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6
俊呢,就是比狄青還是差遠了!你還瞪了我們一眼……” 小恩恍然大悟,私往交趾跑的路上遇見過的:“真有緣分??!” 白玉堂……搞了半天,白緊張了!“我沒注意……” “那是,我們長的又不??!”黑平表示理解。 白玉堂心想,五個小兒,身邊一個大人也沒有,嘰嘰喳喳,議論人還大著嗓門,何況還有兩個又黑又丑的,想不注意都難啊……宦官子弟都這么蠢嘛?! “你掉錢沒有?”黑平很開心:“我們離開悅來客棧后,錢就掉了,每個人身上的錢都沒了!”然后滿臉希翼的看著白玉堂 白玉堂搖頭:“沒?!辈粌H沒掉錢,還發了筆小財。 “那我們沒遇到黑店,”黑慶總結,“看來真是遇到鬼了……” 白玉堂……有我這么俊的鬼么? 小朋友們可是堅決不承認自己遇到小偷了,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偷個精光,怎么對得起這些年蹲的馬步? 白玉堂決定趕緊閃,免得被這些人傳染上傻病,結果一聽他要去找潘娘子,小恩就上前攔人了,雖然小恩私下覺得兔兒現在還是有空閑時間的,但既然福兒囑咐了,那就得聽福兒的,福兒的命令,理解得執行,不理解更得堅決執行了!要么怎么叫心腹呢! “她忙得團團轉,走,咱們到那邊聊去,你給我們說說,其他地方干旱成啥樣了?”小恩將白玉堂請到樹蔭下,沒讓人上茶水,如今水精貴著呢! 黑平表示應該要他阿婆來蕭山走一走,看一看,這么多百姓吃水都困難,好意思天天洗澡么?好意思天天逼大家洗澡么?!臟點怎么了,臭點又怎么了?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的幾個小朋友等白玉堂說得口干舌燥了,還蹭人的水喝了好大幾口…… 白玉堂……“水囊送你們了!”堅決不承認自己有那么絲絲的潔癖。 “謝謝??!”還有半水囊水呢,小恩三人覺得白玉堂太大方了,這可是在大旱的蕭山??! 這就是武將家和鄉紳家的區別了,武將家再講究,將門子弟對吃食那也是絕對不講究的,危機時候,馬尿都得喝,更何況共飲一個水囊的水了,而鄉紳子弟,有潔癖的資本。 幾個小子混了三四天,倒處出了幾分情誼來。 小恩他們覺得雖然白玉堂有些龜毛,但卻有顆俠義之心,白玉堂覺得小恩他們雖然蠢了些,但勝在實在。 一混熟,白玉堂就說了,蕭山還有幾戶人家糧倉里滿滿的糧食…… 小恩等人“喔”了一聲就完了…… 郁悶的白玉堂只好細說:“朝廷還在千辛萬苦調糧呢!”白家都送了兩批糧了,路上可辛苦了呢! 小恩感慨:“朝廷不易??!” 黑平和黑慶不住的點頭,福兒命苦啊…… 白玉堂……和他們交流起來怎么那么累呢……默默悶了會而,只好挑明:“咱們打開他們的糧倉,得省多少事??!” 雖然小恩和黑平在講武學堂只是中等生,但基礎功還是很扎實的,黑慶和白玉堂棋逢對手,白玉堂竊認為,四人完全可以干這事的! 哪知小恩張大了嘴巴:“當強盜?” 黑平捂住嘴巴:“做土匪?” 黑慶站起來,瞅瞅四周:“我們都是遵紀守法的……” 白玉堂……“這叫劫富濟貧,行俠仗義!” “朝廷有律法的!”小恩急了:“都像你這樣,還不亂了套了,富戶的糧食又不是搶來的!” 所以小雷都是借糧,雖然是強借,但許諾要還,所以小雷在穩定住了民心后,都沒再借糧了!所以鄉紳們才有底氣齊心找人彈劾小雷! “朝廷律法管得過來嘛?”白玉堂很不了然,“官家賜了何家那塊匾后,兩浙的鄉紳都紛紛捐糧,可捐的都不多!” “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小恩急,好歹解了燃眉之急啊…… 黑平和黑慶也在旁不住的點頭,可以憤怒鄉紳們捂緊糧倉,可除了加強思想教育,貌似沒其他更好的辦法呢…… “朝廷要管窮人的死活,但也要保護富戶的!”黑慶還給白玉堂上課:“窮人富人都是官家子民!” 所以官家也只是給何家賜匾以表達不滿,而沒下令將蕭山不合作的富戶給下入大牢!因為只能從道德的高度來譴責富戶! 白玉堂……真的沒法交流??! “你家雖然送了兩回糧了,但肯定還有余糧的,有人去開你家糧倉,你會樂意?”小恩拍拍白玉堂的肩膀:“劫富濟貧,憑什么???為富不仁,自有官府決斷!” “一個人有沒有罪,你說了不算,官府說了才算,就算他有罪,家產是否全部充公,也不是你說了算,得衙門判!”黑慶也解釋著:“你敢保證你就是對的?犯人判死刑那得層層審核的?” “只有軍中,緊急情況下才有斬立決!”黑平也在一旁給白玉堂普法…… 白玉堂……“可有時候朝廷律法管不了??!” “那就想辦法讓朝廷律法能管嘛……”小恩道:“出了這次的事,朝廷肯定要想應對措施的……” 官二代再紈绔,腦子里都還是有朝廷律法四個字的,不管遵守,還是違反的都是朝廷律法,朝廷兩字多多少少還是在大家腦海里留下了印跡的,而一心想為民除害當大俠的白玉堂壓根就沒想過朝廷還有律法,朝廷,朝廷關我什么事…… 雙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是完全的不同……發生了第一次碰撞,額,還好,不太激烈…… 第570章 謀 潘袞押送王家捐贈的糧食,路上遇到了意外,幸好有七郎調派的禁軍,倒是有驚無險。 不管是遇到了真正的土匪,還是這事是當地鄉紳送給小眼睛瞧的顏色,小雷都第一時間趕緊告知了小眼睛。 接到小雷的報告后,小眼睛第二天就下達了旨意。任命寇準為欽差大臣,巡視兩浙。 這旨意和以往略有一點不同,這次旨意分成了兩份。 一份發往兩浙,命當地衙門張貼公布,并要求衙役每日上午下午都得各抽兩個時間段在公告欄前宣讀,廣而告之,以免不識字的百姓錯失該信息。 旨意告訴大家,朝廷派了欽差大臣,代天子巡視,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不論是富還是貧,只要有冤情,盡管找寇準。 一句話就是鼓勵大家告狀。 眾大臣看著小眼睛,半天無語,你狠……竟然玩兒陰的…… 尋常年間就不說了,在大旱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巧取豪奪的事情,原本是可以遮掩過去的,但小眼睛這么一來,那大家還不得有冤申冤呀,一分的冤屈,那必然也得鬧出十分來的,兩浙熱鬧了…… 而另一道旨意才是發給寇準,所有的行頭,隨從,跟隨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