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美髯公嗤笑一聲,剛要說話。“紘遠”一旁的青年淡淡的制止了他。接著叫來店小二結賬,他走之前對溫瑜兩人道:“我這兄弟口無遮攔,多有得罪之處望兩位海涵了?!毖粤T轉身。溫瑜看著他挺拔如青松的背影,不由感嘆這人雖然看著冷漠,但卻意外的是個通情達理之人,心中對其好感大增。第二日,溫瑜就收到文書說巡檢司的人已經到了,正駐扎在城西50里處。俗話說“抄家的知縣,滅門的府尹”,雖然知縣知府這樣的地方官有權有勢,但他們卻都不能不把九品巡檢司放在眼里。巡檢這個官職始于五代十國,是一個維持地方治安的機構。巡檢雖說是知縣的下屬,但知縣對巡檢只有管轄權,而沒有調動的權利,而蒙陽巡檢司有一百人左右的武裝,這點溫瑜怕是也比不過,最主要的是,巡檢時世襲官職,祖祖輩輩都積累了一定的人脈,這可比有些地方官員強多了。溫瑜聽到巡檢司的人來了,就問巡檢司巡檢何時來,匯報的人稱已經在外等候了。溫瑜趕緊帶著梅鴻之和周紈前去接見。等到了外面,只見遠處三位高挑的身影并肩而立。走近一看,溫瑜不禁有些吃驚,其中兩人不正是那天茶館的那兩個。那兩人見到溫瑜,似乎也有些詫異。尤其是那位美髯公,畢竟背后說人壞話結果到頭來那人就在眼前。溫瑜看出他的不自在,微微笑了一下。此時對面似乎也反應過來了,那位俊美青年對溫瑜行了一禮:“下官巡檢司徐敬,拜見知縣大人,這兩位是我的副手?!?/br>美髯公有些尷尬的拱手:“下官王會科,拜見大人,之前有所得罪,望幾位大人見諒?!?/br>溫瑜梅鴻之擺手稱無妨。最后一日是個娃娃臉,有些看不清年齡,天生一張笑面。他對幾人行了一禮:“下官蔣磊,巡檢司副巡檢,原是蒙陽本地人,后來離鄉謀生,也是幾位大人治下子民了?!边@是個心巧嘴甜的,剛見到人馬上就套起近乎來了,跟他相比徐敬王會科就顯得木訥一些。溫瑜對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蒙陽現在的境況,又問徐敬:“不知徐大人初到蒙陽,有何打算?!?/br>溫瑜本意是想關心一下下屬,問問徐敬可否解決了食宿的問題。誰知徐敬答道:“我本就是奉朝廷之命,前來蒙陽剿匪,不如請溫大人告知下官一些蒙陽山匪的詳情?!?/br>溫瑜被他噎了一下,心中吐槽,這大明官場就沒聽說過剛見面連寒暄都不做一下就開始辦公的,這位巡檢是要得罪多少人。他身后兩位副手似乎也習慣了自家上官的耿直,歉意的沖溫瑜笑了笑。心中嘆口氣,溫瑜想著罷了,誰讓人家長得好看,美人總是有些特權的。他把幾位帶進縣衙的二堂。二堂就是縣令日常辦公、召見下級、研究工作審理民事案件的場所,二堂東西兩側分別是“簡房”和“詔房”?!昂喎俊笔钦莆湛h令信件帖子等,而“詔房”主要事物是勘驗、票務、檔案等。溫瑜命人從詔房內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東西,等徐敬幾人全部落座后,對他們說:“幾位請看,這就是蒙陽縣周遭山林的地圖,還有蒙陽附近的山寨分布?!?/br>只見那張地圖足足有三四尺長寬,上面詳細的繪制了各種河流、地勢起伏和寨子地點。看見這樣一張圖,王會科不由喜笑顏開:“有了這個,我們此次剿匪怕是十拿九穩?!?/br>周紈在一旁與有榮焉的說道:“此圖是我們溫大人上任之后,命書吏將之前的地圖都放到一起,又派人去勘測,得出結果后親自繪制的?!?/br>“周大人……”溫瑜無奈的阻止他繼續說下去,感覺最近他身邊所有人都有成為瑜吹的趨勢,再這樣下去怕是他自己都要膨脹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對徐敬三人說道:“蒙陽民壯有限,貿然行進怕是會打草驚蛇,我們也就只能從旁協助巡衛司了?!毙炀雌鹕韺λ辛艘欢Y:“溫大人過謙了,剿匪本就應該是我們巡檢司的工作,如此您已是幫了大忙?!?/br>家事跟徐敬他們大致討論了一下剿匪的事,溫瑜就打算放手讓巡檢司全權負責了。畢竟這種事自己還是外行。干脆從旁配合。之后他想到自己還有另一件事想拜托巡檢司,便想跟徐敬套套近乎,于是問道:“不知徐大人在蒙陽是否有地方落腳?”他本意是想給徐敬介紹幾個靠譜的牙行。誰知他這話剛一出口,周圍人神色就變得古怪起來。尤其是梅鴻之王會科兩人,這兩個可是親眼目睹過在茶館溫瑜盯著徐敬的臉發呆,旁邊的蔣磊倒是一臉玩味,頗有些看好戲的味道。徐敬也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不過他畢竟面無表情習慣了,淡淡的說道:“未曾找到地方,不過巡檢司有地方供居住,不勞大人費心了?!闭f罷就起身離去。溫瑜看著他的背影,是自己的錯覺嗎,怎么總覺得他有點落荒而逃的感覺呢?梅鴻之在一旁欲言又止,半天還是咬了咬牙,對溫瑜進諫道:“溫大人,徐敬乃是朝廷命官,況且又是男子,若太過勉強,怕是傳出去于大人名聲不利啊?!?/br>溫瑜迷茫:“勉強什么?”接著一下子就反應過來,wo槽!這幫人是以為我要職場潛規則??!你們這些古人思想能不能不要這么污!我說一句話你們恨不得掰開來揉碎了揣摩。溫瑜無語,看著梅鴻之一臉直言進諫的表情苦笑道:“季卿誤會了,我對徐大人完全是出于好心,并無他想?!?/br>梅鴻之不說話,但表情明顯不信。見他這樣溫瑜也不想多早解釋,心累的結束談話回內宅了。剛進院子,錢mama就來跟他匯報說委托人牙找的下人都已經安置好了,讓溫瑜前去看一看。溫瑜讓她把人領到廳堂。一共五男三女,除了一位老者之外其他幾人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溫瑜特意吩咐過別買太小的孩子。錢mama一臉笑意的請溫瑜給他們賜名,自從她開始管家之后也漸漸從王三娘逝世的傷痛里走出來了,整個人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溫瑜現在肚子里沒什么墨水,只能參照家里下人的名字,幾個小廝分別叫做元民,元進,元倉,元忠,三個丫鬟就叫弄芙,拾蓉,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