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7
很多關于“蘇葉”的記憶。蘇葉家人口簡單,爺爺奶奶,爸爸mama,還有他。他們在桃李村務農,不富裕卻生活無憂。意外是發生在一次招聘中,隔壁村的吳福祿靠著挖煤礦發家致富了,還在鎮上進行招聘,鼓動別人也參與進去。蘇軍明上有老下有小,為了讓家里更好,心動了。他身體高大健壯,很輕易的被選了進去,從此他命運軌跡就被改變。挖煤礦似乎與發家致富賺大錢劃了等號,可是他們最初卻并不知道這是一件多么艱辛的工作,這根本就是拿命來換的血汗錢!吳福祿不準他們回家,封閉式作業,沒日沒夜的勞作,危險的探索前行……在這段時間里,唯一的安慰或許就是吳福祿承諾的,已經寄回家的大筆工資。最后一場意外把這些人被埋了,蘇軍明也是其中一個。這次事故傷得多,也死了人,還有像蘇軍明這樣活不見人死不見尸的。吳福祿沒有得到制裁,最后只是賠償了一些醫藥費了事,更多的補償則是口頭一說并未落實,不多久就徹底搬走了,受害人家屬狀告無門。蘇老爺爺和奶奶氣病了,年紀大了的他們死了獨子,病了之后就沒熬過去。蘇葉的mama根本沒拿到吳福祿給的任何錢包括蘇軍明的工資。面對這樣的噩耗,她也落下了心病,一邊艱難的維持生計,一邊神傷。cao勞過度,抑郁成疾,沒熬太久也給病沒了。蘇葉徹底成了一個孤兒。他開始過上了吃百家飯的生活,認真學習,獲得了村民的支持考上了初中,高中,但是在他立志要考上A校那樣的頂級學府時,卻因為一個女人腰斬了他的夢想。這個女人就是李曉婷。高中分了普通班,尖子班和重點班,蘇葉在重點班,長著很符合小女孩兒幻想的一張臉的他,無疑很討女孩兒喜歡,甚至隱隱被奉為校草,因為冷真讀書,不擅交際而顯得冷漠的沉默,也成了“酷”,更讓這些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女孩兒為之癡迷。李曉婷也是其中一個。她并不是和大部分的高中女學生那樣的天真純情,她長得漂亮,家里有錢,很注意打扮,追求她的人也非常的多。她大膽追求蘇葉,蘇葉眼里只有學習,好不拖泥帶水的拒絕,李曉婷卻并不收斂,癡纏不已。他對李曉婷避之不及,時間久了李曉婷就不耐煩了,有追求自己的男生去sao擾蘇葉她也當做沒看見似的,甚至故意做出一些讓人誤會的事情,讓蘇葉更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最后還挖出了蘇葉的身世,將他是個孤兒的事情在校里傳得沸沸揚揚。這些,都不算最可怕的,之后李曉婷做下的事情才是讓蘇葉為之瘋狂的事情。李曉婷懷孕了,他說是蘇葉的。李曉婷逼著蘇葉承認,蘇葉當然不會照做,李曉婷就鬧,把事情鬧得人盡皆知,在所有人指責蘇葉的時候,蘇葉依舊在為高考爭分奪秒的復習。后來,李曉婷從樓梯上摔下去,蘇葉站在樓梯口,成為了李曉婷口中的兇手。孩子沒了,在別人眼中,這個孩子不僅是蘇葉的,還是被蘇葉害死的。蘇葉被人指指點點,沒有錄像證明他的清白,他也無法找出證據給自己辨析,當李曉婷一口咬定了是他的時候,便只能是他了。至于這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他的在警方眼中并不是那么重要,無論是誰的孩子,他都是故意殺人,犯了法。蘇葉不僅沒辦法考大學了,他還得去監獄里待上三年。三年后出來,他淪為了最底層的打工仔,因為他的前科,很多工廠都不太愿意要他,偶爾進去了,也被里面的人欺負,壓工資,不給工資,誰讓他是個“殺人犯”呢?這種履歷,真是瞞都瞞不住,就像是看見了HIV病毒攜帶者一樣。忍無可忍和人動手了,在監獄里練得兇狠的身手讓他贏了對方,卻也輸了工作。后來他去了一家小餐館,起先幫廚師切菜和打下手,后來認真工作的他得了廚師的喜歡,學了點有用的廚藝,餐館倒閉后他又輾轉了多家餐館。小餐館沒辦法長久,大酒店也不會要他,于是他一輩子都在各處奔波輾轉,最后死在他鄉。蘇葉一輩子遭遇了太多的惡意,一個吳福祿讓他沒了慈祥的爺爺奶奶,頂梁柱的爸爸,和溫柔的mama,沒了一個本該溫暖的家庭。李曉婷的惡意毀了他的夢想和前途,乃至轉變了他的人生。世人異樣的目光和防備鄙夷讓他舉步維艱。但是也有難得的溫暖支撐著他活到了最后,村民們的接濟,老師們的愛護和室友們的信任,廚師師傅的傾囊相授,還有一路走來對他釋放了善意的人……這樣的蘇葉,心中不只有仇恨,還有希望和感激之情。譚蒔睜開了眼睛,眼睛有些迷蒙,當光線越來越濃郁,他的眼睛和思維也更加的清晰了起來。現在是蘇葉十二歲的那年夏天,蘇爺爺只有蘇軍明一個兒子,蘇爺爺也是一脈單傳,村里的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卻沒有他的親人?,F在他正住在村長給他劃拉出來的一間破舊的房子里,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街坊鄉鄰們捐助給他的,床,棉被,一只臺燈……雖然這在別人眼中很寒磣,卻是蘇葉卻是靠這些東西活下來的。還有一個月就要上七年級的他還需要為一場選班考試做準備,這次是因為看書累睡了過去。初一的班級分為普通班和實驗班,實驗班只有一個,普通班有很多個。蘇葉成績好,也一直是往實驗班看齊的,上輩子他卻因為家里的事情給耽擱了,調整心態備考,卻還是沒有進去。譚蒔翻了一下桌上的書,書上做了很多筆記,看起來舊舊的。這些知識看起來并不是很難,哦不,對他來說,是很簡單……他幾乎過目不忘的將一本數學書看完后,把記住的公式在廢棄的報紙上默寫了出來,并且寫出了一道例題。他拿來核對的時候,發現錯誤幾乎沒有。譚蒔“記得”蘇葉的記憶力雖然好,但似乎沒有這么好,這有可能是因為他的原因。關于自己的記憶似乎很少,他只知道,他是來執行任務的,完成任務就可以回“家”了。譚蒔沒有想太多,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驅使著他專心的為蘇葉完成心愿。將蘇葉記憶中的知識消化掉,再將這里所有的書籍都看了一遍,包括廢舊報紙上的新聞。期間有人來給他送一些吃食或者蔬菜,甚至是rou,每個人送得都不多,但是好心的人多,他們已經養成了往這里塞點東西的習慣,這些東西加起來,總歸讓蘇葉餓不著。繼承了蘇葉的廚藝,譚蒔從手生到熟練,半個月來他有意的給自己進補,現在他皮包骨一樣的身體終于多了一層薄薄的rou。考試那天,他起了一個早床跑去