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交流的話題無一不是學習相關。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傅嘉延新的路線,畢竟學神之間的交流,他們普通的學霸學渣是無法插足的。 李珂南無數次轉頭,試圖搭話未果,最后得出總結—— 沈荔在學習的道路上瘋了。 傅嘉延在教沈荔學習的道路上瘋了。 這兩位大佬都瘋了! 也讓他荒廢時間的負罪感與日俱增。 直到一節體育課前,李珂南終于捕捉到沈荔難得的空閑。 他竄到沈荔座位旁邊,看著她抽屜里的一摞筆芯發愣,他險些以為這是全新的一盒,但仔細看,會發現其中的油墨全都用完了,驚呼出聲:“這都是你這段時間用掉的?????” 沈荔點了點頭。 李珂南又指著腳下一沓小有高度的紙頁:“這是你這段時間用掉的草稿紙???” “對?!鄙蚶蠼忉尩?,“跟去年文科狀元學的,把努力量化,找點兒成就感。人嘛,總是需要激勵才能持久?!?/br> 李珂南捂著胸口,突然明白為什么自己學習成績這么差了:“你這也太夸張了!我一輩子都用不完這么多!” 沈荔擺擺手:“這不算什么,你不知道五年前M省狀元XXX,化學競賽拿國一那位,挑燈苦讀,用過的草稿紙直接從地板堆天花板上了?!?/br> 李珂南沒想到沈荔連哪年狀元姓甚名誰都記憶清晰:“哇,你記得可真清楚?!?/br> 沈荔:“最近雞湯喝得比較多?!?/br> 李珂南:“這玩意兒有用嗎?” 沈荔:“有點兒小用,看完能讓人腎上激素飆升,雖然通常情況下第二天就忘了?!?/br> 李珂南:“對,激情不過二十四小時,那怎么辦?” 沈荔:“簡單,你第二天再看一個?!?/br> 李珂南:“這世界上有這么多雞湯?我要關于高考的?!?/br> 沈荔:“你自己算算,每年高考都會產出幾十個省狀元,還有五大學科競賽的國一得主,出類拔萃的都會有訪談。高考這么多屆,怎么也能找到一千來個吧,整個高中也不過一千來天?!?/br> 李珂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有道理噢?!?/br> “好的,從現在起——”對李珂南而言,沈荔就是現成的雞湯,他洋洋灑灑寫下一行大字,準備貼在桌角:“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br> 沈荔似笑非笑:“……好土,你換個吧,要講究科學可持續發展啊親,雞湯也要找能喝的?!?/br> “行?!崩铉婺嫌珠_始寫,“以絕大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還拼不上比天賦!” 沈荔扶額,覺得李珂南完全不輸于她:“你到底背了多少勵志標語?” 李珂南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學習!” 沈荔:“……” 第六十三章 ... 時間飛速流逝, 元旦過后,競賽出分了。 高二三班的岑舟是高一下學期才加入化學競賽班的,平時沒怎么露過鋒芒, 今年第一次參賽,一舉摘下全省一等獎。他的戰績很快在年級里傳開,被當作天賦型黑馬褒揚,一如當年初次參賽就一騎絕塵的裴星洲。 李珂南身處兩位后桌的查分現場, 前一秒還對這位三班的化學大佬表示敬畏,后一秒就偷偷睥睨著他了。 ——傅嘉延穩穩地拿下了一等獎, 這是毋庸置疑且眾望所歸的,而沈荔剛剛才查分,也同樣拿了省一! 要知道沈荔這學期才進到競賽班, 相比之下,那新封的什么岑神,就不過如此了! 李珂南自從上任了八班的班長,自身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緊密相連, 幾乎化作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沈荔拿了獎, 好像是他自己拿了似的,激動得要振臂歡呼。 一聲“太牛逼了?。?!”即將破喉而出,就聽見傅嘉延聲線沉穩道:“不錯, 接下來可以準備四月份的省隊選拔賽了?!?/br> 所有在省賽獲得一等獎的人, 都有資格參加省選, 擇優進入省隊,代表本省去全國參加國賽。 李珂南張了張嘴,他以為他們至少要擊個掌, 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悅。 沈荔卻只是波瀾不驚地點了下頭,表示認同:“好啊,我中午把教材從宿舍拿過來?!?/br> 李珂南看著他們平淡的神色,默默地閉嘴了,只有一雙發光的眼睛里寫滿崇拜。 這就是真正的大佬,寵辱不驚的代名詞——這就是八班,戒驕戒躁,謙虛使人進步的班風滲透了……兩個大佬的角落——在得知自己獲獎的那一刻,在自己這個菜比面前,沒有一點兒嘚瑟和炫耀,而是選擇爭分奪秒地——繼續學習??! 雖然深知這二位在學習這件事上愈發有走火入魔的趨勢,沉迷學習無法自拔、一秒不學習就渾身上下不自在、用生命在學習,李珂南還是覺得是不是應該……放松一下?王子有名句:勞逸結合。 李珂南重新開口:“二位班聚去不去?慶功宴??!” 沈荔不解地問:“怎么還有慶功宴?我們是不是已經慶祝過了?如果沒記錯的話,上次的班聚,就是省賽結束后去的?!?/br> 李珂南解釋說:“上次是歌手大賽的慶功宴!” 沈荔反應很快:“不對啊,可我記得你們有誰說什么雙喜臨門,省賽應該在一塊兒慶祝了吧?!?/br> 李珂南:“……”糊弄不過去了。 傅嘉延對他道:“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學習?” 沈荔附和說:“你知道學習的感覺嗎?” 李珂南:“酸爽,想停都停不下來!” 沈荔:“那就對了?!?/br> 李珂南覺得他們看他的眼神充滿慈愛,磕頭跪歉:“我錯了大佬們!” - 這學期很快過去。 沈荔自己都數不清這段時間刷了多少套模擬和真題,不知不覺中,已經積累了厚厚兩本錯題,抽屜里的筆芯數量又擴了幾倍,打完的草稿紙也堆得更高,用重物壓著,可以當小半個置物架。 城市徹底進入寒冬,樹梢上最后的落葉也打著旋降落了,雖然還沒有落下第一場雪,但氣溫很低,天橋上倒掛起參差不齊的冰柱。 嘉年的最后一次月考,踩著學期末到來。 沈荔發現傅嘉延顯露出難得緊張的情緒,近考的一周內,反復向她囑咐了考場事宜和應試技巧。 傅嘉延面對考試向來是不緊張的,她很少碰到像他心態這么穩的人,或許這次的緊張是因為即將驗收教學成果——雖然沈荔并不覺得這比他個人的考試更值得緊張,也許事關大佬的顏面問題? 其實傅嘉延整理的干貨她早已爛熟于心,還在無數次模擬考中投入了演練,收獲頗豐,只要不翻車嚴重,可以預見一個不壞的結果。 果不其然,這段時間所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