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
書迷正在閱讀:魔道祖師[重生]、不羈的天空[美娛]、戲精反被套路誤[重生]、關藍之執拗總裁、拯救美強慘魔尊后發現認錯人了、待是故人還、霜草書、所有敵人都對我俯首稱臣、余溫未了、就因為我認錯恩人[重生]
事。 他第一次見小寶的時候,是在莊子上。 那時小家伙還只會爬,穿著開襠褲,順著田埂一聲不吭地跟在他身后,襪子爬掉了一只,小手也臟兮兮的。 當他轉身,小家伙便不繼續爬了,坐起來,仰著腦袋呆呆地看著他,眼睛瞪得大大的。 肖徹一直以為,是自己身上的氣勢太過瘆人,嚇到了小家伙。 可如今想來,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兒。 因為從那以后,每次見他,小家伙都會主動親近他,要么跟著他,要么讓他抱。 是天生的血脈親情,讓兒子一見他就自然而然地親近? 那么,小寶一歲半不到就能聽懂大人說話又怎么解釋? 越琢磨肖徹越覺得,這小家伙身上有古怪。 …… 夜間一場急雨挾著風,吹散了盛夏的燥熱,滿室清涼。 小寶早早就歇下了,肖徹臨窗而坐,雨點順著瓦檐落在窗欞子上,案邊燭火搖曳,影影綽綽。 肖徹合上書本,把候在外頭的馮公公喚進來。 “廠公有何吩咐?”馮公公問。 肖徹說:“我記得羅老太君有痛風的老毛病,陰雨天發作得尤其厲害,你去找苗老拿些藥送過去?!?/br> 羅老太君,便是安國侯府老太君,上次老爺子六十大壽幫著主持后院大局的那位,自打家族平反之后,長子得了崇明帝重用,數次立下戰功,家族名望日漸高漲,老太君更是因著一身傲骨受人崇敬。 聽到廠公吩咐他去送藥,馮公公愣了愣,完全沒明白主子的意思。 肖徹并未過多解釋。 馮公公沒敢再問,退出房門后撐了傘去找苗老,拿到藥之后套了馬車,頂著大雨去的安國侯府。 …… 次日。 每天都會早醒的小寶不在莊子上,姜妙多睡了會兒,人還在夢中,就聽到外面傳來砰砰砰的拍門聲。 姜妙被驚醒,套上衣裳下了床來到外間,推門就見姜秀蘭滿臉喜色地站在外面。 “姑媽,什么事兒這么著急?”姜妙打著哈欠。 “你看,這是什么?”姜秀蘭揚了揚手中的東西。 姜妙定睛一瞧,只見那是一張燙金繪桃花的朱紅帖子,想也知不是普通人家來的。 “誰家的帖子?”姜妙滿心好奇。 她來莊子上這么久,姑媽沒少出去赴宴,但都是些小門小戶,想通過姜秀蘭攀上東廠所以特地請的她,那些人家來的帖子,格外簡單,從里到外一片紅,除此之外再無多余裝飾。 像今兒這樣細致華貴的,姜妙是頭一次見。 “安國侯府?!苯闾m一把拉著她往里走,在羅漢床上坐下,這才把帖子打開給她看,“請的是你,把我也捎上了?!?/br> 又上下瞅了姜妙一眼,“去侯府赴宴,妝容太素了可不好,趁著還有幾日,咱們去繡坊,好好做身衣裳,頭一次在大場合露面,怎么說也不能太寒磣丟了廠公的臉面?!?/br> “不是,姑媽您等等?!苯钸€沒捋過來,“安國侯府老太君是誰?我跟她素不相識,她們家有宴,為何主動邀請我?” 姜秀蘭戳她額頭,“老爺子六十大壽那天,后院廠公請了羅老太君幫著主持,我跟你說過的,你都忘了?” “我沒忘??!”姜妙還是一臉茫然,“但是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哎喲你這傻姑娘!”姜秀蘭直接被她氣笑,“羅老太君名望高,她邀請你出席他們家的宴,代表她認同你,露一面就能讓你身價倍長,往后在背后嚼舌根子酸你的那起子長舌婦,可得要掂量掂量了?!?/br> 姜妙聽得愣愣的。 姜秀蘭又說,“別想那么多了,趕緊的收拾收拾,我帶你去繡坊量體裁衣?!?/br> 話音剛落下,就有婆子外院門外喊姜秀蘭,說肖府那邊來人了。 姜秀蘭出去一看,來的正是肖徹院里伺候的兩個小公公,駕著馬車,這會兒倆人正抬著個大大的箱籠往里走。 姜秀蘭問:“箱籠里頭什么東西?” 其中一個下人答:“是廠公讓送來的綢緞?!?/br> 姜秀蘭一聽,哪還有不明白的,定是廠公做了什么,羅老太君才會突然給妙娘送帖子請她去赴宴。 “直接搬到西院?!彼χ愿?。 那倆下人到院外的時候,姜妙剛把自己捯飭好,聽到動靜,她走出去一瞧,目光落在紅漆透雕的箱籠上,滿面疑惑。 姜秀蘭不等她問,便自發解釋,“綢緞,廠公讓送來的,不用看都知是上品,一會兒咱也不用再去外頭買了,你喜歡什么花色,挑出來直接送去繡坊?!?/br> 說話間,她彎腰打開蓋子。 姜妙看著箱籠里那一匹匹華貴輕軟的料子,“這些,都是給我的?” “你要不喜歡,送我也行?!苯闾m忍不住笑。 這下,姜妙總算是看明白了,羅老太君突然給她送帖子,跟肖徹脫不了干系。 …… 肖府,馮公公聽說了羅老太君讓人給姜妙送帖子的事,低聲問肖徹,“廠公是想給妙娘造名聲?” 肖徹淡淡喝了口茶,“名聲這東西,我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更沒有,但我能把自己沒有的,都給她?!?/br> 099、一塊赴宴(3更) 簡單用了早飯,姜妙就被姜秀蘭拉上馬車,直接入城前往京城有名的繡坊,錦簇坊。 料子姜妙選了一匹艾青色的軟緞,雖說安國侯府的宴不是什么普通小宴,要格外注重儀容穿戴,但姜妙不想打扮得過分艷麗喧賓奪主惹人注目。 姜秀蘭怕出意外,為了以防萬一,又挑了一匹水紅織錦搭上。 錦簇坊因為知名度高,生意火爆,接的大多是富貴人家姑娘太太們的單,用料貴重,繡娘們一針一線都得拿捏仔細了才能戳下去,因此進度比別處慢。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愿意排隊等。 因為沒有借著東廠的名頭讓掌柜的行方便走后門,姑侄倆進去后等了半個多時辰才等到,繡娘給姜妙量了尺寸,姜秀蘭又說了些關于細節上的要求,最后付了定金把料子交給繡娘,這才一前一后走出繡坊。 馬車就停在不遠處的巷子口。 “姑媽,這下咱們可以回去了吧?” 哪怕昨晚下過雨,今兒仍舊熱得厲害,姜妙手中的菱紗團扇搖個不停。 “頭面還沒挑呢!”姜秀蘭說:“既然做了新衣裳,怎么能沒兩套像樣的首飾?” 一面說,一面把姜妙推上車,準備去銀樓挑首飾。 街面上很熱鬧,姜妙挑開簾子看了眼,正巧就看到對面有個脂粉鋪,柜臺前站著個姑娘,看背影十分熟悉。 姜妙瞇了瞇眼,“姜柔?她怎么會在這里?” 姜秀蘭聞言,也湊過來瞧了瞧,“哎,還真是柔娘,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