板上。 王氏吸一口略點冷意的空氣, 突然覺得天高云闊,跟城里感受完全不一樣。本來是想來過幾天清凈日子, 倒是突然生出了多住一段時間的想法。 庵堂里頭的僧侶看見有人來了,施禮讓行,然后一直指引到客堂。 后院里的小屋子隔的挺開, 彼此有動靜也不影響。這一天王氏終于痛快的睡了一個好覺。 第二天她醒的早,聽到晨起的僧人掃院子的沙沙聲,自然而然的睜開了眼睛,穿戴好之后, 自己走到了后頭的空地。庵堂平日里算的上自給自足,飲食靠泉水和自己耕種,也是這里的作物也吸收了靈氣,連齋菜都比別處好吃些。 來庵堂住的施主,可以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