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
一個人安慰他。他們寢室住了三人。 趙寬心想你們知道什么。我是為了那件大事。不過現在不能泄露了消息。不然還要增加多少對手!于是他勉強點了個頭。 “哎,這就對啦。我看先生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主要是擔心你嘛,多去幾次就好啦!”他的同寢之人看他能聽進勸,也就不說什么了。 只留下趙寬暗暗在心中沉思。 隨著春考的臨近,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緊張起來,再也不見平日閑散閑散的樣子。變得緊張起來。所有的人幾乎都會在課堂上積極發問,課后還會繼續留在課堂上自習。 二月的夜晚,冬寒還未散去,這里還亮著幾點燭光,平時能夠容納四五十人的課堂現在還坐著十幾人,都在苦讀。 夜深人也靜,只能聽見羊毫落在宣紙上的沙沙聲,還有翻頁的聲音,良久有人打破了沉默:“天吶,都這么晚了?”這人起身看了一眼窗外,“我還真沒留意,認真起來時間過的快?!?/br> “劉真你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都要春考了當然要認真點,不然成績降等了可不是好玩的?!庇腥舜蛉さ?。 這個叫劉真也不覺得自己被駁了面子,嘿嘿一笑,不以為意。他眼珠一轉,“聽說這次學政大人要來巡視,你們說題目會不會特別難?”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你要是平日里用功,就是出什么題目也會做??!”有人頭也不抬,直接回答道。 “唉,這么多大題小題,總有點自個擅長的,不擅長的啊,要是出題的都是自己會做的,那就是上等的成績,剛剛好都是不會做的,那就是個劣等的命了?!眲⒄嬗中÷曕止局?,“能早點知道題目就好了,早做準備?!?/br> “話也不能這么講,你多學會一點,以后就少了一個盲區,等來日殿試的時候,不就能面面俱到了么?”林明嵐合上書,插了一句,“指望學政光出自己會的題目,那是只有一次機會的運氣?!?/br> “是啊,是啊,指望運氣是行不通的,不說別的,光是我們府學就有多少學生,更別說全國了,還是腳踏實地好好學吧?!庇腥烁胶偷?。 劉真雖然看起來有點兒不服氣,但是面對眾人,不好反駁,默默的低下了頭不再出聲。自習課堂的氣氛又重新歸于平靜。 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更漏敲響,于是自習的學生們慢慢散去,林明嵐也跟著黃紹禮回了寢室。 洗漱之后,兩人準備安寢,但是一時睡不著閑聊起來。 聊著聊著黃紹禮突然講起今天在課堂里的事情:“你覺不覺著今天那個劉真說話聽起來怪怪的, 難道他打著什么歪主意?” 林明嵐仔細想了想,劉真說話確實有點兒可疑。不過倒是人之常情,臨考學生正常的想法,光指望著天上掉餡兒餅,不認真復習就取得好成績。他這樣想,就直接說了:“不過是做些白日夢罷了,他這是想著不勞而獲呢?!?/br> “這倒也是啊,哈哈我還想提前知道殿試的題目呢?這樣也不用悶著頭讀書了?!?/br> “你倒是想的美???殿試都是當今陛下直接出題,撞大運才能猜中啊.....” 他們又說笑了幾句,睡意襲來。漸漸的陷入了安眠。 日子差不多就這樣過著。每日早起習字,白天正常上課,晚間就和大伙兒教室里自學。說來寢室真是個神奇的地方,真到睡覺的時候往往睡不著,復習的時候往往才一會兒就叫人發困。 這次春考,時間定在三月十五,一過三月,明顯能感覺到人心都浮躁起來,雖然這只是府學的一次普通定級考試,因為學政傳說要來監考,讓考試有了神秘色彩。 大家都緊張得好像殿試一樣。學生們之間開始流傳一種據說是從狀元廟求來的護身符,能夠保佑考試必過,還價值不菲。 “這枚護身符啊,可是狀元廟的主持大師親自開過光的,聽說前幾年咱們這會兒出的狀元,以前就在狀元廟住過,靈驗的很,我可是看在咱們一起復習功課的份上,給你算便宜一點,要不要來一個?”劉真趁著課余之時,暗戳戳的摸出一個護身符,跑到林明嵐面前推銷。 他當然敬謝不敏,這種符要是靈驗的話,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考中了?!岸嘀x劉兄!我囊中羞澀,不便購買?!?/br> 劉真悻悻的離開了,一刻之后他又出現在另一人的身邊,極力推銷著護身符。 對此,林明嵐只能付之一笑,他不信這些,卻不能阻止別人求個心里安慰。 三月十五,正日子到了。頭天學生提前放課,府學安排雜工忙碌了一下午,把考堂提前備好,平時能夠放下二三十張桌子的課堂,只稀稀疏疏的擺了十來張,每個考生之間隔的極開,要想偷窺旁人的答案是萬萬行不通。 時辰一到,梆子一響,學生陸續走進考場。 監考人挨著挨著核對學生的姓名與座次是否相符,核對清楚之后,在助手的幫助之下開始發放試卷。 考堂里只余下稀稀疏疏的紙張聲音。 不過這次春考,前兩張試卷出的題目并不難,差不多算是摸底考試,查查最近的學習狀況,到后三張才是分出勝負的地方。 這次的策問題目,出的大眾,問的是勸農,如何引導居住在城鎮的農戶回到原籍耕種,畢竟在以農為本的時代,糧食產量也是很重要的。 這種大眾題,好答也不好答,無數人答過了,能寫的答案都寫過了,所以這道題他也不過是中規中矩的回答, 第二題,問的是匹夫之勇和大勇,孰勇的問題,語自,大勇指的的是大仁大義大勇,而匹夫之勇,指的是逞兇斗狠。這一類的文章,往往會極盡能事的夸贊大勇,而對匹夫之勇進行貶低。 但是出題,往往是要看主考人的意圖的,猜中了他的意圖,下筆才能正中要害,不然往往南轅北轍。 但是看著面前的試卷,林明嵐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隨手一翻,看了看他第三張試卷的題目,愈發的肯定。 但是不知道是上有意下行之,還是主考官個人的意思呢? 他用鎮紙鋪開答題的雪白宣紙,飽蘸濃墨,用端正的館閣體細細寫下了一行行字,字里行間的意思,先是夸贊了一番“大勇”,然后對著匹夫之勇進行了貶低,痛斥了逞兇斗狠的害處,擾亂民安,敗壞民風。 但是他接下來話鋒一轉,說完了害處,又點出逞匹夫之勇的人也不是一無是處,如果能夠由官方牽頭,把他們全部組織起來,加以管束,反而可以維護地方的治安。 寫完之后,對詞句加以潤色增改,他就直接把改好的答案謄抄到試卷上。 第三題也是按著這么個思路來回答的。 等他打完全部的題目,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