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校長不是不近人情的人,就算陳語茉真有案底,警察找上門,他也不會不分青紅皂白開除她的,”葉棠對陳語莉說道,“任何規則都有通融的辦法,哪怕是國家法律亦是如此?!?/br> 葉棠的話語有種奇異的說服力,陳語莉稍微冷靜下來,她問葉棠,“你是茉茉的班長?”她覺得葉棠的言談舉止穩重睿智,很有領導者的魄力。 “是的,我是班長,”葉棠沒有否認,如果撒一個小謊,能快速解決問題,她愿意這么做,“麻煩你把陳語茉打她父人的經過告訴我們,我們會如實轉告給校長,如果里面有隱情,校長絕不會怪罪她?!?/br> 聞言陳語莉猶如找到主心骨,她抓住葉棠的校服袖子,情緒激動的說道,“茉茉不是故意的,她是為了保護mama” 陳語莉把事發當時經過全部告訴了葉棠和岑硯南,也說了更多街坊鄰居也不知道的內情。 比如她們父親如何十七年如一日的家暴,她們母親被打得已經失去勞動能力;比如她們家一貧如洗,雙親都沒有收入來源,全靠她在外面賺錢養家。 至于她是如何賺錢的,葉棠大概可以猜到了。 “我已經變成這樣了,茉茉不能再步我的后塵,”她面容苦澀,“因為我知道如果她沒有書讀,一定也會走我這條路?!?/br> 她說的是哪條路,不言而喻。 談及家中雙親的醫療費,陳語莉搖頭,“和你們沒關系,你們不用管,我自己想辦法?!?/br> 三個人就在醫院走廊上談了一下午,陳語莉或許也是壓抑太久,對著兩個學生,把心中的憤懣都發泄出來。 臨走前,葉棠和岑硯南見到陳語茉的mama,她靠坐病床上,頭上、身上都纏著繃帶,人很瘦弱,唯唯諾諾、呆呆傻傻的樣子,毫無存在感。 然后他們在重癥監護室,隔著玻璃窗,往里瞅了一眼,陳語茉的父親全身包裹著,依然處在昏迷狀態。 陳語莉晚上還有“工作”,她父母的醫療費,她meimei在拘留所的花費,都是錢! 走出醫院,葉棠對岑硯南說,“你明天抽空去銀行取5萬塊錢?!?/br> 岑硯南知道葉棠指得她借放在他卡里的錢,他現在相當于她的“財務”,他立馬聽懂她的意思 “她爸這么渣,你還要救他!”岑硯南不想掏錢。 “我不是救他,是救她們家,你想多了,你以為她jiejie會把錢用在他父親身上?” 葉棠都這么說了,岑硯南也無權反對,反正又不是他的錢。 第二天,岑硯南又跟陳語莉見了一面,交給她5萬塊,并且告訴她,“這是葉棠的心意,你要感謝,就去對她說,我只是一個跑腿的?!?/br> 同一天,葉棠將這件事如實告訴了錢江海。 錢江海沉浸在駱幸川即將轉學而來的喜悅中,心情非常好。 了解到陳語茉的家庭情況,他當即打電話給陳語莉,讓她放心,陳語茉的所作所為情有可原,她不會被開除,“等她從拘留所出來,可以直接回學校上課?!?/br> 陳語茉出了這么大的事,流言蜚語原本應該在同學之間傳播,但由于駱幸川突然要轉學消息在a城各個高中流傳,根本沒有人去在意陳語茉不來上課的原因。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這是誰造謠,駱幸川怎么可能轉學去八十七中??? 即使他現在成績不行了,他的顯赫家世擺在那兒,一中多得是成績辣雞家里有錢的學生,不差駱幸川一個,況且也沒聽說過駱幸川在一中受什么委屈整所學校從上到下誰敢給他臉色看? 可事實叫所有人大跌眼鏡, 駱幸川一中的同班同學在微信群里問他是不是真要轉學, 他回復說,“是的?!?/br> 同學趕忙問,“你要去哪兒?出國嗎?” “不啊,我去八十七中,我覺得那邊的學習氛圍更適合我?!?/br> 同學們:“” 不就是要把他調到7班去嗎! 他至于跟學校賭氣,轉學去八十七中?! 想不到他竟是如此沖動、如此小氣的人! 這是所有同學內心的想法。 也有一部分人幸災樂禍,覺得駱幸川真的把腦子摔出毛病了。 和駱榮誠大吵一架的段宏,主動給他打電話,用慰問的語氣問他,“你真的要把孩子轉學到八十七中?” 駱榮誠知道他是來看自己笑話的,經過慈善晚宴那一鬧,他對段宏有了很深的隔閡,不會再像以前把他當成值得信任的合作者和朋友,不過表面上的友好還是要維持的, “是啊,孩子非要轉過去,我們攔也攔不住,他現在這個成績繼續在一中學習也是拖累,去了八十七中,興許能矮子里拔將軍?!?/br> 段宏臉上帶笑,語氣關切的說, “你們抽空應該帶他去看看醫生,看看腦子?!?/br> 段宏一直懷疑“假貨門”一事與駱家有關,卻找不到證據,駱榮誠的態度看起來也沒有破綻,他兒子現在又成了個傻子。 段宏覺得自己可能是想錯了。 正文 第153章 前來報到 根本不用段宏建議,駱榮誠早就找來全國最好的腦外科專家給孩子做了腦部檢查,醫生告訴他們,駱幸川身體每一項數據都是正常的,有些指標甚至可以說是優異的,根本找不出毛病。 接著他們又帶駱幸川做了全身體檢,也沒有問題。 醫生最后建議他們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和駱幸川單獨交談后,告訴駱家夫妻倆,駱幸川可能患了一種叫應激性記憶障礙的病,就是當人受到巨大打擊后,腦子開啟自我保護和防御,避免受到更多更大的傷害,這時,病人就有可能丟掉一部分記憶。 駱幸川失去的正是學業知識方面的記憶。 心理醫生給駱幸川做了幾種測試,認為他的智商是沒有問題。 “這種情況,我不建議他藥物治療,藥物有生理上的副作用,對他的神經系統反而不好。 他應當依靠自己調整心態,你們作為家長,最好能長期陪伴他,安撫他。 只要是不過分的要求,你們盡量順著他的意思,讓他開心,精神放松,人心情變好了,病自然也會痊愈?!?/br> 駱榮誠和顧柚蘭認為心理醫生說的很有道理。 因此駱幸川提出要轉學到八十七中,他們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這個荒謬的要求。 那天,夫妻倆也和孩子促膝長談了很久, 他們問駱幸川,是不是真的對學習失去興趣。 駱幸川說,“不是,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重新接受這些知識?!?/br> 這個回答正好與醫生的診斷相符,他們的孩子只是有些健忘罷了。 如果去八十七中,能讓他快樂起來,他們為什么要反對? 何況那兒還有一個叫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